在家做油條,掌握訣竅,蓬松酥脆,涼了也不發硬,太好吃了
油條是中國的傳統特色美食,蓬松酥脆、價格便宜,深受廣大百姓的喜歡,配上壹杯豆漿或者牛奶,是人們早餐桌上的壹道經典,在我們江南,油條,豆漿,大餅,粢米飯被稱為早餐桌上的“四大金剛”。
最近大家不能出門,都在家裏學做各種美食,從包子饅頭,涼皮,蒸蛋糕,到油條各種做,許多人自己做油條有人用酵母,有人用泡打粉,但做出來不蓬松,也不酥脆,那麽到底是用什麽做才會使做出來的油條蓬松酥脆呢?請教了壹位從事多年的面點師,原來這才是正確做法。
酵母粉,泡打粉和小蘇打都可以稱之為發酵劑,膨松劑,方法和效果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在面團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蒸煮過程中,二氧化碳受熱膨脹,於是面食就變得松軟好吃了。但酵母的發酵屬於生物發酵,小蘇打和泡打粉的發酵屬於化學發酵。來看看這三者到底有什麽區別。
酵母是壹種能使有機物發酵的真菌,是壹種微生物,酵母粉和面團在壹定溫、濕度下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從而使面團產生很多氣孔,面團產生氣孔後,就能使面變得更加蓬松。它是壹次發酵,就是和面以後就開始發酵了,溫度太高酵母就會被殺死,太低面則發不起來,控制在30-40度最佳。
泡打粉是壹種快速發酵劑,也叫復合膨松劑,它是在蘇打粉中添加酸性物質以玉米粉為填充劑做成的粉末。泡打粉的發酵原理是遇熱二次發酵,就是在面點發好上蒸鍋時,遇到熱氣然後開始發酵的。它的起發不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泡打粉有2種,壹種是堿性泡打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另壹種是復合泡打粉,裏面含有明礬,明礬的化學名稱叫硫酸鉀鋁,含有鋁離子,過量攝入對人體有害,所以在購買泡打粉的時候壹定要註意區分,要買無鋁的泡打粉。
小蘇打化學名字叫碳酸氫鈉,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多作為烘烤膨松劑,小蘇打是堿性物質,當小蘇打和水分或者酸性物質接的時候,就會發生反應釋放二氧化碳氣體,產生膨脹的效果,從而使做好的點心更加蓬松、酥脆。
了解了這些原理,我們就知道為什麽單用壹種發酵劑做出來的油條不蓬松酥脆了,用酵母雖然健康,但它因為受溫度限制,做出來的油條比較實不會松脆,想要松脆得和其他的發酵劑壹起使用,同樣,單壹的用泡打粉也做不出完美的油條。
材料:面粉200克,雞蛋1個,無鋁泡打粉4克,小蘇打2克,鹽2克,植物油10克,水100克
做法:做法:1、準備好材料,面粉200克,雞蛋1個,無鋁泡打粉4克,小蘇打2克,鹽2克,植物油10克,水100克。
2、面粉中加入無鋁泡打粉,小蘇打和鹽拌勻,打入雞蛋,再把油壹起放入拌勻。
3、加入100克水,揉成光滑的,軟硬合適的面團,水的用量要根據雞蛋的大小來調整,加的時候要分次加,我的雞蛋帶殼61克。
4、揉好的面團松弛後整成長條形,表面刷上壹層油,放入保鮮袋包好,放入冰箱冷藏1個晚上。
5、把冷藏的面團取出回溫半小時左右,稍抻長,切成寬度差不多的條狀。取出的面團不要再揉了,只要稍微抻長就可以。
6、把兩個面條疊起來,用筷子在中間壓出壹條紋路。
7、鍋中倒入比較多點的油,大火燒至8、9成熱,兩手捏緊油條兩端抻長後下入油鍋中。用筷子快速翻動油條,炸至金黃色就可以出鍋 了。
9、噴香松脆,金黃誘人,口感松脆的油條,比買的還好吃。
小貼士:
1、水的用量要看雞蛋的大小和面粉的吸水性,和面的時候要分次慢慢加入。
2、面盡量和得軟些,粘手的話可以沾點油。
3、揉好的面團整形成壹個長條,刷上壹層油,用保鮮袋包好,防止表面風化,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取出來後要先回下溫,不用再揉,只要稍微抻長就可以。
2、炸的時候要用筷子快速翻動油條,不然很容易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