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鞭效應有那些危害及如何消除

牛鞭效應有那些危害及如何消除

牛鞭效應究竟會給企業造成什麽危害? 2008-02-13 12:18 增加了生產成本。由於這種效應,公司及其供應商盡力滿足較顧客需求更具有變動性的訂單流。為了應付這種增大的變動性,公司要麽擴大生產能力,要麽增加庫存量。但這兩種做法都會加大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2、增加了庫存成本。為了應付增大了的需求變動性,公同不得不保有比牛鞭效應不存在時還要高的庫存水平。同時。高水平的庫存還增加了必備的倉儲空間,從而導致了庫存成本的增加。

3、延長了供應鏈的補給供貨期。由於牛鞭效應增加了需求的變動性,與壹般需求相比,公司及其供應商的生產計劃更加難以安排,往往會出現當前生產能力和庫存不能滿足訂單需求的情況,從而導致供應鏈內公司及其供應商的補給供貨期延長。

4、提高了供應鏈的運輸成本。公司及其供應商在不同時期的運輸需求與訂單的完成密切相關。由於牛鞭效應的存在,運輸需求將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劇烈波動。因此,需要保持剩余的動力來滿足高峰的需求,都會增加勞動力總成本。

5、提高了供應鏈和送貨與進貨相關的勞動力成本。公司及其供...... /%D5%C5%B9%E3521/blog/item/e2dd22d596365dc051da4be2.html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原理之:牛鞭效應 惠普公司在壹個主要零售商那裏檢查打印機銷售情況時發現這個零售商的銷售隨著時間波動,而當他們檢查這個零售商的訂單時發現訂單的波動幅度比其銷售的波動幅度還要大。更讓他們吃驚的是,公司打印機生產部向物料供應部提供的訂單的波動比前兩者的波動都大。這就是所謂的“牛鞭”效應。“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是需求信息在沿著供應鏈向上傳遞的過程中被不斷曲解。企業的產品配送成為被零售商所誇大的訂單的犧牲品;反過來它又進壹步誇大了對供應商的訂單。避免長鞭效應

歐洲日雜公司,生產、供應環節發生著這樣的現象:從漁場碼頭得到原材料,經過加工、配送到產品的最終銷售需要150天時間,管理者做了壹個數據對比後,感到非常驚愕,他的產品加工的整個過程僅僅占用了150天中的45分鐘。為什麽供應鏈條被拖得這麽長,而真正最有價值的只有45分鐘,大部分時效被如何浪費掉了呢?

美國食品業的麥片粥生產也有過同樣的感觸,麥片粥產品從工廠到超級市場,途經壹連串各有庫房的批發商、分銷商、集運人,居然要走上104天。原有的供應體系受到了時間急速需求的嚴重考驗。

美國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家Hau L.Lee教授是最早將這種現象稱為“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的,他解釋Bullwhip Effect為:盡管特定產品的顧客需求變動不大,但是這些商品的庫存和延期交貨波動水平卻相當大。 供應鏈管理新視角:極速供應鏈 “長鞭效應”是對需求信息在供應鏈中扭曲傳遞的壹種形象的描述。其基本思想是:當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只根據來自其相鄰的下級企業的需求信息進行生產或者供應決策時,需求信息的不真實性會沿著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現象。試著想象客戶手中拿著壹根鞭子,同時購買心理不停的改變,鞭子也不停的跟著擺動,鞭子越長擺動的越大。解決長鞭效應最好的方法是將這個鞭子縮得越短越好,這樣引起的變化也會很小。 如何消除供應鏈上的牛鞭效應的產生和消除方法 有效消除牛鞭效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8種: 1.提高預測的精確度2.實現信息***享3.業務集成4.訂貨分級管理5.合理分擔庫存6.縮短提前期7.采用業務外包8.建立夥伴關系供應鏈中消除牛鞭效應的庫存控制策略

利用庫存控制方法消除牛鞭效應,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式:1、VMI庫存控制——VMI管理系統就是指由供應廠商管理用戶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連續補貨的方式之壹,所謂“連續補貨”是供應商與零售商建立夥伴關系,兩者***享零售商的庫存數據和銷售信息及目前的存貨水準,供應商根據這些數據和信息再依據預先制定的存貨水準對零售商進行補貨的過程。2、聯合庫存控制——聯合庫存是壹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基於協調中心的聯合庫存管理模式。把制造商庫存和分銷商庫存結合成為產銷聯合庫存,對其進行統壹管理,將大大減少庫存量。3、第三方物流管理庫存——第三方物流系統是壹種實現物流供應鏈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使企業之間的物流活動更加經濟和高效化。同時,第三方物流的物流咨詢,廣泛的市場信息使企業能獲得更準確的需求信息,面向協調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統使供需雙方都取消了各自獨立的庫存,提供的需求信息更為準確,增加了供應鏈的敏捷性和協調性。 中國制造業削弱“長鞭效應”的幾種途徑 以下途徑有助制造型企業削弱“長鞭效應”影響。

改善性行為:(1) 與下遊企業(最好是承擔最終交付工作的企業)及時溝通,***享市場/需求信息;(2) 與上下遊企業***同做出銷售預測;(3) 如果可能,應盡量采用準確的預測模型,並將預測結果在組織內部分享;(4) 采用VMI模式,與供應商協同補貨……預防性行為:(1) 備足產能,提升生產線柔性;(2) 準備足夠的備份供應商資源或委外資源;(3) 選擇合適的管理軟件,將計劃功能作為重要考慮依據;(4) 采用限制性訂貨條款,對頻繁取消訂貨的企業進行處罰;(5) 規範財務會計行為,設定合理的應收/付款約束條件;(6) 采用訂單處理優先級原則,對供應商與品類進行合理劃分,並建立關聯關系……制造業應用極速SCM對決牛鞭效應 以往的供應鏈常常強調準確和協同:采購和排產要準確,供應鏈的各方要彼此協同;但現在這壹切正在發生變化,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計劃常常跟不上市場變化,速度在供應鏈管理中變得比以往更重要。只有將SCM系統與CRM系統有效對接,實現將物料計劃發給各個供應商,才保證了供貨充足,又不會大量占用資金與倉庫。上海通用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其柔性化生產線真正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前臺的個性化客戶需求,自動安排進車輛的生產計劃。 http://www.amteam.org/ShowArticle.aspx?id=52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