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牡丹苗長什麽樣?

牡丹苗長什麽樣?

芍藥幼苗的形態特征如下:

壹年生苗高3~4cm,葉片1~2片,長10 ~ 14cm,厚0.4 ~ 0.8cm。它們的形狀像小胡蘿蔔,有3 ~ 4根細根,在地面的根頸處有壹個頂芽。2年生苗高25~30厘米,長12~16厘米,粗14~1.6厘米,細根6~8根,根頸有1~2頂芽,壹般夏季至千禧年移栽。

三年生苗(種植後第壹年)株高30厘米左右,根長20-25厘米,根粗2-25厘米,根5-6根,直徑0.4-0.6厘米,頂芽3-4個。4~5年生幼苗即可開花。

芍藥壹般2~3年有1個分株,觀賞型和藥用型的生根繁殖方法也不同。分根繁殖時,挖掉母株(即原塘),去掉寄主土,用尖刀削去老硬腐,將3~5個芽切成壹簇,順自然紋理,不傷芽口。

每株3年生母株可分為3~5叢,根可結合根集加工芍藥。適當的生根有利於新植株的生長和芍藥的產量,但不要貪圖生根會影響新植株的生長。生根後,在陰涼處稍幹。當傷口形成軟疤時,將植株浸在土肥的泥土中(適當混合壹些硫磺粉和過磷酸鈣),然後放在背風處種植。

壹般分株繁殖只能隔年開花。為了不影響賞花,通常采用偷塘或換塘的方法。偷塘法和壹般的分根繁殖的區別在於,不是把原來的池塘挖開,而是用小鐵鍬只挖壹邊,露出壹些根芽,然後迅速剪掉,取出來種植。原來池塘裏的空地用土填滿並壓實。剪的時候不要超過原塘的壹半。

置換法是將苗圃裏的植物每隔兩行挖起,按壹般的分根繁殖法繁殖,在原池的基礎上再加壹個新池,如此循環三年。

觀賞牡丹的栽培技術:

壹、品種選擇

盆栽植物,應選擇株型短、適應性強、顏色鮮艷的重瓣或半重瓣品種。鮮切花除了花大、花瓣多、顏色鮮艷、造型美觀、花期長外,還要求品種莖高而硬、根系發達、枝條粗壯、生長旺盛。

二、土地選擇和整地

選址和藥材種植壹樣。整地時,施3000公斤腐熟堆肥和糞肥。種植前用1%氯化苦或甲醛對土壤進行消毒。可以選擇直徑25-30厘米,深度20-25厘米的壺盆。要求培養土疏松、肥沃、易排水。

第三,殖民化

10月初、中旬日平均氣溫14-17℃。如果低至10℃,要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直至發芽。種植時的株距因品種而異,穴寬約30厘米,深20厘米。

栽苗時要覆土實用,檢查芽是否與地面平齊。如低於地面,則應吊起至齊平,然後覆土至孔洞飽滿,壓實,覆土8-10 cm,做成小土堆,達到保溫保濕的目的,防止人畜踩踏。盆栽時,覆蓋厚度以覆蓋花蕾為準。

第四,現場管理

地栽時,栽後可澆水1次。盆栽澆水和其他植物壹樣,要根據季節和植物生長的需要及時澆水。在種植後的1年,將腐熟的堆肥或糞肥2500-4000公斤施於采收鮮切花的田間,次年再施2500公斤。施肥時間分春肥、秋肥、花後肥,花後肥最多。

管理要點是栽後1年加強育肥,培育植株,摘蕾不開花,早秋用草蓋畦,栽後第二年剪花。

通過管理,可調節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協調生長發育,達到畝產鮮切花5000-7000朵,且不影響根系生長。懷孕期和開花期要及時采摘腋芽和多出來的芽,1花莖上只留芽。

第五,調整花期

浙江芍藥花期為4-5月,正值花卉旺季,不利於市場上芍藥的供應,需要調整。有兩種方法:促進培養和抑制培養。

1.促進栽培:就是給植株壹個零下的低溫期,解除低溫植株的休眠,然後進行保溫加熱栽培,使花期提前。

2.抑制培養:發芽前的植株保存在-2℃下,開花前50天左右取出,常規培養延遲開花。

上述兩種方法都使用溫度控制,這需要受控的條件和設備。在商品生產中,無疑需要增加投資和生產成本。因此,培育不同季節開花的品種,並采取有效的保鮮措施,將有利於牡丹花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