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大學城,位於貴安新區東南部,是貴安新區核心功能聚集區五大新城之壹,規劃總面積63.46平方公裏。高校聚集區由貴州大學和貴州民族大學組成。
擴展數據
政策支持:
為鼓勵花溪大學城大學生(含在校或畢業滿五年的36周歲以下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以下統稱“大學生”)在貴安新區(以下簡稱“新區”)創業、落戶,以實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夢想,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1,設立支持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資金,初始資金5000萬元,逐年遞增。鼓勵大學生為新區設立的企業或項目爭取國家和省財政支持,獲得支持的給予等額匹配。
2.大學生在新區創辦科技研發、軟件開發、數據分析、文化創意、民間工藝、電子商務、生態農業、專業咨詢、教育培訓、社會養老、餐飲服務、家政服務、物流配送企業的,三年內對其為新區做出的貢獻給予全額獎勵。
3、每年開展壹次大學生創業“金點子”評選活動,給予前十名壹次性最高5萬元獎勵;成立大學生“創意倉庫”並公開征集發布已被新區采納並落地的“創意”,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產業基金支持。
4.建立大學生“創意交易市場”,將“創意”轉化為企業主體項目並落戶新區的,給予落地企業“創意”成交額2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3年內按其年營業收入給予20%補貼,最高500萬元;轉化成果主要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3年內給予10%的補助,最高10萬元。
5.大學生在新區創業獲得專利授權的,給予專利申請、審查和代理補貼,每項發明專利最高補貼5000元,每項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最高補貼2000元。
首次授權的第壹項發明專利獎勵3萬元,實用新型專利獎勵8000元,外觀設計專利獎勵5000元,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獎勵3000元。
6.大學生在新區創辦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取得實效的,經評估後按實際投資額給予10%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運營期內,使用本企業科技成果或購買其他企業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的,3年內每年按該成果轉化的產品或服務年營業收入的5%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
7.聘請優秀創業者、知名天使投資人、知名創客、知名專家作為創業導師,提供技術開發、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商業代理、企業管理等。對於大學生來說。根據導師人數和效果,每人每年最高補助2萬元。每年評選出10位金牌創業者,每人獎勵3萬元。
8、高校培養創業導師,根據進入新區創業導師庫的人數,給予高校5000元/人獎勵;每年根據入庫創業導師數量和輔導表現進行評選,向高校頒發壹等獎5萬元、二等獎3萬元、三等獎2萬元。帶領學生在新區創業的高校創業導師,經確認後給予壹次性補貼10000元。
9.大學生在新區創業並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可申請登記為常住戶口;大學期間50%的助學貸款是公認的會得到資助的。
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共同生活的父母可在新區落戶,享受新區優質醫療服務;他們的孩子可以在新區享受12年的免費教育。高校引導大學生在新區創業、落戶。根據每年在新區實際創業落戶的大學生人數,給予大學生所在高校500元/人創業落戶引導獎勵。
10.大學生創業落戶新區,其創辦的企業雇傭5名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1年以上。合同期滿後,給予他們壹次性獎勵11000元;每新增1,獎勵增加1100元,最高100萬元。
11.大學生在新區創業,其創辦的企業參加新區醫保並在新區定點醫療機構刷卡就醫的,三年內每年給予創始人及員工50%的現金自付補貼,最高500元;為其創始人及員工提供3年內在新區定點醫療機構免費體檢,每年1次。
12.高校根據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和創業項目輔導計劃編寫創業課程,對通過新區評審入選的項目給予高校補助,壹般項目55438+萬元,重點項目10-20萬元。高校為大學生開設創業課程,課程設置應不少於24學時。備案後,根據班級數量和學生人數,給予高校每學期最高2萬元的資助。
13、高校根據新區重點產業發展規劃選擇課題,研究成果形成科技專利的,經評審後給予10%項目補助,最高200萬元;高校設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專利成果權屬清晰,簽訂技術合同在新區轉化實施的,按合同成交金額給予高校10%補貼,最高300萬元。
14.每年從在新區創業的大學生中評選出“十佳創業帶頭人”,給予壹次性獎勵5萬元。被認定為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的,給予個人或團隊壹次性獎勵10-20萬元。每年從新區大學生創辦的企業中評選出“十佳誠信創業企業”,每家給予壹次性獎勵2萬元。
15.在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電子信息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新醫藥健康產業園,開通高校師生免費班車,方便高校師生與企業互動合作,促進校企之間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和資源的整合對接,實現共同發展。
百度百科-華西大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