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是禾本科植物,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雀麥和野麥。燕麥不易脫皮,所以被稱為皮燕麥,是壹種低糖、高營養、高能量的食品。燕麥味甘,性平。能益脾養心止汗。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用於體虛自汗、盜汗或肺結核患者。湯煎衣,或“剝皮蒸面做蛋糕。”燕麥耐寒、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能自我繁殖。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方便排便,熱量低,血糖指數低,降血脂、降糖。燕麥也是高級補品之壹,是貧困地區不可缺少的幹糧。
壹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稈直立光滑,葉鞘光滑或背面稍有毛,舌大,無葉耳,葉扁平;圓錐花序(圓錐花序),軸直立或下垂,向四周展開,葉柄彎曲下垂;穎片寬和草狀,外稃硬和無毛,有或沒有芒;穎果腹面有縱溝,被稀疏的毛覆蓋;成熟時,內外外稃緊緊托住種子,不易分離,這與蓧麥不同。
有頂生圓錐花序。小穗包含2至數朵花,其中大多數超過2厘米長。莖是彎曲的,從於穎和小花之間脫節,也有宿存的。穎片有7 ~ 11脈,比下部小花長。外稃堅硬,有5 ~ 9條脈,有芒或無芒。外稃中部伸出許多芒,芒柱扭曲彎曲。雄蕊3,子房有毛。
本種與燕麥相似。其主要特點是小穗含1 ~ 2朵小花;小穗軸近無毛或稀疏短毛,不易折斷;第壹外稃背面無毛,基盤僅有少量短毛或近無毛無芒,或僅背面有1直芒,第二外稃無毛通常無芒。
燕麥是長日照作物。喜歡涼爽濕潤,忌高溫幹燥,生長期需積溫低,但不適合寒冷氣候。種子在1 ~ 2℃開始萌發,幼苗能夠短時間耐受低溫,絕對最高溫度在25℃以上時光合作用受阻。
蒸騰系數為597,在谷類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因此,幹旱和高溫對燕麥影響顯著,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重要原因。對土壤要求不嚴格,pH 5.5 ~ 6.5的酸性土壤都能承受。石灰性土壤中鋅含量低於0.2ppm時,產量會嚴重降低,缺銅時澱粉含量也會降低。
播期因地區而異。我國華北、西北、東北為春播區,生育期80 ~ 115天;西南為冬播區,生育期230 ~ 245天。燕麥需要更多的水分,我國主產區屬於旱作農業區。因此,早秋犁耙漚壓保墑極為重要。
應選擇苜蓿、草木樨、豌豆和蠶豆等豆科作物作為前茬作物。對於土壤較差的地塊,可采用連續輪作制。灌溉地應選擇抗倒伏、耐水、耐肥、抗病的。
種子處理和播種:燕麥喜水、喜肥,但耐瘠薄,春播秋收,生長期長,適應性廣。要精心整地,施足基肥,保持水分。做好拌種工作。種植前要選擇優質品種,用800倍的新高脂膜液浸種,捕撈後再用藥劑處理,精準播種。
為了避免幹熱風的危害,春播地區可以在地溫穩定在5℃時播種燕麥。旱地燕麥要註意調整播期,使需水高峰期與當地雨季重合。秋翻前應使用半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播種時可使用種肥。旱地播種密度每畝20 ~ 22萬株基本苗,水澆地每畝25 ~ 35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