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鹽、胡椒、姜等佐料,用石磨磨成稀糊狀,然後密封在壇子裏。或者將韭菜苔(最好是韭菜花)洗凈切碎,加鹽、味精、冷水,然後放入榨汁機中打成糊狀,裝入瓶中。它可以在冰箱裏保存很長時間。
韭菜醬流行於我國北方,是農民秋季必不可少的風味小吃,有開胃作用!
註意事項編輯
(1)因為韭菜花有強烈的氣味,所以吃完後壹定要漱口,以免給別人造成不快;
(2)本品含鹽量高,不宜大量或長期食用;兒童和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腎病患者,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從寫的《謝妥協》可以看出,它是和羊肉壹起吃的,“祭小羊祭韭菜”。從《詩經》時代到楊凝式時代,再到今天的涮羊肉,似乎羊肉和韭菜是最古老的組合之壹。
韭菜花的制作方法多為磨成糊狀,元代詩人耶律楚材在《鹿尾》中寫道。“韭菜配洋蔥又涼又辣,芥末屑不如桂皮。”韭菜花除了是涮羊肉的必備調料,還是東北特色菜四川白肉的必備調料。鍋裏的鹵肉片、酸菜、粉條、骨頭湯,配上壹碟韭菜,或鹵蝦醬,或豆腐腦,或豆豉,或芝麻醬,是東北人冬天最有特色又實惠的家常菜。
韭菜也可以炒著吃。這是壹道秋菜。韭菜沒放進去,全是骨頭。韭菜切寸,肉絲炒。香味異常。這種菜每年在市場上只能看到壹個星期。時間久了,韭菜會結籽,韭菜會枯萎,自然不能吃。
雲南曲靖九華
“韭菜花”是曲靖著名的傳統食品。據說“韭菜花”的制作起源於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韭菜花是將新鮮韭菜花與切碎的大頭菜和胡椒混合,腌制而成。因韭菜花香味突出,故名韭菜花。具有韭菜花固有的濃郁香味,甜、鹹、辣,脆而可口,鮮香可口。吃可以生津開胃,增強食欲,促進消化。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韭菜就遠銷昆明、貴陽、南京、港澳等地。多次被雲南省評為優質產品。
每年農歷七八月,是制作韭菜花的旺季。此時,在曲靖的大街小巷、庭院甚至政府機關裏,隨處可見洗凈曬幹的翠綠色韭菜花、大頭菜絲、紅辣椒,都是在為腌制韭菜花做準備。
腌制韭菜花的主要原料是韭菜花、大頭菜絲、線辣椒,加上紅糖、白酒等原料。因為制作比較簡單,很多當地的工人和家庭會自己做吃的,或者送給親戚朋友,既經濟又方便。制作時,將半籽半花的香蔥切碎,加鹽和白酒,攪拌均勻,放入缸中,用半年時間將香蔥糖化,然後加入幹大頭菜絲、胡椒粉、紅糖和白酒腌制至黃紅色。脆、嫩、好吃,又甜又鹹,有助於增進食欲。[1]
壹次
以前韭菜主要是私人生產經營,產銷極其有限。1956年,曲靖成立醬菜廠,國有廠家加盟生產韭菜花。年產量從5噸到10噸不等,1972年達到12噸。逐步擴大生產規模,1982年達到48噸。
生日花
3月1日的生日花:韭菜花(韭菜)
花語:服務
韭菜花的莖像洋蔥,最大的功能就是吃。這是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餐桌上的最愛。此外,羅馬皇帝尼祿將其作為藥物,使聲音悅耳。就是這麽有用的植物,所以它的花語是——奉獻。
任何受到此花祝福的人都擅長社交活動,是學校和社會的積極領導者。在愛情方面,妳也處於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