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無眼蝦常年在450℃海裏,沒點事!壹旦進入50℃溫水中,慫了

無眼蝦常年在450℃海裏,沒點事!壹旦進入50℃溫水中,慫了

科學家在450 高溫海底火山口附近,發現數量驚人的大蝦,如何下火鍋?

自從蝦被人類發現後,各種類型的蝦都被壹群吃貨端上了餐桌,即便生活在汙泥裏的小龍蝦,都被人們吃得所剩不多了。

雖然,我們常吃的蝦種類不同,但是都有壹個***同特點,它們生活在常溫水環境下。

不過,科學類期刊《自然通訊》,發布了壹種新品種的深海蝦,它的生活環境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在加勒比海底,距離海平面約為5000米的海域,這裏有壹座海底活火山。

英國科學家,在火山口噴發範圍內,發現了壹個神奇的區域,這個區域中,海水溫度高達450 ,比熱鍋裏沸騰的豆油溫度(230 )還要高。

理論上,這壹區域不可能有生物可以存活。畢竟,海底生物大多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在70 附近就會變性,即刻會失去活性,也就是意味著生物根本無法生活。

不過,讓科學家覺得詫異的是,在這溫度高達450 的海域,發現了密密麻麻的“無眼蝦”,這是壹種新物種的蝦,取名為Rimicaris Hybisae。

這種蝦的分布密度之高,簡直讓密集恐懼癥不敢睜眼,根據科學家統計,在這片區域,每立方米無眼蝦數量高達兩千只。

科學家帶著疑問: 什麽樣的技能附身,能夠讓無眼蝦生活在450 環境中?開展了壹系列的研究。

通過仔細研究發現:無眼蝦之所以這麽做,無非是為了生存。

海洋世界和陸地世界壹樣,同樣有壹個生物鏈系統。

陽光可以穿透海平面200米的區域,在這裏,有了太陽光照射提供的能量,能養活許多大陸海藻類生物,海藻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形成有機物,形成了海洋生物鏈的能量基礎。

然而,到了深海和海底區域,根本沒有陽光,就更不要想光合作用的事情了。這壹區域的生物,與海平面下的生物相比,食物十分貧瘠。

海底生物生存主要依靠兩種:

比如:說得最多的是鯨死亡後,形成的鯨落,鯨落到達海底後,海底生物可以美美享受好幾年,但畢竟鯨落的數量太少了。

實際上,在海底火山口附近,生活著大陸嗜熱菌,嗜熱菌能夠發生類似光合作用的硫化作用,將硫化氫、硫化鐵等物質,轉變成能量和含硫氨基酸。

這種嗜熱菌就構成了海底生物鏈的基礎生物。

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無眼蝦,為了生存,在海底獲取不到其他食物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只能以嗜熱菌為食。

因為食物,無眼蝦的生活範圍也就固定了,它們只能在火山口附近生活,那耐溫性適應進化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無眼蝦身體也是由蛋白質組成,70 的溫度就會導致身體蛋白質失去活性,可為什麽無眼蝦不會死亡呢?

難道無眼蝦顛覆了現代生物學?

並非如此,無眼蝦的身體組成成分,並沒有脫離現代生物學。

它身體最多的成分也是蛋白質,而且與普通蝦的蛋白質相比,並沒有太大區別,哪怕只是在50 的恒溫水中,它的蛋白質也失去活性。

可是,科學家在450 水域發現有無眼蝦,是因為它們身體的光傳感神經,光傳感神經可以根據紅外線感知水溫。

事實上,無眼蝦生活的水域溫度,不會超過40 ,壹旦光傳感器接收的信號超過這個溫度,它們就會迅速離開。

但是,它們可以直接穿過100 以上的高溫區,可以短暫停留,不可以長期生活。

短暫停留,主要是依靠它的外殼,無眼蝦的外殼很軟,能夠短時間內抵抗高溫。

所以,雖然科學家在450 火山口區域內,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無眼蝦,其實是它們壹直在這個水域穿來穿去,而不是長時間駐足。

當然,如果無眼蝦密度太高的話,有的會被擠在內部,活活燙死的情況也經常發生。

無眼蝦能吃嗎?

既然,生活在汙泥中小龍蝦都被吃貨捧上天,這個深海無眼蝦,無論衛生程度和營養程度,肯定也不差,那麽能吃嗎?

首先,吃是沒問題,但是要有代價。

前面也介紹了,火山口會噴出很多金屬離子和硫化物等,僅銅離子就是普通海域含量的數倍,這就會導致,無眼蝦體內重金屬富集。

然而,重金屬對人類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無眼蝦可以吃,但是有可能吃了會變蠢。

另壹方面,就營養價值方面,無眼蝦與普通蝦基本差不多,但是捕撈難度太大了,估計壹般人承擔不起這樣的捕撈成本。

所以,理論上無眼蝦可以吃,實際上妳想吃也沒有。

寫在最後

大千世界的生物就是這樣,為了生存會進化出各種各樣的技能,就像無眼蝦那樣,即使短暫的在450 環境生存,也足以讓人驚掉下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