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送龍蝦賺錢嗎

送龍蝦賺錢嗎

每年伴隨著夏季來臨,小龍蝦又進入了消費高峰。

這是我們在大排檔經常看到的吃小龍蝦的情景,小龍蝦雖然好吃,但是人們吃小龍蝦的壹些細節,卻有點不太雅觀。

小龍蝦的肉都集中在前面的兩只鉗子和尾部,要想把肉吃進嘴裏,可真得費點功夫。

消費者:“殼太硬了,用手,手就容易臟。”

消費者:“不好剝,因為太好吃了,剝得太慢了,吃得太快了,吃過了還要擦手,擦手才能再吃,費事。”

人們抱怨剝殼又臟又費事兒,如果吃小龍蝦不用剝殼會怎麽樣呢?

消費者:“那當然好了,那我緊著往嘴裏送多好。”

小龍蝦是甲殼類動物,都長著堅硬的外殼,不剝殼就吃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南京市有個餐館,就推出了壹道菜,不用剝殼直接吃的小龍蝦。

記者:“整個放到嘴裏。”

消費者:“嗯,很有嚼勁,蘸蘸吃吃很入味。”

這種可以直接吃的小龍蝦不是沒有外殼,只是它的殼很薄很柔軟,所以人們把這種小龍蝦叫軟殼蝦。硬殼的小龍蝦壹般收購價也就10幾元錢壹斤,但這種軟殼蝦每斤收購價卻是80元錢。

提供這種軟殼蝦的人叫張天祥,他就是靠這種軟殼蝦帶領當地合作社走出了困境,也為他自己積累了上百萬元的財富。

南京是全國小龍蝦消費形成氣候最早、用量最大的城市之壹。

2006年,看著原來兩三角錢壹斤的小龍蝦價格飆升到了十幾元錢,張天祥放棄了在城裏做建築工程的工作,回到老家南京市馬集鎮開始養殖小龍蝦。

張天祥:“野生小龍蝦少了,吃的人多了,小龍蝦自然野生生長,供不上人們的消費。”

當時南京每天要消費二三十噸小龍蝦,但本地適宜養殖小龍蝦的水面有限,還沒有幾個小龍蝦養殖戶。張天祥正是看到這個巨大的市場空檔。回鄉第壹年張天祥試著養了15畝,當年純收入達到6萬元,2008年,張天祥把養殖面積擴大到300畝,並且帶動周圍農戶形成了上千畝的養殖規模,但沒有想到,這壹年賣蝦卻困難重重。

小龍蝦養殖戶 王洪財:“不行,價格不行,大的當時是幾元錢壹斤,現在大的是20元壹斤,才上市時是20多元壹斤,壹般的是十幾元壹斤,才開始是幾元錢壹斤,利潤都讓小商小販拿去了。”

壹方面是壹些收購商壓價收購,另壹方面,外地小龍蝦正在紛紛搶灘南京市場。

在南京市惠民橋下,有壹個小龍蝦交易市場,每天淩晨,來自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小龍蝦匯集在這裏,發往南京的各個市場。

江西小龍蝦經銷商:“反正這個市場,我估計高峰期要十幾萬斤小龍蝦,壹天十幾萬斤。壹天正常的情況是幾萬斤,最少也要幾萬斤小龍蝦。”

江西小龍蝦收購商:“沒有哪個市場比南京大。”

針對南京人喜歡吃大蝦的特點,外地來的小龍蝦個頭兒越來越大。

湖北小龍蝦經銷商:“這都是多大規格的,1.2兩,1兩多的,最小1.2兩。”

記者:“妳們在那邊把規格分好了?”

湖北小龍蝦經銷商:“壹開始就把規格分好了。”

記者:“什麽規格的運到南京來?”

湖北小龍蝦經銷商:“壹般都是8錢起步的和1兩以上的。”

為擺脫收購商的控制,2007年底,張天祥組織其它31個養殖戶成立了合作社,他被推選為理事長。但合作社因為人力和財力的限制,無法對小龍蝦進行分級銷售,只能以統貨推向市場,這種銷售方法難以抵禦外地小龍蝦的強勁勢頭。

張天祥:“2006年和2007年時,幾乎上了7錢的小龍蝦,就能賣到12元、13元壹斤,到了2008年 看到1.2兩的小龍蝦很正常,1兩和1.2兩的小龍蝦都很正常,消費者逐漸的提高自己的消費檔次。”

合作社壹天的生產能力達到3000多斤,但是夠1兩以上規格的小龍蝦只有五六百斤。看著市場紅火,手裏有蝦卻掙不到錢,張天祥非常惱火。小龍蝦大排檔,是張天祥經常去的地方,人們吃蝦剝殼的情景給他印象很深。看到人們吃小龍蝦的尷尬和不便,張天祥突然想起了自己池塘裏的壹種小龍蝦,也許它能夠救活自已和合作社。

自從養起小龍蝦,張天祥和妻子就住在了池塘邊上。因為當地水鳥比較多,每天都會吃掉四五斤蝦,張天祥住在塘邊就是為了方便巡塘和趨鳥。就在2007年6月的壹個晚上,張天祥巡塘的時候,看見壹只小龍蝦伏在水草裏面壹動不動。

張天祥:“我以為是被天敵還是鳥,戳了壹下子,把頭上的殼子戳破了。”

就在張天祥轉身要離開的時候,他發現這只小龍蝦並沒有死。

張天祥:“這個殼子掀開來自動地掀開來,躺在水裏面 ,慢慢地把前面兩個鰲脫掉,脫出來,壹點壹點脫,脫到最後這壹邊還有四個小爪子,再慢慢脫,脫到最後脫後尾。”

記者:“尾巴的殼是最後掉的。”

張天祥:“對。”

這只小龍蝦竟然像脫衣服壹樣,把包在身上的外殼壹步步地脫了下來。脫下來的殼子仍然像壹只完整的小龍蝦。張天祥早就知道小龍蝦會脫殼,但沒有親眼見過,更沒有想到小龍蝦脫殼時會有這麽費勁。

張天祥:“就像女人生小孩壹樣,九死壹生,女人生小孩有醫生有家人在陪伴她,頂多哭哭疼疼喊喊,它也沒有它的同類陪伴,壹分鐘,兩分鐘掙壹股勁,把殼子使勁往下掙,如果掙了壹半中途來壹只鳥或者它的同類來就把它吃掉。”

脫了殼的小龍蝦究竟是什麽樣子呢?在壹個養殖戶的家裏,我們見到了他剛從池塘裏撈上來的脫殼蝦。

記者:“這個是軟殼的嗎?”

養殖戶:“對,軟殼的,妳摸摸看。這沒有勁啊軟綿綿的,鉗子都是軟的,軟綿綿的。”

記者:“很軟很軟。”

養殖戶:“才拿到的時候整個抓不上手。軟的才脫掉。”

記者:“這個爪子也脫殼嗎?”

養殖戶:“都脫了?”

養殖戶:“它的爪子不是在這嗎?”

記者:“壹起脫的?”

養殖戶:“連著胡子都脫,全身脫。”

記者:“爪子、胡子。”

小龍蝦脫完殼身體都非常虛弱,因為沒了硬殼兒的保護,很容易就被天敵或者同類吃掉,自從那次親眼看了小龍蝦脫殼,張天祥對脫殼蝦就格外照顧。

張天祥:“多種水草,每畝水草的密度達到60%至70%。”

記者:“多種水草,能夠?”

張天祥:“它就隱蔽起來了。”

記者:“安全了。”

2008年6月,小龍蝦進入了銷售旺季,各地小龍蝦再次湧入南京市場。合作社的小龍蝦銷售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這壹天,張天祥給合作社的所有成員打了壹個奇怪的電話,讓他們把田裏的脫殼蝦抓上來。

王洪財:“我說這個難弄,這個比較少,他說妳撈。”

這時正是小龍蝦生長旺季,每天都有脫殼的,王洪財第壹天就逮到了壹些。擔心小龍蝦離開水存活時間不長,他特意在水盆裏面養了起來。但是第二天,當張天祥來取這小龍蝦的時候,他突然對王洪財發了火。

張天祥:“比硬殼的要軟壹點,比軟殼的要硬得多了,我說妳這個是硬殼蝦,不是軟殼蝦了,軟殼蝦抓在手裏要像豆腐腦壹樣的。”

王洪財:“我很納悶,時間也不長,幾個小時壹摸就變硬了。”

面對張天祥的責備,王洪財也很惱火,然而其它農戶送來的蝦也沒有壹只是軟的。怎麽軟殼的壹夜之間就變成硬殼的了?張天祥感到困惑,在中國藥科大學,張天祥請教了對小龍蝦有壹定研究的何執中教授。

中國藥科大學 何執中教授:“小龍蝦的殼很厚重,厚重的原因在於它含有大量的鈣,但是在它脫殼的時間,它把90%以上的鈣吸收回體內,在不長的時間內吸收回體內,所以它要在短短的幾小時內,使軟殼迅速鈣化硬化,鈣吸收回體內,然後再輸送到新生的軟殼裏,也不過就是幾個小時的過程。”

原來軟殼蝦外殼鈣化速度非常快,只要兩三個小時殼會變硬。在何教授建議下,張天祥把軟殼蝦撈上來後第壹時間放入冰箱冷凍保存。

軟殼蝦儲存的問題解決了,可是有市場嗎?

餐館經營者:“剛才進去吃飯的客人也講,我們也想殼子軟壹點,剝起來更方便壹點,但是我們這地方沒有。”

餐館經營者:“如果要有充足的貨源,飯店比如說我壹天用50斤,他就能把50斤保證給我送過來,保證壹天我能賣得掉,那應該是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2008年,以小龍蝦為特色的餐館在南京開始興起。了解到餐館對軟殼蝦很感興趣,張天祥決定,就用軟殼蝦帶動合作社的銷售。

周謐經營著壹家龍蝦餐館,小龍蝦在他的店裏是每桌必點的特色菜,這裏壹兩以上的小龍蝦,壹只賣5元錢。而為了讓顧客吃蝦方便,周密想盡了各種辦法。

周謐:“把前面的胡須和小爪子都剪下去,因為它的爪子就是往泥裏面鉆的,爪子比較臟,還有頭、胡須這個地方都比較臟,所以把它們剪掉了。”

脫殼蝦渾身軟綿綿的,顧客省了剝殼的麻煩,周謐很感興趣,給張天祥開出了80元壹斤的價格。

周謐:“80元錢不貴,因為這個在市場上是很罕見的,因為在我們店裏 ,硬殼小龍蝦就是壹般的小龍蝦,都是4元、5元壹只。”

軟殼蝦迎合了壹部分顧客的口味,成了周謐店裏的招牌菜。

消費者:“嚼的時候很有嚼勁,肉和殼子壹起咬,很爽。”

消費者:“口味比較獨特,可以說是入口即化,並且吃起來方便,硬殼蝦吃起來,不小心沾到衣服上還有手上,滿身都是,軟殼蝦就不壹樣了。”

當周謐提出讓張天祥提供穩定貨源時,張天祥也開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跟自己的硬殼蝦搭配銷售,讓合作社成為周密唯壹的小龍蝦供應商。如法炮制,張天祥也敲開了南京市近百家餐館的大門。2008年,張天祥的300畝小龍蝦收入達120萬元。合作社的500噸小龍蝦也都賣上了好價錢。

養殖戶:“壹兩以上的20元壹斤,壹兩以下15元壹斤。”

張天祥:“這兩年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在我們六合來講,到8月份,市場的占有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四五。”

軟殼蝦1斤賣到80元,這是硬殼蝦三四倍的價格,面對很多客戶上門求購,張天祥卻有些為難了,合作社32個農戶壹天最多也只能撈到壹兩百斤軟殼蝦,他只能對酒店限量供應。現在張天祥在專家的指導下正計劃進行軟殼蝦的工廠化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