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_麥冬的藥用價值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_麥冬的藥用價值

導讀:中藥麥冬專用區,詳細介紹了麥冬的藥用價值和副作用。想了解更多關於麥冬的知識,不妨關註壹下。

麥冬簡介麥冬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的藥用價值麥冬的配伍麥冬泡茶喝的功效麥冬的副作用麥冬簡介

麥冬是百合科麥冬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粗大,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紡錘形的肉質片。以塊根入藥。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 ~ 3厘米,直徑0.3 ~ 0.6厘米。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條紋。柔韌,黃白色橫截面,半透明,小柱形。氣微香,味甘,微苦。

麥冬圖片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微苦,微寒。心、肺、胃經。滋陰生津,潤肺清心。可用於治療肺燥、幹咳、癆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口渴、腸燥便秘、白喉。

1,清心除煩

適用於內熱擾心之證,如溫邪入營、夜間體熱、煩躁不安等。也適用於熱傷氣陰、心煩口渴、多汗乏力者。心陰不足,煩躁不安,舌紅少苔。

2.滋陰潤肺

主治陰虛肺燥、幹咳、幹咳、勞熱咯血。

3.益胃生津

善治胃陰不足,舌燥口渴,厭食饑餓。此外,還可用於治療陰虛腸燥、便秘。

麥冬的藥用價值

麥冬

別名麥冬、麥冬。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幹燥塊根。

該方法去除雜質,洗滌,徹底潤濕,展平和幹燥。

特征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 ~ 3厘米,直徑0.3 ~ 0.6厘米。表面黃白色或黃白色,有細縱條紋。柔韌,黃白色橫截面,半透明,小柱形。氣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寒。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滋陰生津,潤肺清心。可用於治療肺燥、幹咳、癆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口渴、腸燥便秘、白喉。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2 ~ 4元;6~12g .還是進了藥丸,散了。清養肺胃的陰多用於心臟,養陰清心多用於心臟。

脾胃虛寒、痰濕內盛、突然感冒咳嗽等腹瀉者禁用。

麥冬的藥用輔助配方

1,治療夏季多汗。

麥冬、人參各65438±00g,五味子6g,水煎,每日2劑。對虛汗虛脫、心悸、低血壓、汗多口渴、神疲乏力等有較好的療效(編者註:此方為晉代名醫高力所創,定名為“生脈散”,已制成生脈口服液)。

2、治療腸燥便秘

麥冬、生地、玄參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大便幹燥。

3.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麥冬45克,水煎成30 ~ 40毫升,分3 ~ 18個月服用。對緩解心絞痛、胸悶有壹定作用。

4.處理

麥冬、黃芪9克,黨參、玉竹、黃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5.治療糖尿病

用蘆根30g,麥冬15g,知母12g。先用文火煎制,濾出煎液,濾渣加水500毫升,大火煮20分鐘,去渣取汁,兩次煎液合並,每日1劑。用於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幹、煩渴、煩躁,或低熱、舌紅、脈數。

6、緊急治療、

麥冬9克,天冬9克,知母9克,川貝母9克,百部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於陰虛急性咳嗽患者。

麥冬的配伍與應用

1,人參

壹清二補,金水水同生,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對治療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起苔有效。

2、用半夏

止咳、抗逆、生津、益胃功能眾所周知,適用於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嗽、涎沫、咽幹口渴。

3、用五味子

酸酸甜甜轉陰,守陰所以守陽,陽守汗。具有滋陰斂汗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多汗、心悸、肺虛久咳、痰少或黏痰。

4、用沙參

肺胃同治,具有良好的清肺涼胃、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幹咳、痰少、咽幹。

5、用粳米

適用於發熱或久病後胃氣陰兩傷之證,清補之效溫和。

6、用烏木

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果顯著,外感傷肺、傷津引起的口渴甚至內傷胃熱、傷津止渴。此外,烏梅能澀腸止利,與麥冬合用能養陰潤燥,特別適合久瀉而利,大腸虧損,虛火上炎,咽幹難耐,飲酒過度者食用。

麥冬在泡茶和飲用方面的作用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燥滑腸。可用於陰虛引起的咽幹、幹咳、咯血、口渴、心煩、健忘、心悸、腸燥、便秘等癥。秋季天氣幹燥時,人們經常會感到口幹、咽痛。這時候如果用麥冬,會有潤燥生津的作用。

麥冬補陰,重在肺、胃、心。其特點是瀉肺火,清胃熱邪,補益心氣勞損,尤其對健胃陰有奇效。當人體肺陰傷、胃陰傷經常出現口唇、鼻咽幹燥時,此時可以通過飲用的方式服用,緩解幹燥帶來的不適。使用時,麥冬每日用量不超過15g,可直接用水服用,也可與麥冬、烏梅等水同飲,生津止渴,對肺胃損傷有較好療效。如果疲倦、氣短、懶惰、經常口渴多汗,也可以用生曬參10g、麥冬15g、五味子10g溫服。如果有牙縫出血,可以用麥冬湯漱口。

需要註意的是,麥冬的用量不能太大,因為它雖然會產生唾液,但有滋膩的特性,量大了會阻礙腸胃,影響消化功能。

麥冬的副作用

臨床實驗證明,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毒性小,無耐藥性。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壹樣。有些患者在服用麥冬初期可能會出現噯氣、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癥狀,但壹般兩周後這些癥狀就會消失。

麥冬性寒,性潤,有很好的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幹咳、津液不足癥狀的疾病,不適用於脾虛失職所致的水濕、寒濕、痰濁、氣虛明顯的疾病。臨床上使用麥冬作為補藥時應註意辨證。麥冬使用不當會導致燥濕化痰,出現痰多、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

此外,有報道稱,服用麥冬引起的過敏表現為惡心、嘔吐、心悸、煩躁、紅斑、瘙癢。所以在服用麥冬之前,壹定要了解它的禁忌癥。脾胃虛寒、胃中痰濕、突感風寒咳嗽而腹瀉的人,不能服用麥冬。

麥冬屬

1,成長習慣

麥冬喜歡溫暖、濕潤、陰涼的環境。耐寒,避免強光和高溫。7月開花時,地下根開始形成,9月-10為生根高峰期,110為根膨大期。2月底氣溫升高後,根腫加快。種子具有壹定的休眠特性,在5℃左右的低溫下2-3個月就能打破休眠,正常萌發。種子壽命為1年。

2.土地選擇和準備

應選擇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種植,不宜種植有積水的低窪地,應避免連作。蠶豆、苜蓿、小麥等豆科植物在前壹茬較好。每畝施農家肥4000公斤,加過磷酸鈣10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作基肥,深耕25厘米,修整耙平,作平畦,寬1.5米。

3.繁育方法

以小塊的形式繁殖。壹般在4月中旬到5月初種植,邊采摘邊種植。選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壯苗,剪去塊根和須根,以及葉尖和老根莖,拍松莖基使其分離成單株,剪去剩余的老莖節,以白色放射狀花心和基部的葉片為度。按行距25-30厘米,穴距20-25厘米,穴深5-6厘米,每穴栽8-10苗。苗木基地要對齊,垂直栽植,然後兩邊用土踩實,使苗木平整挺拔,並及時澆水。每畝需苗60公斤左右。

4.田疃管理

(1)中耕除草壹般壹年進行3-4次,宜在晴天進行,最好經常除草,防止土壤板結。

(2)追肥麥冬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壹般每年5月份開始,結合松土追肥3-4次,肥料種類以農家肥為主,少量復合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有利於根系膨大。

(3)灌排種植後,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出苗。7、8月份可以用灌溉的方式使根部降溫,但不適合積水,雨後要及時進行灌溉和排水。

5、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葉枯病和黑斑病,噴施波爾多液1:1:150即可防治。害蟲對蠐螬、蟋蟀危害較大,可使用50%辛硫磷EC 1000-1500倍液毒殺根部周圍土壤。

6、收獲和加工

麥冬的采收期因地而異。在江浙種植2-3年後采收。壹般4月下旬天氣晴朗,用鐵耙子把塊根挖出來,切掉,用清水在筐裏洗幹凈,然後翻3-5天。如此反復多次。當七八成幹時,將須根剪下,然後完全晾幹。也可以邊幹邊搓,直到把須根都搓幹為止。

以上是關於麥冬的壹些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中草藥知識,請繼續關註養生之道網頻道。

,麥冬茶,麥冬,麥冬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