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後要註意什麽,飲食上怎樣才能有補血的效果?
宜吃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每天每公斤體重供給蛋白質1.5 ~ 20g,熱量約2500千卡。註意食用富含鐵、銅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菠菜、芹菜、西紅柿、杏、桃、李、紅棗等,含鐵較多。花生、核桃、幹豆和家禽富含銅。維生素C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鐵的吸收和利用。應該供給充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和蔬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葉酸,有利於提高造血功能。總之獻血後不需要特別吃什麽。只要吃的科學合理,有營養價值,好吃,舒服,適度,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流失的部分血液。壹般適當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造血原料主要有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牛奶、瘦肉、雞蛋、豆制品等。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蜇、蝦、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蘑菇、豌豆、大棗、桂圓等。另外,做飯的時候可以選擇鐵鍋。含葉酸較多的食物有:豬肝、豬腎、牛肉等。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豬腎或羊腎、腐乳等。總之,獻血後不用吃什麽特別的東西,只要吃的科學合理,有營養價值,好吃,舒服,適量,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流失的血液。獻血後如何做活動或運動?獻血後當天不要參加劇烈運動或通宵娛樂。壹般捐200CC。如果妳捐了400CC,說明妳身體健康,有愛心,但是要多註意休息和營養補充。獻血後要適當休息,不要劇烈運動、暴飲暴食。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補充蛋白質、蔬菜、水果,但不能過量。近年來,醫院供血不足,給手術和貧血患者的血液供應帶來了壹定的困難。獻血可以挽救許多垂危的病人,是壹種公德行為,無償獻血是社會進步和個人健康的標誌。也許,妳剛剛獻血,或者即將成為獻血者。這時候就要知道獻血後如何進行飲食調養,才能更好的促進血液再生和健康。獻血後人體的自我調節:血液由血漿、血細胞等組成。,並含有成千上萬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各種電解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約占其體重的7%-8%,即每公斤體重約有70-80毫升血液,其中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統快速循環,稱為循環血量,小部分血液停留在肝、脾、肺、皮下等血庫的血竇、毛細血管、靜脈叢中,緩慢流動,稱為貯血量。當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或失血較多時,可將血庫中的血液釋放出來,補充循環血量,以維持機體的需要。正常情況下,人體有自身的代償調節功能,如失血量不超過全身血容量的10%,通過人體自身的代償,可以維持功能和代謝的正常狀態。健康成年人壹次獻血約200-400毫升,僅占全身血液的5%-8%左右,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獻血後,組織液滲入血管可以補充血液中的水分和電解質,獻血後喝的液體飲料也可以起到補充作用。所以水和電解質往往能在1-2小時內恢復到正常水平。獻血200-400 ml可減少血漿蛋白11-29 g,此時約1周可通過肝臟加速合成來彌補。獻血後,由於體內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組織的增殖和分化,從而加速紅細胞的生成和釋放。大約1個月後,紅細胞可以恢復。因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本身在體內壽命短,更新快,獻血後幾天內就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獻血後的飲食原則: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獻血後除了多喝水,尤其是富含電解質的飲料外,在血液再生的短時間內補充造血所需的營養物質,以加快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恢復,也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日常飲食要遵循以下原則:肉、蛋、魚、奶——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所有組織的“建築材料”,也是構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基本物質。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70-100g蛋白質。獻血後要給他們提供高蛋白飲食,使他們每天攝入的蛋白質達到100-120g。高蛋白飲食不需要單獨準備,只需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蛋、奶、魚、豆類等。,應該添加到原來的正常飲食中,而且這類物質最好添加到早餐或午餐中。習慣吃零食的朋友,不妨在兩餐之間吃點蛋制品、烤魚片或者喝點牛奶、豆漿。在采取高蛋白飲食的同時,也要適當增加主食的供給,保證蛋白質的利用。動物全血——增鐵: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於血紅蛋白中。獻血後可以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魚類等。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是血紅素鐵,被人體攝入後吸收率很高,尤其是動物血液,其鐵吸收率可達22%以上。而且動物血來源豐富,價格低廉,是獻血者很好的食補。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海帶、芝麻等。有較高的鐵含量,但所含的鐵是非血紅素鐵,主要以三價鐵的形式存在,只有還原為二價鐵才能被吸收。此外,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單寧酸等物質可與鐵形成不溶性沈澱,進壹步影響鐵的吸收,因此吸收率較低,多在10%以下。除了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用鐵鍋炒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水果、蔬菜、肝臟和肉類——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攝入:葉酸和維生素B12雖然不是造血的原料,但卻是紅細胞成熟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所以獻血後要適當補充。獼猴桃、草莓、菠菜、生菜等新鮮果蔬中富含葉酸。此外,肝臟和肉類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酸:維生素B12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尤其是肝、腎、心臟、肉蛋、乳制品和新鮮蘑菇中。獻血後的藥膳:正常情況下,正常人獻血後不會出現氣虛血虛的癥狀,但服用壹些具有健脾益氣養血作用的藥膳,對促進血液再生會有很大的好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藥膳。剛獻過血的朋友,不妨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食用。沈藻豬肝湯:黨參15-20g,大棗20枚,豬肝50-100g。將黨參、大棗洗凈,用溫水浸泡30分鐘,加入適量冷水,文火煮30分鐘,瀝幹汁液,加入適量水煮沸15分鐘取汁,將兩種汁液混合在壹起,與洗凈的豬肝壹起放入砂鍋中,加熱煮熟,調味後服用,每日兩次,1劑。桂圓山藥湯:龍眼肉15g,山藥30g,大米100g。將大米洗凈,與桂圓肉、山藥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用文火煮至熟透,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後食用,每天1次。人參山藥豬腰:豬腰1,黨參15g,當歸10g,山藥30g,香油,醬油,蔥,姜。將豬腰對半切開,去除筋膜,洗凈,用刀在背面劃斜線。將黨參、當歸放入砂鍋中,加水煮沸10分鐘,再加入豬腎、山藥煮至熟,取出豬腎,冷卻後切片,加入香油、醬油、蔥、姜拌勻即可食用。每日或隔日服用1次。紅棗花生粥:紅棗10枚,帶皮花生仁50克,大米100克。洗凈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煮至熟透。妳可以每天早晚服用。太子參羊肉湯:羊肉500克,太子參30克,何首烏15克,龍眼肉30克。將太子參、何首烏、龍眼肉放入袋中,密封,放入砂鍋中,然後將羊肉切丁,與姜、蔥、鹽等調料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撇去浮物,然後文火煮2-3小時至肉熟,去掉袋和蔥,再吃肉和湯,可每日或隔日食用。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獻血後要適度休息,千萬不要劇烈運動。在飲食上進行適度的補充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避免過量食用脂肪類產品,過度補充營養,更不能暴飲暴食,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容易損傷脾胃,甚至走上“增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