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1:將拌有中藥山奈粉的面團(大小如桂圓般即可),拋入水下的另壹處(最好是下風口,不要在太遠)。因為山奈的氣味對蝦有很強的吸引力(釣魚用的誘餌不能混有此物,否則招蝦),蝦聞此味,很快會遊向面團去啃食。此法屢試不爽。
方法2:可以在花卉市場買到花用敵百蟲,在打窩的時候放入藥片大小的壹塊,投到窩點,也可以保證辟蝦不會鬧窩。因為魚池殺茵都用花用敵百蟲消毒的,所以不用擔心對魚及食用的人有任何危害。
擴展資料:
釣魚技巧:
低氣壓天氣是影響魚類吃食壹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釣魚人經常遇上的,它主要的形成和形式表現在:
1)天氣悶熱,無壹絲的風,水面靜止不動,魚在水體裏萎靡不振,不思進食,漁諺說的好“水不動、魚不跳、風不吹、魚不咬”。
2)春霧而雨,冬霧即晴。霧長時間籠罩不散,造成無風,氣壓低,魚類沈於水底,很少活動。
3)刮東南風使大氣中水分增多而氣壓變低,水體不能從大氣中吸收氧氣,水中嚴重缺氧,魚在水底感到極度的不適,不得不浮頭呼吸。
明白了低氣壓天氣魚不咬鉤的原因,就有了應對的辦法:
1)找有水流的地方(如池中或塘裏面的進出水口)下鉤,水流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釣淺水或有水草樹叢處,淺水處上下水流對流快含氧量高,水草樹叢處由於光合作用比別的水域溶氧量要大。
3)流動性的水域水體含氧量充足,是低氣壓天氣釣魚的首選。
餌料不對魚口? 餌料在釣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施餌魚不吃有幾個原因:
1)在有些魚塘裏的魚類由於人為的長期投餵某種魚飼料或食物,形成了壹定的偏口(這在投餵顆粒餌料的魚塘裏最常見),如魚吃慣了腥的,妳用香的魚餌去釣,魚就不會咬鉤。2)在有些自然水域裏的魚類受到食物來源的制約,也會形成偏食某種食物的趨向,妳不能投其所好,也難有收獲。
3)在釣魚比賽中由於所用餌料的成份或味道、狀態等不合魚的吃口,也會造成魚不吃食。4)用受到汙染的餌料(如妳的手接觸到異味的東西象汽油什麽的,就會直接汙染餌料)或變質的餌料去垂釣,都會造成魚的拒食。
應對的辦法:
1)去餵養的魚塘釣魚時,盡量用原塘顆粒垂釣,如找不到原塘顆粒,用商品餌配餌時也要在味道與所餵魚料的味道接近。
2)外出垂釣或去比賽時要多帶幾種不同性質的餌料(葷的素的最好都帶上),再根據試釣找出適合魚食性的釣餌。
3)註意細節,避免餌料受到汙染,垂釣時魚餌現開現用,不用變質的餌料。
水位的變化對魚類攝食影響很大,水體的漲落對魚類覓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江河、水庫等水域下雨發汛期,新鮮水不斷註入水體,同時又給水體中帶來大量的有機食物,加之水中的溶氧量增高,魚類活動頻繁,四處覓食,攝食量大增。
退水或排放水體時,由於水中食物鏈發生變化,原有的某些食料流失,中間食物中斷,引起魚類生活的恐慌,就會遊向深水處而無心尋食。
還有壹點值得我們註意的是,在高密度的精養魚池中,水體長時間保持穩定的狀態,魚類由於呼吸不斷消耗氧氣,水中溶氧越來越低或自然水域水質長期沒有變化,形成了“死水”都會造成水中缺氧,也會出現魚不吃食的現象。
因水體變化影響魚類攝食,我們可以用“寧釣漲水前,不釣落水後”“漲水釣邊 退水釣中”這兩句漁諺所說去應對。
水體在消毒後魚不吃食? 通常水太肥和為了治療魚病,或在我們所說的以天收費的“黑坑”裏釣魚,魚塘老板做手腳等因素,就會投入氯化銨,漂白粉,生石灰等化學物,這些東西影響魚的攝食是決定性的。
1)氯化銨是壹種化肥,主要是消毒劑,只要壹下它嗆的魚全部浮在水面根本不吃食,並不時的在水面跳動。2)漂白粉,學名是“次氯酸鈣”用於水質凈化和魚體消毒劑,它壹入水,魚也不吃食水質變清,同時水裏含有大量的氯氣魚也受不了,嗆得魚在水裏煩躁不安,到處亂串。
2)漂白粉,學名是“次氯酸鈣”用於水質凈化和魚體消毒劑,它壹入水,魚也不吃食水質變清,同時水裏含有大量的氯氣魚也受不了,嗆得魚在水裏煩躁不安,到處亂串。
3)生石灰,學名氧化鈣也是壹種水質凈化劑和消毒劑同時是也是水質中和劑用來調節水的PH值即酸堿度,把它投入水裏,魚也不吃食。
魚類處於繁殖期或患病都會拒食? 每年魚類都會有個生殖孕育期,在這期間魚類忙於產卵繁殖後代,無心覓食。但在繁殖期間的前後壹段時間,魚類要攝取大量食物來維持或補充產卵消耗的能量,會有個攝食高峰期。?
而魚類壹旦患病,食欲下降,尤其是鰓部病害,可使魚類呼吸困難,食量大減或絕食。對魚類因患病而不吃食,是沒有什麽辦法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