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木瓜喜光、耐旱、怕澇、喜酸性土壤的特點,在建木瓜園時,應選擇向陽背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區,避免在土壤較重的地塊上建園。第二,優良樹種
同壹品種番木瓜的自花授粉率不到30%,在同壹個園子裏要適當種植授粉樹。授粉樹應選擇質量好、花期壹致、花粉量大的品種作為授粉樹。
主栽品種與授粉樹的距離不大於50米,比例為5: 1。第三,種植
(1)時間:1)秋季種植,番木瓜樹從落葉到土壤凍結期間,第二年根仍能早期生長發芽,成活率高。2)春天土壤解凍後,發芽前種植,隨種隨種。(2)定幹:栽植後應及時固定。如果將結果用於兩個園林,則定幹高度為1.5-2.0米。這種樹冠可能很高,但這種樹型能滿足園林使用。如果僅僅是結果的話,莖的高度在80 cm左右。
木瓜樹種植後,為了達到高產、穩產、早效,需要進行兩方面的管理,壹是土壤管理;第二是樹木管理。我們只是在談論土壤管理。4.土壤管理土壤管理包括除草、施肥和灌溉、果園間作、果園覆草和地膜。除草:這個很簡單。不用說,每個人都能做到。只是做的意願問題。1,施肥木瓜園每年要進行三次土壤施肥。首先,春天開花前施肥。這次以氮肥為主,碳酸氫銨、復合肥、二銨等。這種施肥可以促進樹木生長,增加開花量,提高座果率。二、夏季6-7月追肥。這次追肥以P.K肥為主,要控制N肥的施用量,防止生長過快。它能促進果實生長,提高產量和果實品質。三、秋季果實采摘後,10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結合土壤深耕改良,施有機肥。有機肥中添加適量的過磷酸鈣,有利於有機肥的分解和吸收,占全年施肥量的60-90%。此時土壤溫度適宜,根系吸收能力活躍,有利於施肥後根系吸收。它能促進樹木的營養生長。來年將會有更多質量好的花芽和更多的座果,年產量和果實品質將會有顯著的提高。2.間作番木瓜果園利用番木瓜樹行間的空地,合理種植糧油作物或綠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果園經濟收入,還有助於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樹木生長,增加果園產量。適合木瓜園間作的糧油作物:紅薯、花生、綠豆、油菜等。,不能間作小麥、玉米等高桿作物,也不能間作蔬菜,以免加劇與木瓜樹爭奪肥水的矛盾,不利於其生長結果。適合木瓜園間作的綠肥作物:田菁、三葉草、三葉草等綠肥作物,以擴大肥料來源,加快土壤熟化進程。3.在果園裏用草覆蓋果園。麥收後,雨季前,木瓜園覆蓋最為適宜。可供覆蓋的材料有:麥麩、麥稭、田間雜草、其他作物切碎的稭稈等。每株覆蓋5-10斤草,上面撒壹層園土,防風吹。冬天刨園子的時候,把稭稈翻入土裏。果園覆草可以保持水土,減少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達到增產的目的。4.用塑料薄膜覆蓋樹木托盤
選擇厚度約為0.07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覆蓋前,整株樹盤排列,灌溉後,每株施氮肥0.2-2公斤,樹盤覆膜,草四周壓土。壹年內不除草不施肥,產量可提高35-60%。五.樹木管理
樹木管理包括:整形修剪、促花保果、病蟲害防治等。1,塑料切邊
修剪是番木瓜園管理中的壹項重要技術措施。不修剪,番木瓜樹主幹形成慢,結果晚,分枝雜亂,產量低,果實品質差,病蟲害嚴重,生產效率低。通過整形修剪,樹體可形成堅實的樹體骨架,樹冠通風透光好,病蟲害少,結果早,豐產穩產,延長結果壽命。整形修剪時期: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為主,冬季修剪為輔。要改變傳統的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為輔的做法。進行年度修剪管理。樹形:木瓜枝條堅硬,萌發分枝能力強,長、中、短果枝均可結果,以短果枝為主果枝,莖直立,適宜密植。目前生產中常用的樹形有紡錘形、開心形、叢形。整形修剪的方法:疏枝:分枝過多,相互重疊,避免遮蔭,多開花,少坐果。在這種情況下,交叉枝、重疊枝、直立枝、病蟲枝、細枝應從枝基部剪去,以集中養分。捷徑:切掉壹年生枝條的壹部分稱為捷徑。主要是刺激剪口下芽的生長,長條狀,擴大樹冠,但不利於養分積累和開花結果。短截與緩釋相結合,使枝條充分發育,結出更多的花和果實。回縮:剪去壹部分二年以上的枝條稱為回縮。結果枝群緩慢釋放時,在難以開花、座果率低、長勢弱、形成多余結果枝時,可適當回縮。通過回縮,可以減少無效消耗,集中養分供應,恢復樹勢,促進果實品質。采芯:在生長季節,對新梢進行去頭去芯,促進分枝,從壹枝到多枝,從長枝到短枝,防止新梢白長,提高座果率。抹芽:主枝背面的芽和扡插處多余的芽應盡早抹去,抹芽宜早不宜遲,這樣既節省養分,又省時省力。在具體修剪時,應根據木瓜園的立地條件、生長情況、樹齡等靈活運用修剪方法。這樣做是因為樹是用樹枝修剪成型的。2.促花保果措施
(1)開枝角。秋季拉撐枝比較好,不容易在背部上方萌出長枝。其他季節拔枝時,背面容易跑條紋,要及時擦掉。
(2)摘心:在生長季節多次摘心,促進花芽分化。
(3)施肥促進夏秋開花。
(4)合理修剪,提高座果率。
(5)根外施肥:如早春發芽前噴施0.5%-1%尿素,盛花期前後噴施0.3%硼砂和尿素混合液,提高座果率。
(6)蜜蜂授粉或花期人工授粉。
(7)疏花疏果:留果距,大果距20cm左右,小果距15cm左右。
(8)加強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