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巖竿釣淡水的技巧1。巖柱的選擇和卷筒的配置。
我壹般選擇調性比較軟的竿,可以用比較細的魚線。我壹般用2.5主線,1.5副線。即使遇到更大的魚,因為有電纜輪的幫助,應該也沒有問題。以前用2.8m桿長,現在用3.9m桿長。個人感覺釣完之後走路不累不省力,扔起來更方便。至於轉輪,我壹般選擇4000型,槽寬壹點,因為這種轉輪出水更順暢,控魚性更好。100m的公差足夠了。
二、導線組的組裝和搭配
線組的組裝順序應該是:1太空豆(棉結)2漂移座3太空豆4太空豆5鉛墜6太空豆7八字環8雙股線(單線)。
先說說各種配件的作用:
1太空豆(棉結):主要用於止漂和控制釣深。如果用大回環的釣竿,可以用太空豆,但如果用小回環的釣竿,就需要用棉結。這樣妳投的時候就不容易卡了,排位賽就比較順利。棉結漁具店有賣,也可以自己結。
2漂移座:選擇插孔深,塑料的那種。橡膠的和淺千斤頂因為長時間長距離拋,容易壞,換壹次比較麻煩。
3太空豆:這個太空豆的主要作用是在我們拋竿之前,防止下垂釣組中的浮子靠近魚鉤,避免兩者糾纏。我們用它來控制浮子下滑,尾部靠近鉛墜。(指整個釣組在空中自然下垂的狀態)
4空間豆和6空間豆主要用於鎖定5鉛墜,6空間豆還有防止鉛墜穿主線和八字環節點的作用。
7數字形圈:當然要選擇轉動順暢,強度好的那種。
8雙股線(單線):有的釣友喜歡用單線,魚鉤直接綁在主線上。我覺得壹旦掛底,很容易傷到主線。所以我還是習慣用雙子座。子線長度為15-20cm。掛鉤間距約為2.5個掛鉤。
第三,浮動的調整
當我們用硬餌做誘餌時(如玉米、小麥、顆粒等。),我們可以調整浮漂的數量和橫釣的數量。而當我們用粉餌做餌的時候,也可以像用竿釣魚壹樣調節浮漂。原則上主要看當時的魚情和魚嘴。
第四,漁棚深度和釣點的控制
當我們去漁場選擇釣位時。妳可以先確定壹個釣魚深度,這個深度是5m和6 m,這5m和6m是1空間豆(棉結)的位置。然後根據釣魚情況釣深或淺。即上下移動1空間豆(棉結)。
至於釣點的控制,我壹般用兩根桿子。選擇了相反的參照後,兩極又會互相參照,控制釣點自然不難。
五、提竿刺魚遛魚。
當我們發現魚的消息時,我們不能像用手壹樣抖抖手腕,捅捅魚。。整個手臂要高擡竿因為我們用巖竿釣魚的時候,釣點壹般都比較遠,所以水線必然很長。如果我們像手竿壹樣提竿,提竿的力量無法在第壹時間傳遞給魚鉤,無法達到瞬間刺到魚的目的。所以發現有魚消息,壹定要大力擡高巖桿。當然有壹個前提,就是我們在釣魚的時候,壹定要先調整好繞線輪的放線口,壹般用手拉繩子。4kg力就能出線。這可以讓妳在用力提竿的時候避免子線被掛住。斯派克。尷尬的局面出現了。(這也是我選擇軟細桿的原因。)然後就可以悠閑的遛魚了。這裏要註意壹個問題。我發現有的釣友,遊完魚後收線太短是因為竿的角度太低,竿太長。當他們想抄魚的時候,發現網不夠長,只好把線解下來湊合著用,很容易造成魚跑了。所以,開始釣魚的時候不能把線放的太短。壹般和桿子壹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