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醬炒菜方法壹:蝦醬炒雞蛋
蝦醬是用鮮蝦加鹽制成的糊狀調料,在中國、韓國和東南亞沿海地區廣泛使用。通過腌制和發酵,蝦醬會產生壹種獨特的香味,用來和其他配料壹起制作,味道極其鮮美。
材料
4個雞蛋
1湯匙蝦醬
蔥50克
姜末1勺子
1茶匙蔥花
黃酒10ml
糖1/4茶匙
蝦醬炒雞蛋
將蔥切成小塊,將蔥和姜切碎。
打好雞蛋,加入黃酒。
加入糖和蝦醬,攪拌均勻。
鍋內熱油,油溫八成熱時,放入蔥姜末炒香。
加入蛋液,快速打散。
加入小蔥,攪拌均勻,即可。
技巧
1,這道菜用的蝦醬是制作的關鍵。好的蝦醬應該是色澤紫紅,粘稠,鮮香,無腥味,醬料細膩。仔細觀察,醬裏沒有雜魚,鹽度適中。以上幾點是購買時需要註意的。
2.這道菜沒有多余的鹽,鹹度是用蝦醬的味道來調節的。我個人建議妳把蛋糊調好後再品嘗,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蝦醬的用量。
蝦醬炒菜方法二:泰式蝦醬炒菠菜。
據說這是大排檔最受歡迎的炒菜。找了好久才買到泰國進口的蝦醬。這種煎法很適合脆皮菜。
材料
空心菜250克
1蒜瓣
胡椒1
1湯匙蝦醬
鮮味醬油1茶匙
泰式蝦醬炒菠菜
先將蕹菜的葉和莖分開,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洗凈後將莖挑成寸,盡量瀝幹水分;蒜瓣壓平切塊,辣椒切圈;
炒鍋燒至三四成熱,倒入油,放入蒜末和辣椒炒香,放入蝦醬翻炒,倒入空心菜莖,加入適量醬油,大火翻炒至顏色為綠色。
出鍋前可放入空心菜葉,快速翻炒後出鍋;也可以多選壹種口味,分別炒成蒜味或者腐乳味。
技巧
選菜時選擇嫩的部分,稍加用力就丟棄,以免因為舍不得而影響整體口感;
之前買進口蝦醬,壹直用李錦記的滑嫩蝦醬代替。相比之下,差別不大,價格也很接近。相對來說,進口的蝦醬比較稠,要用油稀釋後再放入鍋中,否則口感會不均勻;不愛吃蝦醬的人會覺得很臭,但其實炒過之後味道已經蒸發了,只剩下壹個字:鮮!
炒菜壹定要寬,要油。這道菜除了蝦醬不需要任何調料。重口味加壹點魚露或者淡醬油。網上有很多類似的食譜,沒有人像我壹樣“偷工減料”,但請相信我的做法絕對是雞肋。
蝦醬炒菜方法三:蝦醬炒豆角
材料
300克豆子
20克蝦醬
機油10克
50克肉湯
大蒜姜末5克。
手指辣椒1
蝦醬炒豆的方法
準備好豆子,去掉頭尾的尖角和根部。
將豆子挑成5厘米長的段,註意去掉老絲,洗凈,用淡鹽水浸泡30分鐘。
準備蝦醬,瀝幹豆子備用。
燒熱鍋,倒油,放入豆子翻炒至呈翠綠色。
倒入原湯,不是豆子的那種。
大火燒開,轉中低火,蓋上鍋蓋燜3-5分鐘。
當妳開鍋看到豆子已經變軟,湯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加入蝦醬,快速攪拌,讓每顆豆子都均勻沾上蝦醬。
最後,加入大蒜、姜末和胡椒翻炒即可食用。
技巧
豆在南方是名詞,有些地方也叫長豇豆。廣西的豆角有兩派,壹派細長脆,壹派粗短粗,前者用於蝦醬豆角,口感好,脆脆的;後壹種豆角肉厚,用大蒜炒,會更甜,更適合老人小孩。
豆類烹飪前要用清水或淡鹽水浸泡,能更好地消除農藥殘留。
蝦醬是中國、香港和東南亞沿海地區常用的調味品之壹。它是將蝦加鹽,通過發酵磨成粘稠狀而制成的醬類食品。在超市的調料貨架上有賣,壹般都是瓶裝的醬,還有壹種蝦醬是經過特殊工藝烘幹成塊狀的,叫蝦醬或者蝦餅,味道比蝦醬更濃,保存時間也長。
蝦醬在制作過程中加了很多鹽,所以吃起來很鹹。用蝦醬做菜的時候註意不要加鹽。
瓶裝蝦醬壹定要放在冰箱裏保存,以免開封後變質,塊狀蝦醬也要冷藏保存。蝦醬每次用的時候都需要用刀切片。
熱油炒豆時,容易濺油,要註意防濺防燙。右手拿著鍋鏟,左手拿著蓋子蓋上,是很好的保護方法。
煮好的湯豆會有更好的風味。如果沒有庫存,可以用清水。註意水量不夠。水煮豆類壹定要煮熟了再吃,以防中毒。
加蝦醬的時候,盡量在鍋裏留壹定量的湯,這樣可以讓蝦醬更快融化,豆子更好吃。
因為蝦醬的主要原料是蝦,大蒜姜末可以起到很好的去腥增香的作用,所以根據個人口味選擇辣椒。
蝦醬炒飯方法四:鮮蝦醬油炒飯
我知道吃炒飯有罪,高油高糖粉,但我就是懷念小時候爸爸帶我去路邊吃的炒飯。
材料
隔夜米飯和壹碗
6只大蝦
什錦蔬菜100克
杏鮑菇1
醬油10ml
醬油10ml
壹湯匙糖
壹勺鹽
壹點黑胡椒
菜籽油量
鮮蝦醬油炒飯
將蝦去殼,去腸,放入油中煸炒。
當蝦開始變紅時,加入拌好的蔬菜,翻炒至半熟,盛出待用。
用剩余的油炒杏鮑菇,加入生抽、老抽和糖上色。
加入隔夜米,用矽膠鏟慢慢分散,攪拌均勻。
倒入蝦仁和雜菜,翻勻。
用鹽和黑胡椒調味。
使用Lagotini不粘鍋和矽膠鍋鏟,炒飯少用油,避免粘鍋,紋路清晰。
技巧
為了好看,最後才加入拌菜。
杏鮑菇用醬油和糖烹制,具有肉的質感。
記得通宵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