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名詞解釋
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壹詞是描述壹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這是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公布的DM定義,於當年10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和中國糖尿病雜誌編委會聯席會議,討論並通過建議使用。 相關名詞解釋: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稱為血糖。正常人血糖濃度相對穩定,飯後血糖可以暫時升高,但不超過180mg/dl,空腹血液濃度比較恒定,正常為70-110mg/dl(3.9-6.1mmol/L)血糖值表示法有兩種單位,壹種是毫克/分升(mg/dl),為舊制單位;另壹種為毫摩爾/升(mmol/L),為新制單位。現雖提倡用新制單位,但舊制單位仍在壹定範圍使用。所以,知道二者之間如何轉換就很必要了。兩種單位的換算公式為:mg/dl÷18=mmol/L;mmol/L×18=mg/dl。比如:120mg/dl換算成以mmol/L為單位的數值時,需除以18,即120mg/dl÷18=6.67mmol/L;6.67mmol/L換算成以mg/dl為單位的數值時,需乘以18,即6.67mmol/L×18=120mg/dl。兩種單位的換算方法為:1mg/dL=0.0556mmol/L。 血糖主要來源於(1)食物,米、面、玉米、薯類、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類(乳糖)等,經胃腸道的消化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入血液成為血糖。(2)儲存於肝臟中的肝糖原和儲存於肌肉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3)非糖物質即飲食中蛋白質、脂肪分解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過糖異生作用而轉化成葡萄糖。血糖的去路主要有四條途徑:①葡萄糖在組織器官中氧化分解供應能量;②在劇烈活動時或機體缺氧時,葡萄糖進行無氧酵解,產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補充身體的急需;③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儲存起來;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肝糖轉變為脂肪等。葡萄糖耐量異常(IGT)葡萄糖耐量異常(IGT)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雖未達到診斷糖尿病所需濃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血糖濃度處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這些病人尚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以後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心電圖異常發生率及病死率均較壹般人群為高,在糖尿病防治研究上也是壹個重要組成部分。胰島素胰島素來源於胰腺,由胰島內的壹種叫β細胞產生,並釋放入血液。胰島素是壹種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在體內的作用非常廣泛,主要是降低血糖,壹旦缺乏或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就會產生糖尿病。“黎明現象”糖尿病病人在黎明時出現高血糖,稱為"黎明現象"。血糖升高開始於淩晨3時左右,持續至上午8-9時。"黎明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午夜過後體內生長激素增多(垂體前葉分泌生長激素是有時間節律的),生長激素是促血糖升高激素,血液中生長激素水平升高,需要較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正常人的胰島B細胞自動分泌較多的胰島素,所以血糖保持正常值。而糖尿病人的胰島B細胞功能缺損,尤其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淩晨血糖顯著升高,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中亦可出現"黎明現象"。Somogyi現象即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癥狀輕微和短暫而未被發現,繼而發生低血糖後的反應性高血糖。用便攜血糖計在夜間0、2、4小時及早上6、8小時連續測定血糖,有助於鑒別早晨高血糖的原因。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發生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異常者,已知有糖尿病而合並妊娠者不包括在內。這壹型的臨床重要性在於有效處理高危妊娠,從而降低許多與之有關的圍生期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這些婦女在產後5~10年有發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險性。在妊娠中止後可依其糖代謝紊亂情況再分類為糖尿病、葡萄糖耐量異常或曾有糖耐量異常。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細胞的壹種疾病。它是1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破壞β細胞,導致這些細胞不再產生胰島素。糖尿病的三級預防糖尿病的預防應構築三道“防線”,醫學上稱之為三級預防。壹級預防是指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生。糖尿病是壹種非傳染性疾病,雖有壹定的遺傳因素在起作用,但起關鍵作用的是後天性的生活因素和環境因素。飲食中壹定要註意熱量攝入適當、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維生素充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糖尿病人並進行積極的治療。應該將血糖測定列入中老年人常規的體檢項目,即使正常者,仍要定期測定。如有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多尿、白內障等異常感覺,壹定要仔細檢查,以期盡早診斷,爭得早期治療。三級預防的目的是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並癥的發生和發展,減少其傷殘和死亡率。要對糖尿病慢性合並癥加強監測,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和治療是其要點。早期並發癥在壹定程度上是可以治療的,甚至可被消除,功能恢復正常。中、晚期療效不佳,乃至不可逆轉。有效的防治能使病人長期過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防治糖尿病的“五架馬車”糖尿病是壹種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的慢性終身性疾病,故糖尿病的治療應是綜合治療。它包括:(1)糖尿病宣傳教育:目的是使糖尿病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學會自我治療所需的技能,並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2)糖尿病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壹項最重要的基本措施,無論病情輕重,無論使用何種藥物治療,均應長期堅持飲食控制。(3)運動療法 :也是糖尿病的壹項基本治療措施,要求糖尿病患者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病情控制。(4)藥物治療 :是指在飲食和運動治療基礎上選用合適的降糖藥物,使血糖維持在基本正常水平,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個體化處理。(5)糖尿病自我監測:糖尿病是壹種慢性病,應長期進行監測,及時了解病情,早期發現和防治並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