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浩銀針是福建白茶的“肩把”,是白茶範疇中高雅藝術的品種。
遙望遠處壹片綠雪飛舞,宛若銀裝素裹的綠仙子,故古稱“綠雪芽”,今有“茶中美人”之稱。
如果我們真的想了解白浩銀針,我們應該從它的歷史,性格和飲用價值開始。
2.
在六大茶類中,白茶是少數,但白毫銀針的閃亮登場也不是兩年的事。
早在100多年前的嘉慶,由勤勞的閩北茶農創制,又因原料優質,由壹級芽精制而成,已具備當時高檔茶葉的屬性。
清末,白毫銀針是當時除紅茶外,另壹種出口歐美的“名貴”中國茶。
那天,易在廈門博物館的展廳裏看到了從瑞典“哥德堡”號沈船上打撈上來的從廣州出口的福建白浩茶。隱約可見那是白浩銀針。
百年後,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裏,我依稀見證了當時的出口盛況。
躺在廈門博物館的百年白茶
3.
白毫銀針由福建白茶典型加工工藝精制而成,采用貼近自然的萎雕工藝,起到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的作用,因此清香可口。
明代文學家蘅在《沸泉小品》中曾記載:“旗槍自在,青明,尤在甌曬茶朽處可愛。”
這裏的“旗槍”指的是白毫銀針,也指出了白茶“生曬”的工藝特點。
這樣精制的白銀針在外觀上呈現出標準的“壹旗壹槍”,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按照采集標準,白浩銀針壹般采自大白茶茶樹鮮嫩的芽頭。它又肥又大,營養豐富,白浩披著壹顆嬌嫩的綠心,真讓人心曠神怡。
這也是白毫銀針贏得“茶中美人”美譽的外在原因。
註水後,白色的銀針在水中上下翻滾,湯汁呈淺杏黃色。隨著熱度的上升,壹股鮮嫩的香味噴湧而出。
湯汁入口純凈明亮,鮮香非常明顯,有壹種優雅清新之感,就像阿波羅中壹位身著綠白相間的沙灘的女子漫步在鏡面般的湖面上,清新自然。
白毫銀針入口的鮮,不僅僅是“鮮”,更是來自於精致芽的特有的滑嫩和甘甜。這是壹種不苦不澀的酒精,非常難得。
香味過後,是獨特工藝帶來的沁人心脾的花香,淡淡的,鉆入鼻尖,沈入心底,讓人心曠神怡。這種和風細雨的溫柔感覺,真的很像壹個隨性的女人給人的在春風沐浴的感覺。
因此,白浩銀針獨特的女性柔美不僅在於形狀,更在於色和香。
自然曬萎
4.
此外,白浩銀針因其獨特的工藝而被世界公認為保留了茶葉中大量的天然活性酶,壹些護膚品開發商也不約而同地將白浩銀針作為制作高端保健品的原料之壹。
當然,我們古代的中醫自然不會忘記這樣的好事。在中醫中,白浩銀針壹直是不可多得的解熱、祛暑、解毒的“良藥”。
在閩東茶區,人們外出工作,經常隨身帶壹壺。在東南亞,過去人們壹般在藥店購買銀針,人們把它的功效看得和犀牛角壹樣重要。
難怪白浩銀針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味道淡雅清香,令人難以忘懷!
本文由易原創,每天分享茶幹貨。想了解更多關於茶的知識,歡迎相信怡芳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