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南瓜的作用?

南瓜的作用?

南瓜的保健作用好

南瓜,又名倭瓜、金瓜。性味甘溫,有健脾消食、蕩滌腸胃的作用。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說:南瓜色黃味甘,峻補元氣,不得以賤而忽之。昔在閩中有素火腿者雲,食之滋津益血。中醫藥文獻素以南瓜有補脾、暖胃、消炎、止痛、益氣、殺蟲的功效。南瓜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維生素A、B、C,還含有鈣、纖維素、胡蘿蔔素、多種礦物質。近些年來國內外壹些人將南瓜譽為“特級保健品”主要用來防治糖尿病,據稱能有效地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下面介紹幾種常用食療方:

南瓜粥 南瓜500g,大米 200g。南瓜切成小塊與大米同煮成粥。此粥能防治暑熱體倦,煩渴,小便不利等癥。

南瓜飯 大米500g,南瓜 400g,豬油適量。南瓜去皮切小塊,先用豬油略炒後,加入淘凈的大米中,加水,***煮成飯。此飯松軟可口,對支氣管炎、糖尿病、肝癌等患者有食療保健作用。

南瓜餅 麥粉500g,南瓜 400g,豬肉糜300g,榨菜40g,醬油、味精各適量。南瓜切成薄片加少量水先煮酥,而後與麥粉拌和加入黃酒、醬油、味精,拌勻制成面皮,包肉餡,撳扁成餅。平鍋內略放植物油,入鍋用小火煎成餅。美味可口,增進食欲。

南瓜雖好,但患有腳氣、黃疸、下痢脹滿、氣滯者忌食。

===

南瓜的營養和保健作用

1南瓜的起源與分布

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學名Cucurbitaspp,系葫蘆科南瓜屬中葉狀具有白斑、果柄五菱形的壹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早在1936年,我國園藝學家、浙江大學教授吳耕民先生,依據法國羅典的分類意見,將南瓜的3個主要栽培品種根據它的產地和植物學性狀分為三大類:中國南瓜(C.moschata.Duch,俗稱倭瓜、番瓜等)、印度南瓜(C.maxima.Duch,俗稱筍瓜、攪瓜等)和美洲南瓜(C.pepo.L,俗稱西葫蘆)。HAPPYS.PARIS認為“南瓜可能是最古老的多種多樣的葫蘆科植物,它是葫蘆科中最典型的屬類。南瓜的果實包括球形、扁球形、倒卵形的果實,有的具有縱向條槽,大小不壹”。

據美國農業部葫蘆科專家懷特克的多年研究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艾斯奎納斯—阿爾卡紮的全球報告,認為南瓜屬植物起源於美洲大陸。目前南瓜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其種植面積亞洲最多,其次是歐洲和南美洲。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資料,2002年全世界南瓜種植面積為137萬hm2,總產量約1691萬t,在全世界不同蔬菜作物種類產值中,南瓜居第9位,年銷售產值達40億美元。2002年我國南瓜栽培面積約為25萬hm2,占世界總面積的19%;總產量達410萬t,占世界當年總產的24.3%。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兩個南瓜主產國,其中中國的栽培面積居世界第二,總產量居世界第壹。我國自明初引入,從南到北都有栽種,尤其以華北、東北、西北、華中、西南、臺灣等地區分布最廣。南瓜最初文字記載於《本草綱目》菜部,李時珍謂:“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

2南瓜的營養成分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南瓜的營養成分全面而獨特。據西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張芳等報道:每100g鮮南瓜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還原糖,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VB、VC、VE和鈣、鉀、鋅、鉻、硒等礦物質及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腺膘吟、果膠、甘露醇、葉紅素、葉黃素、瓜氨酸、天門氨酸、葫蘆巴堿、環丙基氨基酸CTY等。特別是稀有氨基酸瓜氨酸含量達20.9mg/100g,果膠含量占南瓜幹物質的7%~17%。王萍等也對南瓜果實的營養成分進行了測定,幹物質含量在11.42%~15.23%之間,與其它瓜類蔬菜相比,幹物質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達到了5.57%~7.52%,與西甜瓜接近;澱粉含量為1.34%~2.41%;果膠含量為1.14%~2.03%(幹重的9.98%~15.49%),比富含果膠的胡蘿蔔都高。南瓜果實所含維生素中β-胡蘿蔔素含量較高,達到8.09~ 34.22mg/kgFW,高於富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和菠菜。賀小瓊等人對南瓜產品南瓜粉的氨基酸分析表明:南瓜中含有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緣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南瓜屬於低脂肪、高膳食纖維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果膠,是提取果膠的壹種重要原料。南瓜中的胡蘿蔔素含量是西瓜的8~20倍,是維生素A的優質來源,維生素A的含量相當於番茄,維生素C含量高於黃瓜。南瓜中的還含有豐富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單糖。Sang-Moon-Jang等比較南瓜果皮、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發現果皮可溶性糖含量為23.30%,果肉39.30%,測得蛋白質含量為13.33~28.42%,粗脂肪含量為13.61~25.47%,粗纖維含量為19.57~25.97%。

南瓜子的營養也很豐富,極具開發價值。王曉等研究表明,南瓜子含有十多種脂肪酸,即油酸、亞油酸、棕櫚酸、棕櫚油酸、硬脂酸、亞麻酸、肉豆蔻酸、花生酸、11,14-十八碳二烯酸、9,11-十八碳二烯酸、二十二碳酸、已酸、辛烯酸等;其中主要脂肪酸為亞油酸、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南瓜子還含有植物甾醇、甾醇酯、磷脂酰膽堿、腦苷脂等類脂。南瓜子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等十六種氨基酸和特殊的南瓜子氨酸。南瓜子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PP,泛酸等;含有豐富的鋅、硒、錳、銅、鐵、鈣、磷、鎂、鉀、鈉等礦質元素。南瓜籽還含有水蘇糖、棉籽糖、毛蕊花糖、胰蛋白酶抑制劑、植酸、單寧酸等成分。

葉盛英等研究表明,南瓜主要活性成分是南瓜多糖(Pumpkin Polysaccharide,PP)。南瓜多糖(PP)為棕色粉末,溶於水,尤其易溶於熱水,不溶於高濃度的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由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木糖和D-葡萄糖醛酸組成。

3南瓜的營養保健作用

南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我國古代就有對南瓜食療保健作用的記載。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強肝、助腎、降壓、消炎止痛、解毒殺蟲之功效。南瓜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蒂、葉、籽、果都對某些疾病具有壹定的療效或輔助療效。中醫史書《滇南本草》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咳嗽、哮喘、肺癰、便秘等癥”,並認為南瓜能“橫行經絡、利小便”。《醫林篡要》記載,南瓜能“益心斂肺”,並有性溫味甘、潤肺、入脾、胃徑、消炎止痛、解毒驅蟲的作用,適用於燒傷、燙傷等。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將南瓜與靈芝放在壹起,說它有“補中、補肝氣、益心氣、益肺氣、益精氣”的作用。凡久病氣虛、脾胃虛弱、癥見氣短倦怠、食少腹脹、水腫尿少者宜用。近年來,人們發現南瓜還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對人體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因此,可以提取南瓜中的有效藥物成分做成保健食品和藥品,長期食用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的功能。

3.1防癌抗腫瘤作用

3.2調節血脂作用

3.3對糖尿病的輔助治療作用

3.4解毒功能

3.5抗補體活性

4應用展望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南瓜保健作用認識的不斷加深,國內外逐漸開始對南瓜進行了綜合開發利用,南瓜開始作為營養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或作為營養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直接食用,南瓜降糖特效成分的提取分離、鑒定以及動物學實驗研究的日漸深入,為南瓜由普通保健食品向功能營養食品深入開發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預期南瓜將成為功能營養食品開發的新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