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幼兒園大班教案《過年》

幼兒園大班教案《過年》

作為壹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麽妳知道如何寫壹份正式的教案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歡度春節。歡迎閱讀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歡度春節》1壹、設計背景

1,客觀因素:再過壹個學期,大班學生就要升小學了。為了在幼兒園給他們留下難忘深刻的印象,特組織這次活動。

2.時間因素:元旦期間。

3.能力因素:大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紀律性強。

二、活動目標

1,充分了解傳統節日的氛圍,讓這個傳統節日的年俗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2.在父母的指導和幫助下配合父母完成壹兩道簡單的菜,體驗春節的樂趣。

3.學會分享、交流、合作。好東西應該和朋友分享。同樣的,遇到問題也要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與同行合作解決。

4.感受節日的氣氛。與老師和家長壹起慶祝節日。

第三,活動既重要又困難

1.重點:加深孩子對傳統節日的體驗,培養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

2.難點:認識春節等傳統節日在中國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樹立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理想。

四、活動準備

1,物品準備:春聯、紅燈籠、窗花、福字等基礎教室布置及橡皮泥;

2.材料準備:喜慶的傳統春節音樂電視節目或PPT與春節有關;制作餃子的材料;

3.節目準備:老師和小朋友準備的各種節目;壹些年幼孩子的父母前來參觀。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過程

(壹)引入專題討論

1.什麽節日要貼福字、春聯、紅燈籠?

2.什麽節日可以聚在壹起玩,拿壓歲錢?

了解春節的習俗

1.讓我們把祝福和春聯貼在壹起,掛上紅燈籠,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觀看與春節有關的電視節目,了解不同地方春節的不同習俗。

2.老師和孩子們準備的聯歡會,如樂器表演、朗誦、啞劇、舞蹈和歌曲,由老師、孩子和家長參加。

3.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體驗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的樂趣,知道餃子的餡料有很多種,各有各的營養,不要挑食。

4,老師發橡皮泥,小朋友操作。

(3)延伸

幼兒園和家長緊密合作。請每個孩子和家長壹起做壹到兩道名菜,在活動當天帶到幼兒園,和孩子、家長、老師壹起品嘗。品鑒會全程播放喜慶的春節音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歡度春節”2壹、活動目標

1.理解歌謠的內容,學會用歡快的節奏讀歌謠。

2.感受民謠活潑喜慶的風格。

3.體驗和大家壹起過節的快樂。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錄制熱鬧喜慶的音樂和鞭炮;伴著音樂讀兒歌;各種小動物角色的圖片。

2.體驗準備:了解中國人過年的壹些傳統習俗。

3.兒童書籍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了解童謠內容,學會讀節奏歡快、富有情感的童謠。

2.活動難度:感受宋瑤熱鬧喜慶的風格。

3.引導點:引導孩子通過聽和觀察來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活潑喜慶的風格。

四、活動過程

1,聽磁帶激發孩子的興趣(遠處有熱鬧喜慶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讓孩子猜:“什麽事這麽熱鬧?”老師總結:春節到了,真熱鬧,家家戶戶都笑。

2.在聽、看、說中理解兒歌的內容。

(1)展示掛圖讓孩子觀察:小動物們準備了哪些節日?什麽動物在迎接春節?他們是怎麽認識的?

(2)欣賞民謠。

(1)老師用愉快的心情和歡快的節奏示範朗讀。問:這首歌謠的名字是什麽?聽完這首童謠妳有什麽感受?

(3)再次欣賞兒歌。

問題:小動物分別怎麽過春節?(教師逐壹展示兒歌中的動物角色,與幼兒交談並學習小動物做什麽,引導幼兒用兒歌的詞語總結。)

3.學會大聲朗讀兒歌

(1)通過觀看動物角色引導孩子練習讀兒歌,

(2)朗讀時模仿人物的動作,增強朗讀的興趣。

(3)模仿讀節奏歡快的兒歌。

討論:怎樣才能讀懂小動物過年時的快樂心情?引導孩子觀察小動物的表情,讓壹些孩子大聲朗讀。)老師讓孩子們用兩種不同且明顯的閱讀方式進行判斷,找出最適合這種歌謠體的閱讀方式。

(3)帶領幼兒在喜慶的音樂背景下練習朗讀,充分感受民謠活潑喜慶的風格。

(4)以小組競賽等多種形式朗讀兒歌,從節奏、感情等方面組織幼兒朗讀。

4.整組背誦兒歌。

動詞 (verb的縮寫)評估要素

孩子是否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到新年的熱鬧和喜慶。是否能以歡快的節奏讀兒歌。

不及物動詞活動建議

1.孩子的閱讀可以錄音,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的興趣,還可以在聽自己的閱讀錄音的過程中自我評價,提高閱讀技巧。

2.可以引導孩子畫出兒歌的內容,做壹個小本子:過年。

附歌謠:歡度春節

春節到了,真熱鬧,家家戶戶都笑。

黃狗貼春聯,山羊掃地,猴子買糖果,貓蒸年糕。

松鼠寶寶剝花生,母雞阿姨擦元宵,三只小豬來拜年,穿著新衣服,戴著新帽子。妳舞龍燈,我踩高蹺。燃放鞭炮和爆裂聲。祝賀春節。

幼兒園大班教案《歡度春節》第三章活動目標:

1,了解童謠內容,交流探討童謠理論,感受過年的氣氛。

2.積累兒歌中的“剝”、“搓”、“踩”、“跳”等動詞,在生活中會正確使用。

3.和同齡人壹起體驗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童書。

2.春節歌曲,錄音帶和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流程:

第壹,聽音樂磁帶,激發孩子的興趣。

1,遠處傳來了熱鬧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

問題:猜猜是什麽這麽熱鬧?春節期間妳做什麽?

二、聽、看、說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觀察圖片,引導孩子說出。

問題:照片裏是誰?他們的心情怎麽樣?為什麽?

2.老師們背誦兒歌給孩子們欣賞。

問題:有哪些小動物在快樂地迎接春節?他們如何迎接春節?

他們說了什麽祝福的話?

3.老師鼓勵孩子根據答案做出相應的動作。

第三,以遊戲的形式學習動詞。

1.老師做動作,孩子說動詞。

2、改變玩法,要求個別孩子做動作,說動詞。

第四,以各種形式背誦兒歌,體驗與同齡人壹起閱讀的快樂。

1,利用圖片,老師和孩子壹起背兒歌。

2.請壹些孩子表演不同角色的兒歌。

3.鼓勵孩子與同伴合作大聲朗讀。

活動擴展:

與兒童壹起免費表演。

用兒歌:

春節到了,真熱鬧,家家戶戶都笑。

黃狗貼春聯,山羊掃地,猴子買糖果,貓蒸年糕。

小松鼠剝花生,母雞阿姨搓元宵,三只小豬來拜年,穿新衣戴新帽,妳舞龍燈,我踩高蹺,鞭炮爆裂聲。祝賀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