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有哪些種類?
石斑魚屬於鱸形目,也是壹種特別受歡迎的食用魚。石斑魚不僅肉質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治療作用和營養價值,是重要的農業養殖項目。下面我們來了解壹下石斑魚的種類,以及各種石斑魚的圖片。壹、東方星斑(海南常見)有藍、紅、棕、黃四種顏色,體型比普通石斑魚長,頭小。藍眼睛有黑色的瞳孔,身上布滿白色的細點,看起來像天上的星星,所以叫?星斑?,至於嗎?東?字,因為它產於中國東部。東邊。沙群島。2.綠色石斑魚的身體下部有幾個橙紅色的斑點,側面有六條深褐色的豎條紋,第三條和第四條之間的間隔最寬;只有尾鰭有斑點。溫水中上層魚類。幼魚以浮遊生物為食,成魚以魚、蝦、蟹為食。雌雄同體,雌魚先成熟,體長250 ~ 400 mm時性別反轉,雄魚6齡(個別5齡)完全成熟。絕對懷卵量為8 ~ 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卵在20℃時開始產卵,在22 ~ 24℃高峰時產生浮卵。水溫22 ~ 25℃,幼蟲孵化需要23 ~ 30小時。肉質鮮美,是壹種名貴的魚。大量活魚銷往港澳。作為中國和東南亞淺海養殖的對象,可以采用網箱養殖。分布於臺灣省、中國東海、南海和日本。3.寶石石斑魚寶石石斑魚壹般體長25 ~ 30cm,體表和除胸鰭外的鰭上布滿寶石狀斑點。胸鰭有紅色條紋,尾鰭淺凹,邊緣白色。它是壹種暖溫帶中上層魚類,多生活在巖礁底部,有性別變化,先雌後雄。增長緩慢。石斑魚生性兇猛,機警,以食肉為主,喜吃魚蝦蟹,不喜成群。餓的時候,它會自相殘殺。寶石石斑魚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國產於南海。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人工網箱養殖。4.龍洞大石斑魚學名龍洞大石斑魚,別名豬羔斑,是壹種暖水性海洋底魚,屬於鱸形目、石斑魚屬、石斑魚屬。它長橢圓形,側面扁平,嘴大,魚的頭、側面和鰭上散布著許多藍黑色的斑點,因此是壹種大型珍貴的食用魚。在自然海域,成魚壹般體長60 cm ~70 cm,全長可達2米,體重約30公斤~ 40公斤,最大可達100公斤~ 160公斤。據記載,1999年7月,湖南東沙群島和香港的漁民曾活捉壹只雌性龍扇,體重180斤,被奉為龍王。5.點帶石斑魚的吻部短而鈍,背鰭上有8 ~ 11刺,基部無黑斑,體側有5條不明顯的橫帶,斑點散在體側和鰭上。它是壹種熱帶遠洋魚類,喜歡棲息在巖石暗礁的底部,是南海的稀有魚類。性兇猛,肉食為主,喜歡吃魚、蝦、蟹,餓了就自相殘殺。能生活在鹽度為11 ~ 41?在水中,最適水溫為22 ~ 28℃,低於65438±08℃時食欲下降,低於65438±05℃時魚失去平衡。可以進行網箱養殖。分布於中國東海和南海。6.紅斑石斑魚紅斑石斑魚的背鰭基部有黑斑,體褐色,頭、體、奇鰭上有許多桔黃色斑點(浸泡標本變白)。溫帶遠洋魚類。成魚吃魚、蝦、蟹。雌雄同體,雌性先成熟,大部分在第三個年齡性成熟。當體長為231 ~ 295 mm時,它們由雌性變為雄性。大多數6歲魚(少數5歲魚)體長340 ~ 400 mm,絕對繁殖力為654.38+萬~ 25萬卵。產卵期為5-9月,高峰期為5-6月。肉很好吃,可以出口。它是壹種珍貴的魚類,已被人工繁殖,是網箱和淺海養殖的對象。分布於臺灣省、中國東海、南海、印度和日本。7.斜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的身體呈細長形,頭背部和身體呈褐色,腹部遮光處呈白色;在頭、體和鰭的中間分布著無數橙褐色或紅褐色的小點;身體上有五個不規則的、斷斷續續的黑點,向腹部分叉;第壹個黑點在前背鰭的棘下,最後壹個黑點在尾柄上;兩個黑點在中鰓蓋,另外1 ~ 2在二級鰓蓋和中鰓蓋的交界處。當暴露在空氣中時,橙色斑點會變成棕色,但在防腐劑中,它們會變得模糊不清。斜帶石斑魚經常棲息在大陸海岸和大島,但也可以在100米深度的河口和近海水域發現。主要繁殖期為3-6月。雌魚在全長25 ~ 30厘米時成熟(2、3歲魚),體長55 ~ 75厘米時常發生性轉化。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石斑魚有哪些種類,以及各種石斑魚的圖片。石斑魚蛋白質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石斑魚除了含有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鐵、鈣、磷和維生素,具有重要的育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