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福,潮陽神泉鎮(今屬惠來縣)人。
幼年聰慧好學,文思敏捷,出口成章,被譽為神童。14歲時,由地方舉薦,應召赴南京參加童子試。朱元璋親自面試,非常贊賞他的才華,但因年紀太小,不便留京,即命吏部官員林鼎元護送他回潮,並行文地方按月撥給供養銀糧,俟長大後再行錄用,惜於歸途因抑郁過度,在浙江濮州驛館病亡。朱元璋聞訊,特為頒旨賜葬。蘇福詩文大多佚失,僅存有《三十夜月詩》30首和《送林鼎元》、《秋風辭》、《紈扇行》、《遣睡魔》等詩篇。他的《三十夜月詩》,寫得十分形象清新。明代大文學家王世貞特別稱贊他的《初壹夜月詩》“卻於無處分明有,渾似先天太極圖”句,說是“令陳白沙,莊定山白首操觚,未必能勝”。清代著名詩人,詩評家袁枚還錄了其中7首於《隨園詩話》,給予很高評價。但據《廣東文獻》和《惠來縣誌》所載《三十夜月詩》僅得27首。近人就已有考定《初四夜月》壹首斷非蘇福所作。他的《秋風辭》有句:“人見秋風悲,我見秋風喜”,“吹將鬢發如硒溪,快我鷹揚邈雲漢”。躊躇滿誌,抱負何其高遠。
方鳳巢 ?1893—1928?,惠來縣惠城鎮人。中國***產黨早期黨員,惠來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主要領導人。?
14歲時,參加潮州黃岡丁未起義。民國13年?1924年?與方汝楫等組織起惠來青年社,辦平民學校?專門接收因貧窮而失學的青少年入學?,出版刊物《小鐵錘》,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宣傳。民國14年?1925年?,國民革命軍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派鄧國保為特派員,到惠來指導工農運動,方鳳巢負責農會和縣工會的籌建工作。縣工會成立之後,他做為主要負責人,親自深入鹽區組織鹽工會,對鹽場官吏開展合法鬥爭,會員很快發展到800多人。隨後,協助方爾輯建立***產主義青年團惠來支部,次年加入中國***產黨。民國15年?1926年?初,中***惠來部委成立,他是領導成員之壹。“四·壹二”事變後,惠來革命武裝北撤湘鄂,他轉移至香港。不久,受命秘密回惠來組織農民武裝,開展反圍剿鬥爭。9月,為迎接南昌起義軍南下,在坑仔村建立由惠來、陸豐農民革命骨幹組成的坑仔武裝團隊。並聯合各村農民自衛軍,對國民黨重兵駐守的隆江鎮發動圍攻。方鳳巢親率南區五鄉鹽民武裝和圖田籌鄉農民自衛軍,經過3天3夜的激戰,攻克神泉鎮。年底,方鳳巢率惠來縣委機關轉移至大南山區,會同潮陽、普寧兩縣縣委開辟大南山革命根據地,***同建立了東江工農革命軍東路團隊,惠來革命武裝組編為第五團隊。?
民國17年?1928年?春,彭湃帶領東江特委機關、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部分隊伍轉移到惠來,領導農民暴動。惠來縣委在方鳳巢的領導下,出色地指揮赤衛隊和農民配合紅軍作戰,連克葵潭、隆江等軍事重鎮和封建堡壘。3月上旬,彭湃在兵營村決定攻打惠來縣城,實行總暴動的計劃,以方鳳巢為首的惠來縣委,在短期內,在全縣範圍組織起龐大的農民武裝?合潮、普二縣近10萬人?配合紅軍作戰,於該月中下旬,兩度攻克惠來縣城。擊潰國民黨十壹軍2個團及1個獨立營。成立惠來縣蘇維埃政府,由方鳳巢兼任政府負責人。同年9月29日,國民黨派重兵圍剿東江特委駐地羊公坑,為掩護特委機關和彭湃轉移,方鳳巢率領惠來縣委負責人吳應丁、吳乃良、王昭海及警衛人員浴血奮戰,在撤退途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