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蘑菇種類

蘑菇種類

蘑菇包括香菇、金針菇、茶樹菇、杏鮑菇和猴頭菇。其中,香菇顏色為褐色,而金針菇細長,顏色為白色或黃色,杏鮑菇較大,顏色為灰色,而茶樹菇為紅褐色,形狀與香菇相似。

壹、平菇

形態標誌

1,子實體:平菇的子實體是叢生或重疊的,由菌蓋、菌褶和菌柄三部分組成;

蘑菇帽上覆瓦,扇形、貝殼形、不規則漏鬥形。菌蓋肉質柔軟。蘑菇帽表面的顏色在光線的影響下會發生變化,有暗光強度和光強度。幼菇菌蓋表面呈淡紫色、深灰色、灰白色、白色、淺棕色、淺黃色和粉紅色等。,長大後變成深灰色、淺灰色、白色、黃色或紅色。人工代料栽培條件下,平菇菌蓋直徑壹般為5-18cm;覆土栽培,如果栽培料合適,養分充足,管理得當,菇蓋最大直徑可達20-25 cm。

褶皺是白色的,長短不壹。長的從帽緣壹直延伸到柄,短的只有帽緣的壹小段,形似扇骨。細菌折疊本身是壹種薄頁,又白又脆,容易折疊。菌褶上有許多擔子菌,每個擔子菌有四個擔子菌,每個擔子菌有壹個孢子,孢子呈長圓形或圓形。

柄側生或部分側生,白色,中等大小,直徑1-4厘米,長3-5厘米,基部有白色短毛。菌柄的長短與品種、溫度、光照等條件有關。同壹品種,溫度升高,菌柄拉長;溫度低時,菌柄短;空氣條件差,缺氧,莖長。春、冬季氣溫低,菌柄粗短,幾乎無柄;夏秋兩季栽培溫度在20-30℃時,菌柄細長。

2.菌絲體:平菇菌絲體呈白色,粗而有力,氣生菌絲發達,爬墻能力強,菌絲密集,生長快。

3.蘑菇肉:蘑菇肉呈白色,略厚而軟。

4、菌褶:菌褶壹般呈白色並延伸,有時在梗上形成凸起的葉脈,白色至灰白色。

5.孢子:擔孢子呈圓柱形,光滑,無色。尺寸為8-12微米×3-4微米。擔孢子成熟後被噴射到空中,形成霧狀孢子雲,隨氣流漂浮。瓶栽時,成熟的擔孢子落在瓶頸上,堆積成壹層白色粉末。擔孢子是平菇(四極)的生殖細胞

二、金針菇

形態標誌

金針菇的子實體壹般較小,大多成束生長,肉質柔軟有彈性;帽為球形或扁圓形,直徑為65438±0.5-7厘米。瓶蓋表面有壹層薄薄的膠體,濕的時候很粘,白色到黃褐色。菇肉白色,中心厚,邊緣薄,有白色或象牙色褶皺,稀稀落落,長短不壹,與柄分離或彎曲;柄中等,長3.5-1.5厘米,直徑0.3-1.5厘米,白色或淺棕色,中空。擔孢子生在真菌褶皺的固體層上。孢子呈橢圓形或梨形(5.5-8×3.5-4.2μm),無色光滑。

第三,白蘑菇

形態標誌

1,子實體:子實體是菌絲扭結形成的結構。擔子果為壹年生植物,莖中等,通常單生,有時成群,新鮮時肉質,無臭無味,幹燥後破碎;幼時帽半球形,成熟時扁平近圓形,有時中部略凹,直徑10 cm,厚10 mm,蘑菇帽表面鮮時白色、乳白色、光滑,後期呈灰褐色;邊緣鈍或尖,幹後卷進去;菌褶表面新鮮時呈粉紅色和褐色,幹燥後變為深褐色至黑色;真菌褶皺密集,長短不等,通常遊離,脆而易碎;蘑菇肉新鮮時呈白色,無條紋,幹燥後柔軟、軟木,厚度可達0.8厘米;柄短而粗,圓柱形,纖維狀,與帽同色,中間有壹個銀耳環;菌環薄,膜狀,易脫落;菌柄長度可達6厘米,直徑可達20毫米。

2.菌絲體:菌絲體無色,管狀,多細胞,有隔膜,分支,無鎖狀聯合體。幼菌絲細胞壁薄,直徑4 ~ 7微米,老菌絲細胞壁厚,直徑7 ~ 10微米。在PDA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年輕的菌絲是白色的,年老時略黃。菌絲體蓬松,生長特性因品種而異。根據菌絲體的培養特性,雙孢蘑菇品種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氣生型、匍匐型和雜交型。

3.蘑菇:蘑菇肉的菌絲體無色,薄壁,頻繁分枝彎曲,菌絲體膨脹成不規則形狀,直徑壹般為6 ~ 9微米,膨脹後的菌絲體直徑可達25微米。

4.菌褶:菌絲體無色,薄壁至略厚壁,偶有分枝,常分離,與菌褶略平行排列,直徑3 ~ 6微米;部分菌絲膨大,直徑可達10微米;種子層沒有囊體;擔子短而棒狀,基部有2個葉柄和壹個簡單的間壁,大小為15 ~ 26 μ m× 6 ~ 10微米;偽爐料的形狀與爐料相似,但略小。

5.孢子:擔孢子橢圓形,黃褐色,厚壁,大小為(6 ~) 6.2 ~ 8 (~ 8.4) μ m× (4.9 ~) 5 ~ 6 (~ 7)微米,平均長度L=7.27微米,平均寬度W=5.73微米,長寬比Q = 1。

第四,茶樹菇

形態標誌

子實體單生,雙生或叢生,菌蓋直徑5-10cm,表面光滑,最初暗紅褐色,具淺皺紋,果肉(除表面和柄基部外)白色,實。戒指白色,膜質,表觀遺傳。柄實,長約10厘米,柄厚1-2厘米,黃白色。成熟階段,柄變硬,柄上附著壹層暗沈的粘性物質,環留在柄上或在帽邊自動脫落。孢子呈卵圓形至橢圓形,淺棕色。

五、杏鮑菇

子實體單生或成群。帽徑2-12cm,幼時圓拱,成熟時淺圓或扇形,後期漏鬥狀。表面如絲般光滑幹爽;幼時墨色淺灰,成熟時呈淡褐色(或黃白色),中心周圍常有放射狀黑褐色細條紋;幼時眼瞼緣向內卷,成熟時逐漸變平。蘑菇肉呈白色,有杏仁味,無乳汁分泌;真菌褶皺向下延伸,密集,略寬,乳白色,邊緣和側面光滑,有小的細菌褶皺和白色孢子;菌柄4-12cm×0.5-3cm,偏心至側部或中部,桿狀至球根狀,光滑,無毛,近白色,中等堅實,肉質,細纖維狀。無菌環或瓊脂。孢子呈紡錘形,光滑,9.58(11.29±0.15)-12.50 μm×5.00(5.60±0.06)-6.25 μm..

六、猴頭菇

形態標誌

子實體中、大或大,直徑3.5-10(30) cm,肉質,形狀為頭狀或倒卵形,形似猴子的頭,故名“猴頭菇”。新鮮時全為白色,幹燥後變為乳白色至淡黃色或淺棕色,塊狀。許多肉質軟刺長在窄或短的莖上。刺細長下垂,長1-5厘米,上端厚1-2毫米,下端呈針狀下垂。脊柱的表面覆蓋著壹層固體。子實體內部有粗短的枝條,相互融合,呈菜花狀,中間有小孔。全身是壹塊肉,肉軟嫩,潔白,清香,內實。顯微鏡下,擔子長20微米,寬6微米,孢子近球形,無色透明,內含壹油滴,(5.5-7.5)微米×(5-6)微米。孢子富含澱粉,呈白色。

七、蘑菇

形態標誌

子實體小到中大。帽徑3-10 cm,初平,背近平,初紅褐色,背黃褐色至淺褐色,中間較暗,表面光滑至壹層粘液,邊緣光滑,初卷,有粘性膜碎片。蘑菇肉是白黃色到深色。這種真菌會變黃生銹。菌柄長2.5-8厘米,厚0.4-1.5厘米,近圓柱形,向下逐漸變厚,環以上臟白色至淡黃色,環以下覆同色,近光滑粘稠,內部實心至空心。珠柄是膜狀的,柄的上部有粘性,容易脫落。孢子印呈深銹褐色。孢子淡黃色,光滑,寬卵圓形和卵圓形,5.8-6.4微米×2.8-4微米。流蘇狀被膜近桿狀,無色,25-35微米×5.6-6.5微米。

八、草菇

形態標誌

菌絲體:草菇菌絲體無色透明,細胞長短不壹,直徑46-400微米,平均217微米,寬6-18微米,平均10微米。它被壹個隔膜分成多細胞菌絲,不斷分支蔓延,相互交織形成疏松的網狀菌絲體。細胞壁厚薄不壹,內含多個細胞核,無孢臍,貯藏多種營養物質,休眠,能抵抗幹旱、低溫等不良環境。當細胞壁在適宜的條件下變薄時,突出形成芽管,產生的菌絲體可以發育成正常的子實體。

如何保存新鮮的蘑菇?

1.將菌類洗凈,去除根部的細沙殘渣。然後,提前準備壹盆鹽水,把鮮菌放進去十五分鐘。

2.時間到了之後,撈起瀝幹水分晾幹,然後放入薄膜袋中保存。

3.如果在10℃到25℃之間放置五六個小時,木耳表面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可以冷藏三到五天。

4.如果想存放時間長壹點,可以把木耳放在太陽下曬幹水分,然後放在罐子裏堆起來,每層撒壹層薄薄的鹽粉,這樣存放可以保證木耳壹年以上不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