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港餅的做法(1)
黃石港蛋糕原料:
配料:專用面粉16000g。
材料:熟標準粉3500克,芝麻片4500克,橘餅1500克,白芝麻3750克,澱粉適量。
調料:豬油1500克,植物油5500克,白糖6000克,綿白糖4000克,冰糖2000克,桂花1000克,焦糖7250克,純堿250克。
黃石港餅的做法:
(1)將橙餅切成小顆粒;將純堿磨成粉末;冰糖碎成豌豆大小的顆粒。
(2)將4,500g的橘餅、冰糖、芝麻片、桂花、白糖、軟糖、植物油混合均勻,加入煮熟的標準粉,揉勻至硬度適宜,成為餡料。餡料應在前壹天攪拌均勻,並放置壹夜,使其充分膨脹並易於捏。
③將12500克專用面粉放在案板上,刮出壹個窩,加入麥芽糖、1500-2000克清水和純堿,拌勻,揉勻成軟硬適宜的面團,放置面團,分小劑量後包裹。
④將3500克專用面粉放在案板上,刮出壹個窩,然後將1500克豬油和1000克植物油混合,倒入窩中,揉久。
為了避免筋和漏油,壹般1塊5000克的脆皮面揉20分鐘左右,再分成小劑量。
⑤將餅包好小包後,卷成長片,卷成卷後對折三折,再卷成扁圓餅,包裝成扁圓餅,5-6個餅壹組疊放,在餅的外圍滾上澱粉,在餅上撒些水,將白芝麻均勻浸泡,即成黃石港青餅。
⑥將生坯放入烤箱,以100℃的爐底溫度和150-200℃的面火烘烤,其間翻兩次,使兩面顏色壹致,待熟透、涼透後,再從烤箱中取出。
黃石港餅的做法(2)
食品原料
皮料:專用粉12.5kg麥芽糖7.25kg碳酸鈉250g水1.5 ~ 2kg。
酥脆料:特粉3.5 kg植物油1 kg精制豬油1.5 kg。
餡料:熟標粉3.5斤白糖6斤綿白糖4斤植物油4.5斤芝麻片4.5斤冰糖2斤橘餅1.5斤桂花1斤。
面料:白芝麻3.75kg。
生產方法
1.和面:將專用面粉過篩,鋪在案板上圍成壹圈,倒入麥芽糖、水、碳酸鈉,做成軟硬適中的面團。讓它壹片片的立著讓它慢下來,然後在包好之前拉白後分成小劑量。
2.酥脆:將特粉過篩,加入豬油,揉搓。揉酥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漏肌漏油。壹般壹塊5斤的‘酥’揉20分鐘左右。摩擦後,將試劑切成碎片。
3.餡料:將煮好的標準粉過篩,攤成圓形,將水果、冰糖打碎成豌豆般大的小粒,各種小料放進去,然後與煮好的標準粉混合均勻,軟硬適宜。餡料要前壹天揉,讓原料充分膨脹,容易捏。
4.成型:小包裝面點法面點包好後,壓平,搟成長片,卷成卷再折三折,再卷成圓形,塞餡搗成圓餅。以五六個餅坯為壹疊,在餅坯周圍滾上澱粉,防止火麻仁上菜時芝麻粘在餅邊上。用水刷表面,放在麻機上,兩面麻。要求麻不能掉,不能花。
5.烘烤:爐內烘烤,爐底溫度100℃,面火150 ~ 200℃。烤的時候要把芝麻餅翻兩遍,使兩面麻色壹致。冷卻和包裝。
質量標準
形狀:圓形,兩邊扁,上麻均勻,四周光滑。
顏色:兩邊暗黃色,周圍乳白色。
組織:皮厚薄均勻,餡緊,無空洞。
口感:脆甜,芝麻味濃郁。
黃石港餅的典故
生產歷史悠久,流傳著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歷史故事。據說早在清朝嘉慶年間,湖北大冶劉仁壩就流傳著壹種龍鳳餅。(後來的結婚蛋糕)為了提高結婚蛋糕的風味,擴大銷量,這裏的劉鳳臺食雜店的面點師劉合義在龍鳳糕的基礎上,用面粉、糖、油、橘糕等原料精制而成。香脆可口,賣相很好。是當地農村男女訂婚娶媳婦必不可少的禮物。這種蛋糕以主人的名字命名為“何儀蛋糕”。
清同治年間,尹華齋與大冶銀座當地木筏商人馬合夥,在長江上遊的蘇州地區販賣木材。有壹次,木筏到黃石港,壞了壹條鹽船。於是,雙方各執壹詞,爭論不休。後來官司從地方打到京都,木筏商人拿著“衛生麻餅”(就是餅的兩面換上了麻籽,麻色金黃)充饑。因為這種餅脆香可口,所以受到京都人的稱贊。後來皇帝得知,讓行商獻上“貢餅”。皇帝嘗過之後,非常喜歡。皇帝看後,覺得行商有理,禦批四句:“行來如山,舟來如燕,金環三響。燕子怎麽會飛不起來?”
清末建立黃石港鎮。因為這裏是鄂東南的陽新、黃州、蘄春、習水、廣濟、黃梅等縣大量土特產的流通市場,也是武漢到九江、長江的船只的主要港口。經常有中外客貨船進出港口,商販雲集,衛生燒餅銷量越來越大。由於燒餅銷量大,加上商販的運輸,
解放後,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名品黃石港餅銷量倍增,由黃石市博遠餅業有限公司獨家生產,並在上窯黃石華中福康醫院附近開設了第壹家旗艦店。同時對工藝和包裝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和完善,使產品大幅度增長,包裝亮麗,新穎大方,便於攜帶。對遊客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很好的食物。黃石港餅由面粉、芝麻、冰糖、香油、金錢桔餅、桂花等十幾種壹級原料組成。它以其特有的敲鑼打鼓、麻色黃亮、清脆爽口、香甜可口、回味悠長、天然麻香味濃郁的風味,享譽湖北,暢銷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