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機胚芽米的相關知識

有機胚芽米的相關知識

大米加工過程

稻谷-糙米-胚芽米-精米。

糙米和糙米短缺

稻田裏種的水稻,包裹著谷粒,就像水果披了壹層皮。去掉這層皮,就成了糙米。糙米保留了谷殼和胚芽,所以糙米是大米的種子,營養豐富,生命力強,比我們每天吃的主食高2-4倍。糙米雖然成分豐富,容易消化,但由於被壹層堅硬的種皮(外皮)包圍,不僅不美觀,而且烹飪起來也很麻煩,口感粗糙。

胚芽米對不同人群的影響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B、C、D和礦物質,會引起免疫力差、體弱多病、發育不良、兒童期肥胖、智力差、記憶力差等諸多問題。而胚芽米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更能滿足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

淑女——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追求自然美更時尚。吃胚芽米會讓妳的臉比過去更細膩光滑有彈性。經常吃胚芽米,健康美麗不再是夢想。

中年人——中年人是社會的脊梁。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體力消耗大。有些人壹日三餐離不開米飯。由於白米中沒有發芽米所含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E,長期食用精米容易出現維生素B1缺乏癥,主要癥狀為腳氣、分娩時乏力、精神萎靡。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衰老,維持生殖功能。胚芽米富含白米所缺乏的維生素B1、維生素E和纖維素,其營養完全可以使細胞正常運轉。內分泌始終保持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增強耐力,對強化智力神經有神奇的作用。

老年人——多吃胚芽米可以預防老年人常患的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便秘等疾病。胚芽米含有可溶性植物纖維,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對經常便秘的人大有裨益。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廢物排出,減少致癌物質對腸道的刺激。

孕婦——孕期營養對準媽媽來說非常重要。飲食方面,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是最好的預防對策。維生素E可以使子宮內的血液循環良好,有助於防止流產。胚芽米、大豆、雞蛋、芝麻、菠菜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大米是主食,很容易補充維生素e,另外,發芽大米含有B族維生素。與普通大米相比,維生素B1約為2。維生素B2的含量約為65438±0。七次,米糠已經去掉了。但是吃飯的時候記得好好咀嚼。多咀嚼幾次,有助於消化,減少腸胃的能量消耗。在日本,人們在吃胚芽米;他們的孕婦和產婦在醫院體檢後絕對沒有營養不良的情況。而且被中國人稱為矮冬瓜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了中國人。在臺灣省,大多數家庭也在吃胚芽米,他們的孕婦和產婦生下的孩子健康,智力發育正常。

胚芽是大米的營養寶庫。

大米最重要的中心部分是胚芽。顧名思義,所謂“芽”就是孕育新生命的部分,大米的各種營養都集中在這裏。胚芽富含蛋白質、澱粉、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質,並含有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

胚芽米的起源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調查數據顯示,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男性達到81歲,女性達到86歲。壹個重要原因是日本人每天都吃新鮮的胚芽米。

在日本,糙米加工而成的胚芽米市值相當於中國普通大米的25倍。在餐廳吃飯時,加壹碗胚芽飯要600日元,相當於50元人民幣,但加配菜是免費的。不難理解,以新鮮大米為主的飲食為日本國民提供了均衡的飲食,這是日本國民長壽的主要原因。

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研究胚芽米和胚芽米機,現在胚芽米已經被日本大部分人食用。我國對胚芽米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胚芽米的營養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生吃海鮮”。“生猛海鮮”是剛從水裏撈出來的生動描述,簡單來說就是新鮮。我們應該吃生海鮮、鮮魚和新鮮蔬菜。因為新鮮又有營養,所以味道更好。我們壹日三餐的主食:米飯,是不是也應該吃新鮮米飯?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為了健康長壽,我們應該吃新鮮的胚芽和活米。

國外胚芽米的發展歷程

二戰後,在天然食品的熱潮中,出現了各種關於大米的觀點,比如吃糙米有益健康,或者吃七分精米更好等等。,也有“碎米”上市。但是專門討論胚芽米三四十年的情況,這是前所未有的。公眾突然關註的原因和背景?維生素B是由東京大學的白太郎·鈴木博士於1910年首先發現的。他成功地提取了米糠精華,這似乎是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腳氣。但現階段還無法將這種物質提煉為純凈的晶體,因此無法得到學術界的完全認可。直到1929才提取出晶體形式的維生素B1。那段時間,各種實驗都在積極進行。很多實驗表明,用胚芽米餵養的動物比用精米餵養的動物更健康、更活躍,患“腳氣病”的概率較低。因此,在以純的形式提取之前,已經通過比較精白米和胚芽米的有效成分看到了兩者之間的結果。之後,胚芽飯成為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和第壹高等學府食堂和宿舍的食物。後來逐漸成為陸軍和海軍的小賣部,並以席卷之勢迅速蔓延。據記載,海軍於1929年首次食用胚芽米,次年(1930),腳氣病患者逐漸減少到五分之壹。隨後,隨著維生素B理論的研究,胚芽米逐漸傳播到全國各地。

中國居民日常飲食的誤區

人們往往誤以為米越細越好,米越白越香,吃米習慣存在嚴重問題。中國老百姓每天吃的大米,大部分是陳米和劣質米。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為什麽?很簡單。再好的大米,兩個月後也開始逐漸老化,口感、香氣、味道迅速變質。夏天過後,谷殼、黴菌和昆蟲的問題就出現了。這樣在消費者手裏,真的不會見到好米。在溫飽時代,吃飯問題壹直是中國的頭等大事。全國的目光都集中在如何高產上。有飯吃就好,很少有人關心好吃不好吃。

“精米”引發的災難

許多年前的冬天,在瑞士馬塞爾大學的實驗室裏,壹個年輕的研究生陸寧正在用老鼠做營養實驗。他把同壹物種的老鼠分成兩組,分別關在兩個籠子裏,給它們餵同樣的食物,科學界公認的蛋白質、脂類、糖、鹽和水。不同的是,第壹組餵的是天然食物,比如大米;第二組餵食精制或提純的食物,如白米飯。根據流行的觀點,後者應該比前者長得更快更壯,因為他們吃得更仔細。然而,實驗結果卻完全相反。吃粗糧的老鼠健康活潑,它們繁殖後代。吃精制食物的老鼠無精打采,身體虛弱,幾周後相繼死亡。

奇怪,反復實驗,壹次又壹次同樣的結果,為什麽白米飯反而殺了老鼠?粗糧中有哪些神奇的物質?魯寧反復檢查實驗環節,沒有細菌汙染;查閱了很多資料,沒有答案。壹天晚上,魯寧觀察了實驗小鼠。壹個籠子還在活蹦亂跳,追逐嬉戲;而在另壹個籠子裏,卻全身抽搐,眼裏全是屎,呼吸困難。陷入沈思的他,不經意地把吃剩的牛奶灑到了老鼠籠子裏。當他第二天回到實驗室時,他驚訝地發現,第二個籠子裏的老鼠沒有像以前壹樣死去,而是有些長著毛茸茸的耳朵,口香糖也少了。這是怎麽回事?他敏銳地意識到牛奶可能救了老鼠的命。於是他繼續給後壹組老鼠加奶,很快,它們都從死亡的邊緣逃脫了。

經過反復對比實驗,魯寧在瑞士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精制食品在營養上比普通食品差,而牛奶含有生命的壹種必需元素,沒有它生物就會死亡。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反復開發了這個實驗。有的用猩猩和猴子代替老鼠做實驗,發現水果中含有動物不可缺少的微量物質;壹些人發現米糠含有壹種對人類和動物都很重要的成分。十多年後,荷蘭科學家佩克林通過進壹步實驗認為,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僅僅是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水,還有另外壹種成分。英國生物學家霍普金斯證實,牛奶確實有重要成分。然而,這些生命必需的微量物質是什麽呢?直到多年以後,它們才被分離提純。這就是維生素,之前翻譯成“維生素”。雖然它的含量很少,有時只有普通食物的十分之壹,但卻是奇跡。生命體壹旦失去了它,就會被疾病所困擾,直至死亡。是名副其實的維持生命的因素。

科學吃米飯更有益健康

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吃粗米,長期吃精白米面。經常吃精制白米粉不健康。長期食用精白米、水晶米、精白面,容易導致維生素缺乏,使人患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而哺乳期的母親長期食用精白米粉,也會使嬰兒患腳氣病。此外,精米粉的麩皮明顯減少,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也容易導致結腸癌、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便秘、痔瘡等疾病。所以吃點粗糧是有道理的,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