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羊肉250g、蘿蔔150g、枸杞5g、1茶匙、大料1、蔥2根、生姜2片、料酒2茶匙、鹽1茶匙、胡椒粉3g+0/2茶匙等。
1.羊肉洗凈,切成5cm的塊;白蘿蔔洗凈,切成5cm滾刀塊備用;
2.將羊肉塊放入沸水中焯壹會,去血沫,撈出用流水沖洗幹凈;
3.中火加熱砂鍋內的油,放入蔥、鮮姜片、大料炒香,放入燙過的羊肉塊,煮料酒翻炒均勻,倒入適量水燒開,翻鍋蓋煮至羊肉七成熟;
4.加入白蘿蔔、枸杞、鹽和胡椒粉拌勻。繼續煮到羊肉和白蘿蔔軟爛。
2羊肉+黑豆:補腎養顏黑豆性平味甘,屬脾腎經。具有養血安神、明目健脾、補腎益陰的功效。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維生素E等物質,具有抗氧化和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並含有高達4%的粗纖維。經常食用可以促進消化,防止便秘,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制作方法食材:羊肉400g,黑豆50g,枸杞20g,山楂少許,姜片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
1.黑豆洗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
2.羊肉洗凈切塊,放入冷水鍋中焯壹下,撈出沖洗幹凈;
3.枸杞洗凈,山楂洗凈,去核切片;
4.將鍋放在火上,加入羊肉片、姜片、黑豆、料酒和適量的水;
5.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至八成熟。加入枸杞、山楂片、鹽燉至熟。
3羊肉+當歸:活血調經當歸味甘、辛、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頭暈心悸等。羊肉也是壹種溫性食物,可以驅寒保暖,補充營養,對宮寒等因素引起的經期不適很有幫助。
制作方法:羊肉(帶帶骨的羊腿或羊排)1000g,當歸60g,姜100g,水14杯,鹽1.5茶匙。
1.羊肉切塊後,用壹鍋開水焯壹下血,撈出,洗凈,瀝幹;
2.生姜洗凈後,切成片,然後用菜刀拍平;將14杯水倒入湯鍋加熱備用;
3.將羊肉塊倒入炒鍋或湯鍋中,放入姜片,大火煸炒至姜味飄出,然後倒入熱的14杯水,放入當歸,壹起煮沸,轉小火,繼續煮2小時左右,至皮和肉變軟,最後加鹽調味。
4羊肉+山藥:健脾補腎的山藥性味甘、平,有健脾補肺、補腎益精之功,而羊肉性味甘、溫,有溫脾胃、溫肝腎之功。兩者結合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補腎的作用。
制作方法食材:羊肉300g,山藥200g,姜蔥,鹽,味精,料酒,糖,郫縣豆瓣醬,五香粉,醬油。
1.羊肉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3小時左右去除血腥味和水腥味,用焯水沖洗幹凈;
2.山藥去皮切段;
3.將郫縣豆瓣醬和羊肉放入熱油中煸炒片刻;
4.放入姜蔥、料酒、糖、五香粉、醬油和2碗水煮約1小時;
5.羊肉8成熟時,放山藥收湯;
6.用鹽和雞精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