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從貽貝中培育珍珠,貽貝養殖技術

如何從貽貝中培育珍珠,貽貝養殖技術

普通的蚌類很難養出珍珠。壹般選用珍珠蚌或三角帆蚌,經過2年的插核、3年的片植、5年的育蚌,80-120三角帆蚌可以養出500g左右的無核珍珠。培養方法:以單掛法培養為佳。貽貝的水環境要求向陽通風,水深在1m以上,無水生植物,有弱流水,水質中性,防止有毒汙水進入珍珠養殖場,使貽貝保持在食物最豐富的水層。

我想大家應該對珍珠非常熟悉。它們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被制成各種首飾品,深受女性朋友的喜愛。而且珍珠還可以磨成粉,有美白祛斑的功效。我們都知道珍珠壹般是在蚌類中產生的,那麽怎麽做才能養出這些長珍珠的蚌類呢?

貽貝如何養珍珠?

壹、飼養方法

1.池塘的養殖面積要因地制宜。小池塘3-5畝,大池塘十幾畝到幾十畝。壹般水質豐富,餌料生物豐富。池塘裏可以混養草魚、鯿魚、鯽魚。不宜養鰱魚等競爭性魚類,青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也不宜養。

2.選擇氧氣充足、淡水、活水、物質交換充分的無汙染河流,適合三角帆蚌生長。

3.如果湖泊、水庫等。都是經過挑選的,水域面積要大壹些,珍珠蚌養殖要在沿岸或彎道的淺水區進行,水體流動性好,水質清澈,溶解氧豐富。

二、註意事項

1,珍珠貽貝要註意這三點:水質環境,貽貝養殖技術,魚珠混養的品種選擇。

2.養殖珍珠蚌時,可在養殖池中混養魚類,如鯽魚、鰱魚、鰱魚、黃椒等,但鯰魚、烏魚等惡性魚類不能混養。

3.混養魚的時候,不要把病珠蚌混養魚,否則珠蚌和魚都會死。如果出現病珠蚌,要及時用藥治療。

貽貝養殖技術

1.養殖方式:目前貽貝多采用吊養和網箱養殖。有兩種掛法:單掛和串掛在壹條線上養兩只以上的蚌。籠子的數量取決於籠子(網箱、網夾)的大小,壹般以每只文蛤能接觸到籠底為宜。

2.放養密度:養殖池塘平均每畝有800-1200只蚌,600-800只蚌掛出。繁殖密度取決於體重和肥度。水流、水深等物理、化學、生物因素隨著貽貝的大小而增減。

3.加強水質管理:在沒有自來水的封閉靜水中養貽貝,遇到高溫、淺水、低壓後會缺氧而死。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換水或保持水的新鮮和富氧,以免貽貝和珍珠在缺氧狀態下生長緩慢。

4.去除附著物:養殖的珍珠蚌吊放壹段時間後,大量附著的淤泥和生物(如藻類、淡水海綿、彈尾蟲等。)常附著在網箱、網袋和蚌體上,影響養殖珍珠蚌的生長,必須定期清理。4月-10期間每隔壹個月沖洗壹次。

貽貝吃什麽食物?

貽貝的食物主要是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和有機碎屑,如輪蟲、鞭毛蟲、綠藻、柵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紡錘形矽藻、枝孢菌、甲殼動物碎屑和植物葉片。矽藻主要是可消化的。

貽貝不能主動追逐食物,依靠貽貝殼的開合,外套膜內纖毛和鰓纖毛的擺動引起水流,食物隨水進入貽貝體內。食物隨水進入被毛腔,顆粒沿鰓絲向上運動至鰓基部,再向前運動至唇。被唇選中後,小顆粒進入口中,大顆粒從內鰓邊緣向後移動,在兩鰓交界處進入被膜至後端,兩殼砰然排出體外。

貽貝的棲息地環境

在自然環境中,貽貝壹般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和溪流等泥濘、沙質或礫石中。冬春寒冷時,用斧足挖泥沼,使蚌體部分浸沒在泥沙中,前腹緣向下,後緣向上,只露出殼後緣呼吸和攝食。在炎熱的天氣裏,它們大部分都暴露在泥漿外面。無齒貽貝壹般生活在底部泥濘、pH值為5-9的靜水中或流動緩慢的肥水中。

這裏先介紹壹下河蚌的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雖然貽貝能長珍珠,但不是每個貽貝都能長珍珠。它的形成是有壹定原因的,所以大家還是要保持壹個佛教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