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糖分子以а糖苷鍵縮合而成的雙糖。是飴糖的主要成分。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作用於澱粉而制得。用作營養劑,也供配制培養基用。
從化學觀點說:麥芽糖(Maltose,or Malt Sugar)是壹個化學名詞,屬雙糖(二糖)類。它是白色針狀結晶。而常見的麥芽糖是沒有結晶,而且在烹調時由於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麥芽糖亦轉至為金黃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
麥芽糖又稱糯米糖,
它由小麥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麥芽糖的制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厘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凈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而後濾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後即成琥珀狀糖塊。食用時將其加熱,再用 各種糖果
兩根木棒攪出,如拉面般將糖塊拉至銀白色即可。
壹、在自然界中,麥芽糖主要存在於發芽的谷粒,特別是麥芽中,故得此名稱。在澱粉轉化酶的作用下,澱粉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的就是麥芽糖,它再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兩分子萄葡糖。
麥芽糖可以制成結晶體,用作甜味劑,但甜味只達到蔗糖的1/3。麥芽糖是壹種廉價的營養食品,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麥芽糖分子結構中有醛基,是具有還原性是壹種還原糖。因此可以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也可以與新制堿性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沈澱。可以在壹定條件下水解,生成兩分子葡萄糖.
二、
無色或白色晶體,粗制者呈稠厚糖漿狀。壹分子水的結晶麥芽糖102~103℃熔融並分解。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還原性二糖,有醛基反應,能發生銀鏡反
應,也能與班氏試劑(用硫酸銅、碳酸鈉或苛性鈉、檸檬酸鈉等溶液配制)***熱生成磚紅色氧化亞銅沈澱。能使溴水褪色,被氧化成麥芽糖酸。在稀酸加熱或α-葡
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2分子葡葡糖。用作食品、營養劑等。由澱粉水解制取,壹般用麥芽中的酶與澱粉糊混合在適宜溫度下發酵而得。
楓糖
糖
槭又叫糖楓,是壹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壹100cm,樹齡可達500年。樹幹中含大最澱粉,冬天成為蔗糖。天暖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
上鉆孔,樹液便源源流出。樹汁熬制成的糖叫楓糖或槭糖。楓糖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機酸,熱量比蔗糖、果糖、玉米糖等都低,但是它所含的鈣、鎂和有機酸成分
卻比其它糖類高很多,能補充營養不均衡的虛弱體質。楓糖的甜度沒有蜂蜜高,糖分含量約為66%(蜂蜜含糖量約79%—81%﹐砂糖高達99.4%)。
加拿大楓糖漿之等級分類:
加拿大No 1 AA 顏色:金黃色 口味:淡麗香
生產季節在於毎年3月初,是最早期所采收的樹液所濃縮制造而成的楓糖漿。
因為口味比較清淡,非常適合小孩、老年人、病中病後的患者,尤其是心臟病及糖尿病患者。
加拿大No1 A , 顏色:金咖啡色 口味:香濃
生產季節在於3月中旬左右采收制造而成的楓糖漿。
喜愛楓糖其特殊傳統香濃口味的朋友們,這個等級會是您最好的選擇。它壹定能增添您餐桌上的風采,成為您每日不可或缺的夥伴。在飲用咖啡、茶點或是在烹調時請嘗試使用它來代替砂糖,相信您將會發現它能改變您的不良體質,帶給您意想不到的效果。
加拿大No2 琥珀 , 顏色:淡咖啡色 口味:香濃
生產季節在於4月初左右采收季節接近尾聲時所制造而成的楓糖漿。
它擁有強烈楓樹的氣息,喜愛楓糖特濃口味者相信它獨特令人難忘的風味絕對不會辜負您對它的選擇。用於烹調制造餅幹蛋糕甜點更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幫手,加拿大有名的國際級名產楓糖果及楓糖冰淇琳就是用這個等級的楓糖漿為主角。
濃烈的味道(加拿大No3較黑)有時被稱作加拿大No3 中琥珀級 , 顏色:咖啡色 口味:特香濃 生產季節在於4月底壹年之中最後的采收季節所制造而成的楓糖漿。
這是烹調專用楓糖漿, 特色是它帶有類似焦糖的味道。主要是因為它的濃烈氣味, 所以被廣泛的使用於烹調、烘焙、以及壹些特殊食物用調味品。在歐美及日本國家還將它當成香料制成受人喜愛的楓糖口味的香煙。
每年5月至8月間,楓樹都在根部儲存澱粉,為下壹年準備養料。當早春冰雪融化的時候,楓樹根部儲存的澱粉就開始轉化為糖,這個時候也正是楓糖業工人開始收集樹液、制作楓糖的季節。楓糖季節很短,壹般從3月中旬到4月中旬,前後只有大約六個星期。
楓
糖的制作也非常簡單,就是將楓糖加熱,樹液中的水分壹點點地被蒸發掉,最後形成略微稠粘的楓樹糖漿,通常
40公斤楓樹汁液只能加工出1公斤楓樹糖漿。只有40年樹齡以上或直徑25厘米以上的楓樹才會出產有用的汁液,為了楓樹能健康成長,取汁量不能超過總量的
5%。因此楓糖價格非常昂貴。
這種含糖的楓樹和其它的楓樹不壹樣,金秋的時候黃色壹片,其它的楓樹則是呈紅色。
粽子糖
粽子糖是最早的中式糖果之壹。系主要采用蔗糖配之玫瑰花、飴糖、松子仁制成。
其形狀如間三角粽子形,故取名為粽子糖。粽子糖堅硬透明,有光澤,可以清晰地看到玫瑰花、松子仁均勻地散布在糖體內,猶如美麗的水晶石,食之甘潤,芬芳、可口,有松仁和玫瑰的清香味道。因受氣候影響,夏季不宜生產。
原料配方 蔗糖、松仁、幹玫瑰花、液體葡萄糖、醋精。
制作方法
1 熬糖方法同花生糖。
2 松子仁、玫瑰花必須經過烘烤,否則不得使用,以免松子仁、玫瑰花還潮,倒入糖膏內易使糖反砂。
3 冷卻熬糖至160℃後倒在裝有流動水降溫的冷卻臺上,趁熱把松子仁和幹玫瑰花撒在糖膏上,並用刮刀來回折疊,糖膏邊折疊,邊冷卻,水分不斷蒸發,糖膏逐漸凝成軟糖。
4 整型:組織人力,速度要快,將軟糖放到案臺上,分成小塊,揉糖,揉成圓條狀(註意要保持室溫)
5 剪糖:用剪刀剪糖,剪糖時應註意每剪壹次就要轉動壹次,剪出的糖不管從哪壹面看都是三角形,現在改用機器生產。同樣可以剪出三角形。
6 包裝:待糖充分冷卻後包裝,以免糖易粘連。
質量標準 色澤:淺黃褐色,透明發亮。
形;三角形狀,無破邊、短角,每公斤240~250塊。
桂花糖
此糖原名陬市“洋糖”,是陬市傳統的季節性名特產品,古代就曾有民謠“桃源(指縣城)的酒,陬市的糖,河伏的油條丈把長。”丈把長的油條純屬誇張,但桃源的名酒,陬市的“洋糖”卻是名副其實的。
陬市“洋糖”起源於明末清初,它的前生為桃源鄉下的管子糖。
這
種糖送給縣令和撫軍,並作為貢品轉呈宮內,均被列為“佳品”,受到嘉獎,從此名聲大嘩,銷路越來越廣。並隨著購油買木的的港商飄洋過海,遠銷國外。“洋
糖”也因此而得名。以後,隨著歷史的推進,“洋糖”的制作方法不斷有所改進,質量也不斷有所提高,“洋糖”便演變成了桂花糖,並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兩次
獲得銀質獎章。
桂花糖選用油沾大米煎制蝕糖,以白糖桂花為心糖,火功適宜,上麻均勻,支條整齊。用來制作的桂花必須新鮮芬芳,待到桂花盛開,把鮮花從樹上采下。再加白糖制密封,便成了作心糖的原料。桂花糖對桂花的選擇十分嚴格,制作也十分考究。
桂花糖是桃源的特產之壹,它馳名中外。
澱粉糖
利
用含澱粉的糧食、薯類等為原料,經過酸法或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麥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統稱澱粉糖。澱粉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500
多年的《齊名要術》中就提到糖,而且詳細地描述了用大米制糖方法。我國食糖生產和消費,長期以來,壹直以蔗糖為主,澱粉糖為輔,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植和推廣
澱粉糖。到“九五”後期,由於澱粉糖行業的技術進步,收率和質量提高,物料消耗下降;企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澱粉糖產品成本大副下降,澱粉糖市場逐步擴
大,成為食糖市場的重要補充。澱粉糖消費領域廣,消費數量大,是澱粉深加工的支柱產品,長期以來被廣泛地應用於食品,醫藥,造紙等諸多行業,近年來,伴隨
著玉米深加工,食品工業的發展以及酶制劑等生物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我國澱粉糖行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朝著多品種,個性化,專壹化,規模化發
展,產量大幅增加,品種結構日益完善。
2005年澱粉糖產量達420萬噸,產值達92.4億元。我國澱粉糖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澱粉糖工業是農業產業化和糧食深加工的重要途徑之壹。因此,澱粉糖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太妃糖
太妃糖(香港譯為拖肥),由英文toffee音譯而來,是壹種西式糖果,用紅糖或糖蜜和奶油做成的硬而難嚼的糖,制作方法是將糖蜜紅糖煮至非常濃稠,然後用手或機器攪拌這種物質,直到糖塊變得有光澤並能保持固態形狀時為止,即成。
棒棒糖
棒棒糖是由西班牙糖果商恩裏克·伯納特·豐利亞多薩所發明的,在糖果中插入小棍使糖果可以手持。
棒棒糖是兒童最喜歡的壹種糖果,世界各級的糖果廠家都有生產,除了普通的硬糖制成的棒棒糖,現在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棉花糖棒棒糖可以做成更復雜的卡通造型,有的棒棒糖的小棍還帶有哨子的功能,發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