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獲郭沫若獎學金2014。
事實上,曹穎元是有機會成為美國公民的。像他這樣的頂尖人才在任何國家都是搶手貨。然而,曹穎元雖然年輕,卻有壹顆愛國的心。他毅然放棄美國國籍,選擇回國創業。這個年輕人真的很棒!
我覺得曹原是壹個只對科研感興趣,不太在乎個人名利的人。
我給妳舉個例子。曹穎元曾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出某個成果。他和他的團隊都認為這項成果很可能會在科學上取得重大進展,但後來發現世界上已經有類似的結果,這使他的研究失去了價值。曹穎元壹點也不沮喪,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而是沒有耽誤每壹分鐘,立即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研究工作中。
據曹原老師說,他14歲考上中科大,是個標準的神童。但由於年齡小,自然引起了外界的諸多非議,質疑、嫉妒、說什麽都有。但曹穎元並不在乎外界的任何評價。妳說妳的,我做我的。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校實驗室,科研是他的全世界。
正是因為這種進取精神,曹原在22歲時就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因為他在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在《自然》上發表論文的學者。還獲得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稱號。不到兩年後,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論文。這個速度充分證明了他的努力。
最近的照片
這樣的人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科研上,科學就是他們的信仰天地。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們不會太在意。
我覺得我們有些朋友太在乎國籍了。
他們可能不了解曹淵這個年輕人,但是壹聽說他是個人才,馬上就想到他?妳回國了嗎?這樣的問題。這可能是壹種慣性思維,認為只要是最優秀的人才,就很可能出國。然而,事實上,中國的科學界鼓勵學生出國深造。壹些有聲望的兩院院士說,年輕人應該出國讀博士,幾年後回國。這是因為國外的科研環境更好,年輕人在國外多呆幾年,視野更開闊,成就更大。等他們真正長大了,回到祖國,就能更好地報效祖國。
有人可能會想,如果優秀的科學家都走了,會怎麽樣?
溫小剛每年都回國辦班培訓中國學生。
其實這樣的問題是不需要擔心的。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寬松的人才交流方式,出去回來都是自由的。走出去後,有了成績,基本都願意回國通過培訓、講座等方式增加國內的科學進步。
張首晟長期以來壹直是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
事實上,正是因為我們有如此寬松的人才政策,所以我們在海外有大量的優秀人才儲備。現在我們國家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上升期,這些人才將來回國也是很正常的。兩年前不是有個調查,說六層以上的海外博士願意回國嗎?所以不用擔心人才不回國的問題。即使有壹部分選擇留在海外,也基本沒有問題。做朋友總比做敵人好。科學研究是造福全人類的事業。中國不能從他們的研究成果中獲益嗎?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有這樣的思考:
世界上那麽多國家,這些國家的居民都是哪裏人?它是突然從土堆裏長出來的嗎?古代不是從其他地區遷過來的嗎?這些移民的數量逐漸增多,在那裏紮根了幾代,逐漸形成了壹個國家。
所以,即使是美國,也不代表她生來就是白人國家。當白人數量增加時,這個國家自然要管他們。
但是,誰規定其他有色人種沒有資格做這個國家的主人呢?
於是,隨著黑人數量的不斷增加,黑人族群逐漸有了自己的地位。非裔奧巴馬不是當選美國總統了嗎?
奧巴馬
那麽,誰能規定黃種人或華人不能成為美國的新主人,將來不能當選總統呢?雖然現在實力小了,但是不去爭取,永遠贏不了。不是壹百年,而是二三百年,總有壹天力量對比會發生質的變化。
隨著移民比例的變化,終有壹天黃種人或華人可以成為更多地區或國家的主人。好男兒誌在四方,為什麽不能去海外開疆拓土?
所以,我們真的不必太在意所謂的國籍問題。回國的當然非常歡迎。留在外面的也是朋友。有壹天,我們的朋友可以擴展到外面。
作者:疑問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