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管理邊疆,促進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團結和發展。
明成祖積極開發經營東北地區,建立了歷史上著名的奴都部,將黑龍江中下遊大片領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當時,在努爾戇徒的環上修建了四條通道,沿途還設有驛站,方便商旅往來。這四條通道南接遼東,直通北京。內地的生產生活資料源源不斷地運往東北,當地少數民族的壹些土特產也運往內地,從而密切了當地和內地的經濟生活,有力地促進了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明成祖積極經營西北,建立哈密衛,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理和羈縻。明朝末年,西北地區相對穩定,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災荒,這與明成祖的經營是分不開的。
明成祖加強了對西南土司的管理,率先實行土改還流,設立了類似內地的貴州外交部,有效地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和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明成祖向西藏諸王贈送禮物,修建了壹條從西藏通往內地的通道,加強了西藏與內地的聯系。明成祖還積極管理南海諸島,勘測命名“千裏長沙、千裏石塘”,並進壹步開發治理,其功績將永載中國史冊。
(2)放寬海禁,促進國際交流空前發展。
在這壹點上,明成祖比他的父親朱元璋更加開明和勇敢。朱元璋出身農家,後來只在馬背上學了點文化,思想和意義都比較狹隘,所以稱帝後也沒做遠事。他嚴格執行海禁,禁止出海,允許周邊幾個國家和地區來中國朝貢,從此再無國際交往。另壹方面,明朝的成祖心胸開闊。他雖然沒有明確廢除海禁,但在具體實施上卻大大放松了。他出使四國,廣交朋友,成就了鄭和下西洋的空前壯舉,成為亞非各國的佳話。他恢復了被朱元璋廢除的通商部,恢復了與日本的交往,壹度基本解決了所謂的敵國問題。他把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和中國壹起帶回來了,外國使節來中國的絡繹不絕。正是在永樂年間,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國王七次訪華,三位國王死於中國,葬於中國,成為海內外的壹個很好的歷史見證。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種交流增進了亞非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了解,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為中國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
(3)遷都建京,是對中國歷史的壹大貢獻。
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隨著幾千年來民族融合的進步,首都北京成為客觀的歷史要求。明成祖順應這壹歷史要求,毅然決然地決定遷都南京,並在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從而奠定了今天的局面。明成祖遷都北京至今已有570多年,充分證明了這壹決策的正確性和遠見卓識。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以後的歲月裏起到了固化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各方面的發展。
(4)大運河的疏浚促進了中國南北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發展。
隋朝大運河剛挖的時候,以洛陽為中心,幾乎做了壹個半圓的彎,對國家經濟發展幾乎沒有起到什麽作用。第二次大規模發掘是在元朝,南北大體是直的,而不是繞過洛陽。但當時京杭大運河還沒有完全通航,而且在古代“元末,大部分是海運”。洪武二十四年(1393),由於黃河南灌,大運河幾乎全線停運。明成祖下令宋立軍連接匯通河和黃河,陳軒挖清江浦和京杭大運河。從此,大運河成了繁忙的水路,南方的糧食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地輸出到北京,但海運卻被廢棄了。在運河兩岸,淮安、濟寧、臨清等新興工商業城市相繼崛起,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人常常以長城和大運河為榮,但人們知道,長城只起防禦作用,而大運河真正促進了國家經濟的聯系和發展。正是在這壹點上,明成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5)發展學術文化,編撰《永樂大典》。
在學術文化方面,明成祖改變了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的做法,采取了繁榮封建文化的政策。朱元璋在位期間,不知有多少文人因為壹句錯字而倒地,文人在屠刀下戰戰兢兢的活著。“見人牽著手,聽人說著話,只抿著嘴”,壹派千軍萬馬的景象。另壹方面,明朝的成祖卻沒有。除了屠殺頑固的政治對手,他還對普通文人采取寬容的政策。他尊儒納士,兼用雜流,吟詩作賦,永樂年間文壇出現了泰格文化派。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明成祖組織學者編纂了各種書籍,其中最著名的是《永樂大典》。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壹類書。由3000名經學家歷時五年編撰而成,保存了大量15世紀以前中國的文化典籍。他不僅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中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是優秀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方面,明成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學者在談到明成祖在邊防管理方面的成就時說:“自秦以來,前無古人。”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的。
作為壹個封建皇帝,如果能完成歷史上的壹件大事,比如修長城、張騫通西域、開鑿大運河,就能出名。以這些公認的重大事業來衡量,明朝成祖幾乎不亞於中國歷史上的任何壹位皇帝。拋開其他方面,僅建奴本部、修建北京、疏浚大運河、鄭和下西洋、修訂永樂大典這幾件事,就足以讓其中的任何壹件事傲視古今,永垂不朽。因此,當我們綜合衡量明的功過時,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明是壹個壹流的封建皇帝,他也是壹等封建皇帝中的佼佼者。
從中國歷史來看,壹個宏大的王朝,光靠壹個開國皇帝是不夠的,還需要第二代、第三代的鞏固和發展。劉邦建立漢朝後,通過文帝、景帝的發展達到繁榮:李淵建立唐朝後,通過唐太宗的發展達到繁榮;在明朝,朱元璋是王朝的建立者,只是在明朝發展之後才強大起來,從而為明朝近三百年的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此,明末思想家李贄說:“我國休養生息了二百多年,現在也是。我滿足於溫暖,人們期待它的戰爭。都是皇帝和姚(姚)的力量。”關於明成祖對明朝歷史的貢獻,這種說法大體上是公正可信的,從中可以看出明成祖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