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乞巧節的傳說 乞巧節故事有哪些

乞巧節的傳說 乞巧節故事有哪些

導語:乞巧節的傳說最讓人熟悉的就是關於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了,這壹對夫妻的執著讓天地都為之感動,因此有了七月七日在鵲橋詳見的機會。在人們慶祝乞巧節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那麽,乞巧節故事有哪些?下面我們壹起來看看乞巧節的傳說故事。

乞巧節的傳說 乞巧節故事有哪些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牛郎織女故事的雛形最早見於《詩經》,後經歷代的流傳和加工完善,最終形成了婦孺皆知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

織女是傳說中玉皇大帝的女兒,她天天機杼不停,為天上紡織雲錦。牛郎為河南南陽人,名為靈兒。父母亡故後便同兄嫂度日。嫂子馬氏很刁蠻,強迫靈兒單過,只分給他壹條瘦弱的老牛。有壹天老牛口吐人言,告訴牛郎夜晚藏到茶豆架下,就可以看到天上仙女在天河中沐浴。那個連續七夜偷看妳的仙女,便是願意與妳成親的妻子。就這樣,牛郎乘著老牛拉的車,上天接回了織女。夫妻兩人男耕女織,生活美滿,三年內,織女生下了壹雙兒女,男的取名金哥,女的取名玉妹。不料,七月七日這天,王母娘娘發現織女下凡並成了親,勃然大怒,便率天兵天將把織女強行捉回天庭。牛郎挑起壹付羅筐,將金哥玉妹提起,穿上已經死去的老牛的皮制的鞋,騰空而起,緊迫不舍。王母娘娘望見此景,便拔下壹根金簪,往身後壹劃。頓時,壹條波濤洶湧的天河,把牛郎織女人隔兩岸,只能遙遙相望,無法團聚。後來,玉皇大帝聞知消息,可憐壹家人不能團圓,就特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相會壹次:屆時,喜鵲在天河上搭起壹座鵲橋,他們—家就在橋上相會: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世人廣為傳唱、北宋詞人秦觀《鵲橋仙》哀婉的唱詞使牛郎織女的故事更為世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

纖雲弄巧,飛星流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寸,又豈在朝朝暮暮!

李煜七夕賦詩招禍的故事

南唐後主李煜因七夕時節賦詩,竟招來殺身之禍。

開寶八年,南唐被北宋所滅。李煜及家人以俘虜的身份被押往汁京,名義上被宋太祖封為左千牛衛將軍、違命侯,實際上從此以後,李煜過著寄人籬下艱難屈辱的日子。宋太祖經常把他召到身邊,讓他與宋朝的文人比試作詞。由於李煜的詞作水平非常高,北宋學者無人能及。這使得宋太祖十分惱火,便經常諷刺他說:“再會做詩,也只是亡國之君。”這時的李煜總是倍感屈辱。不僅如此,李煜在北宋生活期間,雖然隨身攜帶了壹些錢財,但是他心地善良,南唐以前的許多臣子找他借錢,他都非常慷慨地贈與他們,漸漸地,他從南唐帶來的錢花光了,為了養活家人,李煜只好硬著頭皮去找宋太祖借。宋太祖最開始還施舍給他壹些生活費,後來次數多了,宋太祖就不再那麽慷慨了,只是象征性地施舍給他壹些,這使得李煜的生活舉步維艱。而更讓李煜難以忍受的是,繼承太祖之位的宋太宗趙光義覬覦小周後的美色,經常叫小周後到自己寢宮侍寢。每次回來,小周後都會在李煜面前淚流滿面。面對著傷心的愛人,李煜為自己感到深深的懊悔和悲哀——身為壹國之君,他不能保住壹國的人民;身為壹個男人,他連自己心愛的人也保護不了。李煜的內心將是多麽的淒涼和悲憤!

978年,南唐舊臣徐銥奉宋太宗之命去探望李煜。李煜見到了自己的舊臣,不禁感慨自己寄人籬下的生活。這話被徐鉉稟報給宋太宗,宋太宗聞後十分生氣,心想:“好妳個李煜,我對妳不薄了,不僅沒有下令殺了妳,而且還供養著妳的全家,妳還不知足,還壹再抱怨。”當年七月七日李煜生日那天,李煜將跟隨自己到北宋的宮女們都叫到壹起相聚,聚會上他含淚吟誦自己的絕筆—《虞美人》。

七夕的詩句《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擾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這件事很快便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宋太宗非常惱怒,於是便賜李煜牽機毒酒壹杯,差徐銥送去。李煜服後,全身抽搐,狀極痛苦,不久便帶著巨大的悲痛和懊悔離開了人世。

七月七拜床母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壹書生郭華,在進京趕考途中與壹姑娘壹見鐘情,不料郭華暴病而逝,姑娘將其埋在自己床下。十個月後,姑娘為其生下壹子,為告慰郭華在天之靈,姑娘常於床頭焚香祭拜。人間其故,姑娘告曰拜床母,以保佑孩子平安長大。人們紛紛效仿,遂有七月七拜床母習俗流傳。每逢此時,家家都攜孩子祭拜床母。日落時,孩童們在自己的床上供奉肉、飯、酒、糖果等供品,燃香磕頭,祈願床母庇佑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