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hive
學名:薤白。
科和屬:石蒜科
基本原料生態學: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鱗莖不腫,不明顯,只長滿鱗片。葉基生,線形,中空,綠色。花莖是從葉子中抽出來的,葉子和葉子壹樣長或略短。頭狀花序頂生,花多,有粉紅色或紫色的花冠。蒴果近圓形,微小。六月開花。
來源:原產中亞,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采收後,切斷須根,洗凈沈澱物。將葉子切成小塊,驟冷並幹燥以便儲存。
用途:石蒜科植物韭菜的鱗莖或全草。
性味:辛溫。嫩葉有洋蔥的芳香氣味。
主要成分:全草,尤其是鱗莖,含有揮發性成分,主要是虎皮醛和各種硫化物。
烹飪用途:用作調味和裝飾菜肴。適用於奶酪烘烤、湯烹飪和魚類菜肴的裝飾和調味。
其他功能:幫助消化、解熱、通便。
備註:蔥屬在恩格勒分類系統中屬於百合科。
大蔥適應性強,生長期短,不易感染病蟲害,易於栽培。雖然畝產只有1000斤左右,但經濟效益很高。
第壹,環境要求。蔥屬植物喜歡涼爽的氣候,具有很強的耐寒性和耐熱性。發芽適宜溫度為13-20℃,莖葉生長適宜溫度為18-23℃,根系生長適宜地溫為14-18℃,28℃以上生長緩慢。由於根系分布較淺,需水量比大蔥小,但不耐幹旱。適宜的土壤濕度為70-80%,適宜的空氣濕度為60-70%。光照條件需要中等強度。在強光條件下,組織容易老化,纖維增多,質量變差。適宜種植在疏松、肥沃、排水澆水方便的壤土和重壤土地塊,不適宜種植在沙地地塊。它需要氮、磷、鉀、微量元素的均衡供應,氮肥不能單施。
第二,種植季節。春秋兩季露地種植;保護區除夏季外,全年均可種植;夏天可以用遮陽網種植。壹般播種後60-80天收獲,移栽後30天可陸續收獲。
第三,選擇良種。目前,四季香蔥和福建香蔥在選擇紫花濃郁、香味濃郁的品種時表現較好。
第四,整地施肥。無論是播種還是移栽,都要精心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細碎有機肥3000公斤或膨化腐熟雞糞1000公斤以上;它將被制成壹個寬度為1.5m,長度為8-10m的箱子。在夏天和低窪易澇的地塊,會做成高畦,四周有排水溝。播種育苗采用條播或播種的方式,條播間距10 cm,覆土厚度1.5-2cm;每畝用2-4公斤種子。為了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可將敵百蟲與炒過的麥麩混合制成毒餌,傍晚播種後撒在苗床上,澆灌腳底。
第五,移植種植。播種後40-50天即可移栽。每8-10株有壹個穴,行距12-20 cm,穴距8-10 cm,宜淺不宜深,及時澆種植水。也可以播種後不移栽直接收獲。
第六,現場管理。出苗前後和移栽後,土壤不能幹燥,宜經常小水量灌溉,1-3苗期和移栽後控制澆水,中耕1-2次,促進根系生長,以後壹般每7-10天澆水壹次。基肥施得少,或收獲期過長,應追肥1-2次,每畝施腐熟膨脹雞糞300公斤,行間撒施,及時栽培。如果開洞,效果會更好。後期要培養根1-2次。夏季氣溫高,光照強,需要搭建棚子覆蓋遮陽網進行栽培。
七、病蟲害防治主要包括霜黴病、灰黴病、紫斑病、薊馬、斑潛蠅等。,應采用無汙染的方法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