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紫蘇根”叫什麽名字
所謂治痔瘡的酥根,其實是紫蘇的另壹個名字:黑紫蘇,野麻仁,鐵紫蘇,又稱香菜,屬於黍屬,分為紫蘇和紫蘇。紫蘇多入藥,紫蘇可食用或榨油。目前多種植紫蘇。主要成分:種子含有脂肪油和維生素B1。果實含脂肪油45.3%,其中亞油酸42.6%,亞麻酸22.4%,油酸和棕櫚酸也有報道。此外,果實還含有維生素B1和氨基酸化合物。近年來有報道,它還含有揮發油,主要是油酸和亞油酸,其次是十六烷酸和少量的異戊基-3-呋喃基酮、丁香酚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形狀:卵圓形或球形,直徑約1.5mm,表面灰褐色或灰褐色,稍凸起暗紫色網狀花紋,基部稍尖,灰白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子葉2,白色,油狀,芳香,粉碎後微辛辣。紫蘇籽用途廣泛,幼苗、嫩葉均可食用,種子可作為芝麻的替代品。紫蘇油是壹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於制造雨傘、雨衣、油漆和墨水。紫蘇餅渣是牲畜的好飼料,也是很好的有機肥。藥理作用:1。對血脂的影響用紫蘇子油餵養雞,可降低雞的血漿膽固醇水平,但對小鼠無影響,造成頸部脫毛和皮膚損傷;用含紫蘇子油的飼料餵養家兔,可增加體重和肝重。但對血漿和肝臟中膽固醇含量無明顯影響。2.抑菌實驗表明,紫蘇油(0.1%)對自然界中的變形桿菌、黑曲黴、青黴和黴菌有抑制作用,對黴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顯強於0.05%尼泊金和0.3%苯甲酸。3.防腐、抗氧化作用紫蘇的脫脂乙醇提取物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品和藥品的長期保存。其抗氧化作用強於0.02% BHT (2,6-二叔丁基對羥基苯甲醇)。(www.enjia999.cn)紫蘇莖方形,直立,有對生葉,葉柄,橢圓形,邊緣鋸齒狀,綠葉,葉側枝。自花授粉,每蒴果有4粒種子,種子呈球形、網狀,分白色、棕色、灰色。千粒重3 ~ 15g,種子含油率47% ~ 50%,出油率40% ~ 43%。紫蘇籽適合在凍溫帶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紫蘇籽可以長在村邊,可以長在田裏,可以長在屋前。大面積種植最好選擇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肥沃濕潤的田地裏的秧苗長勢徒然,結實晚,產量低,質量差。紫蘇子可以是純種,可以是直播,也可以是幼苗移栽。紫蘇種子不宜過早播種,否則由於氣溫低,發芽慢,播種到開花時間長,營養生長旺盛,結實率低。但如果播種太晚,發芽快,生長快,沒有充足的營養生長,就會轉為生殖生長,產量不高。所以播期要合適。在我省渭北地區,4月上半月適宜,每畝播種量0.5公斤播種或條播。覆蓋土壤約3厘米。為了防止播種後下雨造成土壤板結,可以用柴火覆蓋。當幼苗長到5 cm左右時,應壹次栽植,防止缺苗。當苗高為15 cm時,即可完成育苗。我省渭北旱塬每畝留苗8000 ~ 10000株為宜。如果苗木移栽,水肥條件好,每畝種植3000株為宜。采收的標準是:莖稈變黃,搖動植株即可收獲少量種子。早熟收獲籽粒成熟度差,千粒重低,含油量低。脫粒太晚容易造成產量損失,壹定要把握好收獲期。收割時從根部切割並捆紮。攤開晾幹,用棍子或鐮刀敲打。紫蘇病蟲害較少,病害多為銹病,苗期易發。感染的子葉背面有桔黃色斑點。膨大後子葉斷裂,嚴重時葉片脫落,影響座果。蚜蟲是最常見的害蟲,如果發生,用普通的蚜蟲防治劑就可以控制。[來源]本品為唇形科紫蘇的幹燥成熟果實。【采摘】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去除雜質,曬幹。【說明】本品為橢圓形或球形,直徑約為65438±0.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褐色,有微凸起的深紫色網紋,基部稍尖,灰白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容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子葉2,類白色,油狀。壓碎有香氣,味道微辣。【性味歸經】辛溫。歸肺經。主治:降氣化痰,平喘潤腸。可用於痰瘀、咳喘、腸燥、便秘。【用法用量】3 ~ 9g。【儲存】儲存於通風幹燥處,防止蟲蛀。本品為紫蘇的幹燥成熟果實。唇形科的。秋天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紫蘇子制作方法:去雜,洗凈,晾幹。炒紫蘇子:取幹凈的紫蘇子,按清炒法(附錄二D)炒至爆開。性狀本品為卵圓形或球形,直徑約為65438±0.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褐色,有微凸起的深紫色網紋,基部稍尖,灰白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容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子葉2,類白色,油狀。壓碎有香氣,味道微辣。性味辛溫。歸肺經。主治:降氣化痰,平喘潤腸。可用於痰瘀、咳喘、腸燥、便秘。用法用量:3 ~ 9g。儲存於通風幹燥處,防止蟲蛀。摘自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