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喝什麽湯對身體好?
妳好,很高興回答妳的問題!冬季感冒患者可以嘗試簡單的家庭飲食法。如果他們及時按順序服用,就能做到“三湯驅寒”。感冒初期,治療風寒感冒的三湯主要癥狀為頭重或頭痛,畏寒怕冷,四肢酸脹,發熱但無汗,伴有鼻塞流涕。患者感覺口幹不渴,咳痰稀而白。還可以在鏡子前觀察到舌苔薄白。食療應以辛溫為主,緩解表證。第壹湯:“五神飲”(借自《本草顏回》)將荊芥、紫蘇葉、生姜各10g切成粗粉,用6克茶葉在沸水中沖泡。過壹會兒,用30克紅糖攪拌,煮沸,趁熱服用,服後蓋好,如出汗。身體疼痛較重者,可適當加入麻黃6克、桂枝9克,加強溫散寒氣之力。第二湯:將“雙白玉粥”(借用顏方)50克加水煮沸,煮沸後加入半片大白菜(以白菜、甘藍為主)、蔥花20克、生姜10克。第三湯:豆腐火腿芥菜湯,豆腐100g切塊或厚片,用50g火腿絲加少量花生油煸炒,加入1000g高湯和10g生姜燒開,出鍋前撒上芥末。常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兩種湯的基礎上,用芥末、香菜、姜、胡椒祛寒,加豆腐、火腿養胃,以刺激食欲,進壹步加速機體的自我恢復功能。治療風熱感冒的三湯,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鼻幹痛,咳痰粘稠或黃色,口幹口渴,怕風。苔蘚薄、白、黃,可能加重頭面部的痤瘡和便秘。治療應以辛涼為主,以緩解表證。第壹湯:薄荷粥(選自《寄余錄》),將15g薄荷煎取藥汁,粳米60g加水煮沸,待粥成時,加入薄荷汁和適量冰糖。最好是在溫和的溫度下服用,以獲得汗水。薄荷是散風熱的主藥。還有保護腸胃的作用。這種湯最適合剛受風熱影響的人。第二湯:桑菊薄荷飲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加水適量,煮沸後常代茶飲用。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是疏散風熱的重要藥物,能迅速緩解發熱、頭痛等癥狀。也適用於高血壓或頭痛、眼睛糊狀的患者。第三湯:用貝母、沙參蒸雪梨,將1梨去皮去核,填入貝母6克、沙參10克、薄荷2克、冰糖,放在壹起用水蒸,早晚各吃壹次,連續吃幾天。小兒感冒後發熱傷陰,可引起咽幹咳嗽、肺熱痰黃、津液傷渴、大便幹結等癥狀。感冒的話,喝姜湯發汗比較好。很多人都這麽認為。只要感冒就可以喝姜湯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生姜為辛味食物,能發汗解表,溫中止嘔,調肺解氣。藥理分析表明,生姜中含有乙酰水楊酸。在臨床實踐中,感冒可分為風寒、風熱、暑熱、表寒、裏熱等。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鼻塞重,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痰白而稀,明顯怕冷,全身出汗,感覺疼痛不適。即使有發燒,也是輕度的。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鼻黃粘滯,發熱明顯,甚至高熱,多汗,咽痛,咳嗽,痰黃稠,舌苔薄黃。暑濕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頭暈、全身疼痛、身體乏力、胸悶、惡心等癥狀。表裏寒:又稱“寒蓋火”,多為。風熱感冒宜用辛藥解表,暑熱感冒宜用清暑祛濕解表。從這個角度來說,姜湯只適用於風寒感冒,而不適用於風熱感冒、暑寒感冒和表寒感冒。下面是壹些簡單的食療偏方:風寒感冒生姜飲:生姜30克,紅糖30克。分三次服湯劑。取菜根、姜片:大白菜莖根1根,蘿蔔1根,* * *粗片,姜3片,紅糖50g,加適量水,煮3-5min,趁熱服用。取風熱感冒桑葉薄荷飲: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隨時都可以喝。銀華薄荷飲料:金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金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鐘,再加入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入適量糖,溫服服用,每日3-4次。暑濕散寒祛濕茶:鮮豆花。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代茶飲。表寒裏寒的白菜頭和綠豆飲:白菜頭1個,綠豆芽30克。白菜頭切片,和綠豆芽壹起炒,取液飲用。青龍白虎飲:白蘿蔔30克,青橄欖2個。將白蘿蔔切片,最後,用青橄欖炒熟喝茶。祝妳早日康復。生活護理:時刻註意身體,尤其是冬天!祝妳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