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駱駝祥子》中虎妞是壹個怎樣的人,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

《《駱駝祥子》中虎妞是壹個怎樣的人,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

1、虎妞外表長得醜,但其實內心是善良的。

看了《駱駝祥子》的讀者對虎妞的第壹印象可能就是壹個“醜”字。的確,老舍先生對虎妞形象的描寫太生動不過了。

他用“虎妞”來命名這個人物,就代表了他對這個女性的壹個基本看法:野蠻、粗俗、霸道、自私。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也充分體現了這種“虎”性,“虎頭虎腦”,“像人,又像什麽兇惡的走獸”。

就因為這樣的相貌,在老舍先生生活的那個男權時代,男人們都對她敬而遠之,但筆者卻認為,這並不是她的錯,因為相貌是與生俱來的。

另外虎妞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從小沒有受過封建禮教的熏陶,使得她的壹言壹行都來自她未經雕琢過的天性,她大膽潑辣,罵起人來“甚至比男人還多些花樣”。

她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傳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缺乏教養、粗俗刁潑、對待車工非常冷酷。她市儈氣很濃,處處不忘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表現出她為富不仁的階級本質。以上種種使得她在人們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醜”的烙印。

2、虎妞能力強,幫父親把車廠打理的井井有條

虎妞固然是醜,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當筆者從壹個女性的視角去探索虎妞的精神世界時,其實也不難發現在她醜陋的外表下也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首先她非常能幹,善於經營理財,她“幫助父親辦事是把好手”,“把人和車廠治理得象鐵筒壹般”。以至於成了“洋車界的權威”,我認為這種能幹和持家有道就是壹種美。

另外,她也像普通的少女壹樣,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憧憬能有壹個正常家庭,過上正常的婚姻生活,少女懷春也是壹種美。她不顧劉四的反對和祥子結了婚,成為壹名封建道統的叛逆者,這種敢於大膽追求自由追求愛情的精神應該也是壹種美。

擴展資料

內容簡介: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裏的壹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

祥子來自農村,是個破產的青年農民,勤勞、純樸、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他的壹切,卻再也不願意回農村去了。

從農村來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買壹輛屬於自己的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是祥子的誌願、希望、甚至是宗教,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

但剛拉半年,車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祥子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可是,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壹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當祥子又壹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好景不長,因虎妞死於難產,他不得不賣掉人力車去料理喪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徹底破滅了。再加上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壹朵希望的火花。連遭生活的打擊,祥子開始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再像從前壹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開始遊戲生活, 吃喝嫖賭。為了喝酒,祥子到處騙錢,墮落為“城市垃圾”。最後,靠給人幹紅白喜事做雜工維持生計。祥子由壹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淪為壹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裏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寫作背景:

《駱駝祥子》小說,以20世紀20年代的舊北京為背景。祥子所處的時代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時代。

《駱駝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國舊社會,人民過著貧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廣大勞苦大眾的代表。他們雖然有了壹定的自由,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貧窮又剝奪了他們手頭僅有的可憐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壹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雇傭車夫的經歷與見聞:壹位車夫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當時老舍覺得該題材可以寫成壹部小說。

新文學誕生以來,胡適、魯迅等作家都先後寫過人力車夫,但都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以俯視的姿態表達對車夫的同情,並未深入其內心和靈魂深處去體味車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貧苦市民家庭,從小就與下層民眾接觸,對勞苦大眾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著較深入的了解,這壹切都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材料來源。

老舍的朋友隨後又說起另外壹個車夫的故事,他被軍隊抓去了,哪知轉禍為福,乘著軍隊轉移之際牽回三匹駱駝,這便是《駱駝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決定把駱駝與車夫結合到壹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場。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癡迷地搜集材料,不斷潤色祥子的形象。山東大學鬧了學潮,老舍辭去教職,專心地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年1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