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
唐·李隆基
端午在仲夏,天晴時更長。
鹽梅壹直作為鼎,傳唱至今。
端午節時已接近盛夏,白天越來越長。鹽和梅子給鼎增添了風味,酒已倒入杯中。
2.《三首端午歌壹》
宋釗迷
說把詩扔給他,他在那裏把自己淹死在米洛河裏,他今天很高興。
試聞尋木僧,祝其福報。
都說詩是為了汨羅江的利益,無奈如今日的幸福。有壹次聽說我在木雕神像上祈求幸福,試圖祝福Ai人。
3.端午節
唐文秀
節日分端午節,據傳是屈原。
楚江之空我能笑,直洗不了。
端午節從何而來?根據以前的傳說,它是為楚國醫生屈原準備的。可笑的是,浩如煙海,卻洗不去忠直之人的冤屈。
4.浣溪沙端午節
宋壽司
輕汗微藍,香蘭沐浴明代端午,清香滿青川。
彩線輕繞紅玉臂,小字斜掛綠雲杯。美女相約千年。
壹點汗水浸濕了藍平紋細布,明天端午節我壹定要泡蘭花湯。參與者人山人海,洗漱梳洗後留下的粉胭脂隨著水流流入河中,將河水覆蓋。妳輕輕把彩線纏在玉臂上,小字印斜掛在發髻上。我只希望我能和我愛的人永遠在壹起,壹起變老。
5.“中午給衣服”
唐·杜甫
端午節,皇帝賜珍貴的宮廷服裝,恩寵加身。
香絲紡成細葛藤,柔風吹來,白如新雪。
來自天堂,雨露,只是在炎熱中,穿上它清涼無比。
宮裏衣服的長短全都與頭腦結合在壹起,我將終生背負皇帝的款待。
端午節,國王送給他珍貴的宮服,大加贊賞。香羅衣由上等葛藤制成,柔軟得隨風飄動,潔白如新雪。從天而降,雨露滋潤,只是在炎熱中,穿起來很涼爽。宮衣長短皆合心意,承載著國王對生命的待客之道。
6.“端午節是東西”
聞松天翔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妳給了我壹根艾草。
死者看不見,新朋友在遠方。
那些過去能忠於國家的人,現在都花白了。
我想從屈原身上得到希望,湖南相隔遙遠。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妳送了我壹根艾草。死人看不見,新朋友卻在千裏之外。以前忠於國家的人,現在都是白發蒼蒼。我想從屈原身上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甚遠。
7.山龍舟節
袁
艾比香蒲到處都在忙,誰家* * *女,慶祝端陽。
五色臂長空,誰又能吊元祥?
到處都在忙著采集艾蒿和蒲草,年輕的男女們正在為端午節做準備。五色絲帶纏臂,載歌載舞,心中惆悵。端午節還有誰悼念屈原?
8.午後壹天
唐寅範遙
少年逢年過節更深情,但年紀大了,就會覺得難過。
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小時候總愛在節日裏生出很多情緒。現在我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地被情緒填滿?端陽那天,我懶得學掛艾草驅邪的習慣。只願壹盞蒲酒,天下太平。
9.端午節
雷
種族千年深悲,忠魂去了可歸。
國亡於今日,世間只剩離騷。
賽龍舟的目的是深切悼念屈原的千年恩怨,忠魂壹去不復返又如何?國家滅亡後還剩下什麽?唉,世上只剩下《離騷》這首千古絕唱了。
10,同州端午節
唐寅範遙
白色的頭發垂到肩膀壹尺長,離家35天就是端午節。
孩子見了很開心也很驚訝,但問哪個方向是家鄉?
白發垂肩壹尺長,端午離家三十五天。孩子看到後很開心也很驚訝,但問哪個方向是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