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座日本人將兩塊白色的圓年糕重疊在壹起,作為年神的神座。如果旁邊還擺有其他的糧食作物,那便是糧神的神座。擺放年糕和連食三日年糕湯的習慣始於日本室町時代。首先在武士階層推廣,後來傳至商人和農民中間。這種習慣壹直延續至今。
屠蘇酒屠蘇散是壹種中藥。處方內包括白術、桔梗、山椒、防風、肉桂、大黃、紅小豆等。日本人喜歡將屠蘇散包在紅綢內,浸入酒中飲用。飲屠蘇酒原為宮廷習俗,後來傳至民間。喝酒時要從最年輕者開始,三日後將剩酒倒入水井中。
年五正月裏東北地區的日本人習慣將搗過的年糕分制成壹個個小型圓年糕,贈給家人。與年糕湯有所不同的是,這種小年糕可以隨便吃個夠,沒有任何數量限制。還有的地區把小年糕視為年神贈送給大家的禮物,吃年糕即接受年神的恩惠。日本人稱這種小年糕為年五。近些年來,年五的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由贈年糕變為贈壓歲錢。當然也有壹些地區仍沒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慣。由於傳媒的宣傳,給孩子壓歲錢的風習越來越盛。
初詣初詣即大年初壹,日本人多擁到神社或寺院參拜。雙手合十,給神佛敬上幾個喜錢,以求壹年平安無事。初詣也稱初參或初社。在東京城裏住的人多去明治神宮或淺草寺。許多人在大年三十晚上三五成群乘車前往神社寺院,為方便大眾乘車,車子通宵運轉。當然,更多的日本人到附近的神社敬神拜佛。神社內燃起壹堆篝火,人們吸吮著熱乎乎的甜米酒,在有節奏的鼓樂聲中或請神官祓厄,或者親朋好友談天說笑,迎接新春到來。
伊勢位於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是日本著名的大神社。人們把第壹次去伊勢神宮初詣朝香稱為初伊勢。不少日本文學家在文學作品中描述了當年朝拜伊勢的盛況。從17世紀開始,日本民間開始流行惠方詣,即在元旦那天朝拜年神所在的方位,祈求平安。新年伊始,在神社抽的頭壹道簽稱為初禦簽,請求神官免災去難則稱初祓。元旦早晨拜土地神稱作初庭。
初水元旦汲來的水叫初水。日本人認為它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初水壹般由本命年的男子汲取。而在日本西部部分地區則由主婦承擔,叫作迎水。日本西南地區的壹些漁村還風行元旦早晨汲來新鮮海水供神敬佛。元旦清晨起床後用清水洗手洗臉,這時使用的水稱為初手水。除夕之夜人們點燃火把,來到井邊敬拜年神,然後才能汲水。路上遇到熟人也不能開口打招呼,以免福氣被別人帶走。用來汲水的水桶要換成新的。不僅如此,有些地方的日本人還要敬水神和井神,用壹種稱為水鏡或水餅的糯米年糕或用淘好的大米供神。
拜年日本人稱拜年為年始。新年期間,人們要去關照過自己的人家致謝,並祝賀新年快樂。戰前,日本拜年之風十分盛行。本家與分家之間、村民之間、領居之間都必須互相拜年問候。元旦當天幾乎家家賓客滿門,大家都忙於應酬。有時類似的局面還要延續到第二天、第三天。直到今天,初四仍是日本僧侶巡回拜年之日。婦女之間的拜年壹直可延續至立春前壹天。從日本明治中期(1870年)開始,社會上出現了送名片的風習。後來又改為送賀年片。戰後,回拜的風習逐漸消失,但是對父母家、上司家、師傅家拜年送禮的習慣仍然保留下來。
初夢盡管許多人對自己做什麽夢並不介意,但日本至今仍保留初夢的說法。初夢是指新壹年做的第壹個夢。可根據夢的內容預蔔壹年的兇吉。至於關於初夢的定義,日本民間還有爭論。有人說是指元日的夢,也有的說是初二或者初三的夢。由於除夕許多日本人要去神社拜神守歲,所以往往不睡覺。應該說初壹晚上至初二淩晨做的夢是初夢。這也許更確切壹些。日本流行壹富士、二鷹、三茄子的說法。即夢見富士山、鷹、茄子為吉夢。日本江戶時代,許多人做夢前,將畫有寶船的紙放在枕頭底下,據說這樣可以做吉夢。由於這個緣故,當時江戶(東京)地區賣寶船畫的人特別多。
農始正月裏開始的新的壹年的勞動,格外地受到日本人的重視。他們多選黃道吉日開始工作以討個吉祥。目前日本政府機構、各公司多在初四上班,臘月二十九日放假。農村則有鋤始,是指農民新年裏開始下地勞動的儀式,也稱農始,意喻祈盼豐收。關東地區的日本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初壹清晨到年神所在方位的田頭,挖上三鍬土,在地裏豎起壹根松枝,松枝下面擺上供品,祈求早中晚三季稻稻谷豐收。日本茨城縣北部地區的農民則通過給鳥兒餵食,根據鳥兒啄米的情形預占年成好壞,更多的地方則是從新年開始往地裏施肥,叫作初肥。
山初在山村有山初、初山踏等說法,是指新年頭壹次進山,具體時間各地不大相同。進山時攜帶新編好的稻草繩和年糕等供品,來到準備砍伐的樹木跟前,拴上草繩,擺好供品,敬奉山神。這天砍下的木頭立刻用來供年神或用作烤年糕的燃料,也有的留到正月十五作裝飾用。
船始漁村新年裏也有船始、漕初的說法。壹般正月初二開始出海捕魚或只是舉行出海儀式,歲未將漁船清洗幹凈,船正中擺上松枝、酒、淘好的大米和圓年糕,供奉船靈。新年首次捕到的魚叫初漁,要舉辦初漁祝,用這些魚供漁神和船神,祈求四季航海安全和漁業豐收。
初商做買賣的人家大年三十前收賬回來,初壹不開門,初二開始營業,店鋪裝飾壹新,並給顧客準備壹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商品。這叫初賣或初商。近年來日本城鎮的百貨商場都已改為初四開張營業。新年最初的魚市、茶市叫初市。第壹次上街買東西叫初買。新年提筆寫字叫書初。
某日公元8世紀中國的許多習俗傳到日本。正月初壹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糧日。民間習慣將初壹至初八與各種動物或家禽聯系起來。認為當天不能宰殺該動物。
小正月正月十五叫作小正月,日本人清晨要熬小豆粥供神。說是能驅走壹年的邪氣。然後趁熱喝下。這叫粥節供或粥初。過去該習俗在日本十分盛行,現多見於日本東部。日本人自古認為紅小豆裏有強化生命的精靈,紅色代表壹中咒力,因此赤豆飯往往被用於喜慶的場面。
初晦日正月最後壹天叫初晦日,也稱初三十日。古代日本人認為年神正月期間逗留在人世間,至月底年神要回去,因此十分重視正月的最後壹天。
參考資料:
日本節日及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