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選擇正確的啟動器
1.膨松劑有三種:小蘇打、面肥(老面粉)、幹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壹樣的: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然後通過加熱和膨脹,面團變得柔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小蘇打做出來的成品柔軟度不是很好。而且是弱堿性物質,會破壞面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面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擇。
3、面肥有些地方也叫老面。是最後壹次發酵後剩下的壹塊面團。適當保存後,作為菌種開始發酵。面粉肥料必須和堿壹起使用,因為它會使面團變酸。但是堿會破壞面粉的營養,而且用量很難掌握,成品容易浪費,呵呵~所以不建議使用。
第二,泡打粉的量要多不能少。
發酵粉是壹種天然物質。用多了也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加快發酵的速度,或許甚至會增加更多的營養。所以對於面食新手來說,多不宜少,以保證和面的成功率。
第三,激活酵母對於新手來說更重要。
我其實不太註意幹酵母的添加方法。有時候懶的話會直接拌上面粉,再加入溫水和面粉。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酵母的量、攪拌不均勻等問題都會對面團制作的結果產生壹些影響。
第四,面團的水溫要掌握好。
用溫水和面。氣溫在28到30度之間。但是很多朋友家裏沒飯吃,用體溫計怎麽辦?用手感受壹下。只是不要讓妳的手感到熱。特別說明:用手背測量水溫。即使是夏天,也推薦溫水。當然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面團制作過程越短越好,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5.面粉和水的比例要合適。
面粉和水的比例對面團非常重要。很多朋友總說漲不起來,可能是面團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團硬,這種面團適合做手工面。水分多了,面少了,面團踩起來就軟了,成品口感差。
第六,面團要光滑。
面粉用酵母和清水混合後,要充分揉搓,盡量讓面粉和清水充分結合。和面的直觀形象就是面團表面光滑濕潤。水太少不能揉,水太多會弄到手上。
第七,二次發酵。
妳可以看到從蒸籠中取出的面團上有很多氣孔。但是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 ~如果到這裏就結束了也不是什麽大錯誤,只是面團成品的口感和形狀會有所不同。
8.確保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優選不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有利於面團發酵的。溫度好處理,室溫基本能滿足夏季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是濕度不好控制。
擴展數據
隔夜面團制作的註意事項:
1,酵母要放在溫水中(不夠熱)融化混合;
2、毛面環境溫度要在25以上,1個半小時發射;
3、酵母發面不能隔夜,老面肥發面只能隔夜;
4.饅頭和小籠包做好以後,要放在案板上15分鐘才能蒸。
5.鍋爐燒開後,放在抽屜裏定時等20分鐘。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