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吃靈芝對身體有什麽好處?

吃靈芝對身體有什麽好處?

靈芝,全稱靈芝,在我國第壹部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靈芝有紫、紅、藍、黃、白、黑六種,但現代文獻和標本多為靈芝全株或多菌植物靈芝。性味甘平。靈芝主要含有麥角固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以及生物堿、內酯、香豆素、水溶性蛋白質和各種酶。

動物藥理學表明,靈芝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循環系統有降低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對呼吸系統有祛痰作用。此外,還具有保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適應癥:疲勞、咳嗽、哮喘、失眠、消化不良、惡性腫瘤等。

神農《本草經》把靈芝列為上品,說紫芝“負責耳聾,利關節,守精氣,強筋骨,好氣色。長期服用,不會老。”據說赤芝“負責胸中之結,益心,補中增智,不忘,久食不老,延年益壽。”近年來,對靈芝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臨床報道較多,可歸納如下:

(1)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每日三次服用靈芝片,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0.5g生藥),或每日三次使用靈芝酊(20%濃度),每次10ml(每日用量相當於6g生藥),壹般為15。

(2)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患兒每日肌註1 ~ 2ml(每ml含生藥0.5 ~ 1g)約1個月。

(3)治療白細胞減少癥。治療了52例因化學、物理、藥物、慢性病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近期有效率為84.6%,平均白細胞計數上升至1.028/立方毫米。10 ~ 20天為壹個療程。

(4)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前區脹或悶的緩解率約為72%,心悸氣短等癥狀的改善率約為65%。超過壹半的患者報告說,他們在服藥期間食欲、睡眠和精神都有所改善,降低血液甘油三酯有良好的效果。

(5)治療心律失常:在用靈芝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發現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時,伴隨的心律失常也隨之改善消失,於是用靈芝註射液治療各種心律失常,取得了壹定的效果。

(6)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的“護肝”藥物更有效。此外,還用於治療萎縮性胃炎、惡性腫瘤等。

可見,靈芝治療的疾病多為老年性、頑固性、退行性疾病。服用時註意兩點:

(1)口服研磨或酒浸泡,每次2 ~ 3g。現代常改為片劑,每次3 ~ 4粒,每日3次,或註射或肌肉註射,每日1 ~ 2次。不要過量,因為實驗表明大量服用會引起副作用並殺死動物。

(2)服務時間長。如果治療壹種疾病,壹般需要1個月以上;如果想防止衰老,延年益壽,服用3個月以上,停藥3個月,然後間斷服用,效果會不錯。

黃芪

黃芪是補氣的中藥,產於華北各省。根狀莖部分被用作藥。黃芪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等多種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神疲乏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尿量長、臟腑下垂、浮腫、汗少、崩漏、白帶、癰腫、潰瘍、皮膚及臟腑損傷引起的褥瘡。

黃芪和人參都是補氣的良藥,所以人參強調補元氣、回陽、救不良反應,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良好。而黃芪則主要用於補虛,常用於長期體質下降、言語無力、脈弱的人。黃芪具有養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滋補品配伍,效果更佳。

黃芪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藥物合用。可與芍藥、甘草、桂枝、高良姜、麥芽糖等藥物配合使用,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疾病。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配伍。可治療內臟脫垂、脫肛、子宮脫垂等。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等配伍。是治療婦科的良藥;與防風、麻黃、小麥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者表虛感冒的良藥。黃芪具有益氣、利尿、消腫的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同用,也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藥。黃芪具有扶毒生肌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疔瘡、慢性闌尾炎。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含有多種抗菌活性成分,並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也可用於預防某些感染性疾病。無論從中醫治療還是現代醫學觀察,黃芪都是壹味良藥。

紅棗進補是禁忌。

在中醫方劑中,大棗是最常見的藥食同源方劑,其補血功效更是傳為佳話。所以,自從紅棗成熟上市後,壹度成為人們購買的好果子。很多讀者認為,紅棗作為壹種滋補品,女性多吃壹定有好處。其實這個假設並不全面。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臨床中醫系專家指出,大棗味甘性溫,主要功能是補中、養血安神。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血虛萎黃、血虛失眠多夢。對於經血過多導致貧血的女性,照常喝紅棗水可以改善面色蒼白、手腳冰涼的情況。所以生活中往往會受到女性朋友的青睞。

不過,專家也指出,選擇紅棗進補並不適合所有女性朋友。例如,在月經期間,壹些女性經常眼睛或腳腫脹。其實這是濕重的表現,這樣的人不適合吃紅棗。這是因為紅棗味甘,吃多了容易產生痰濕,導致體內積水,加重水腫癥狀。同時,還有吃紅棗進補、燥熱的女性,不適合在經期服用,因為可能會造成經血過多,危害身體健康。

紅棗雖然是很好的補品,但是吃多了也是有害的。因為新鮮紅棗吃多了容易拉肚子,會傷脾,所以,外感風熱引起的感冒發熱腹脹氣滯的人,都屬於忌服的人群。此外,由於大棗富含糖分,尤其是制成零食的大棗,不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補品,以免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其實除了飲酒禁忌,還要註意飲食方法:水吃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功效,又能避免生吃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