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杭州十大名菜有哪些?

杭州十大名菜有哪些?

醋汁蒸草魚

西湖醋魚的源頭,據說來自“叔嫂傳寶”的故事。據說在古代,西湖邊住著宋氏兄弟,他們以捕魚為生。當地的惡棍想帶走他的嫂子,殺死他的兄弟。大嫂宋勸姐夫出逃,做糖醋魚送別。後來,他的姐夫聲名鵲起,擺脫了暴力與和平,在壹次偶然的宴會上品嘗到了這道酸甜的魚菜。

東坡紅燒肉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學識出眾,而且廚藝也相當了得。他住在湖北黃岡的時候,經常親自下廚做菜和別人壹起品嘗。他曾寫過壹首詩,介紹自己煮肉的經歷:“黃州好豬肉,賤如糞土。富人不肯吃,窮人不懂做飯。火慢的時候水少,火足了,就美了。”宋年間(約公元1090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地方官,動員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溉,造福百姓。過節的時候,老百姓送來的豬肉和紹興酒,被家裏人點熟了,和酒壹起送給農民工。家裏人誤以為酒和肉壹起煮,結果煮出來的肉特別醇香可口,獨特可口,壹時傳為佳話。人們稱贊蘇東坡是壹個男人,並模仿他獨特的烹飪方法。從此,以這位偉大作家命名的“東坡肉”成為杭州的傳統菜肴。

龍井茶炒蝦

龍井蝦仁是體現西湖美景氣質的傳統名菜。它的創作據說是受到蘇東坡“遙望江南”壹詞的啟發。字裏行間寫著:“不要去想妳的老朋友,妳的故國。趁年輕試試新火新茶和詩酒。”舊時有寒食節不生火的習俗,節後生火稱為新火。此時采摘的茶葉,是明前寒食,後天清明節,是龍井茶中的極品。龍井茶葉以“綠、香、甜、形美”著稱。廚師用這“四絕”搭配當季鮮蝦,最終創造了新的絕——龍井蝦。

叫花童子雞

據說在古代,由於封建王朝的戰亂和暴政,很多人家破人亡,淪為乞丐。有壹天,江南壹個叫華的姑娘,饑寒交迫地暈倒了,她的朋友給她弄來了壹只小母雞。苦於沒有炊具,我模仿烤紅薯的方法,把雞用泥包起來,放在篝火裏用柴火煨熟。沒想到,我發現雞肉又香又好吃。從此,這種獨特的烘焙方法流傳開來。杭州的廚師不斷提高吸收力,用嫩雞、紹興酒、西湖荷葉、肚餡進行精細加工,使燒雞醇香可口,最終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名菜。

宋臊子湯

據《武林舊事》記載,惜春六年(公元1171),宋高宗趙構於15年3月在西湖巡遊,奉命在湖中買龜、魚放生。宣布有壹個叫宋五嫂的女子,自稱東京開封人,隨皇上南遷。高宗皇帝命令他上船,吃了她做的魚湯。他非常感激,還記得他的晚年,送給他金銀和絲綢馬。從此,他的名聲大振,有錢人家爭相購買糧食。宋臊子湯已經成為北京的壹道名菜。“壹碗魚湯值幾塊錢。老北京是天空之美的剎車。那個時候,人們相信價值,爭奪市場。他們買壹半的善良,壹半的新鮮。”

八寶豆腐

據《隨園食單》記載,“王太守八寶豆腐”原為禦膳,由康熙帝賞賜給大臣徐建安,由大臣門生樓村先生傳給其孫王太守,故名。新中國成立後,杭州的名廚們根據這本書裏的記載,加以研究和模仿,發展成為杭州的壹道特色名菜。

剁魚丸

魚圈傳說和秦始皇有關。始皇帝愛吃魚卻怕捅人,很多禦膳名廚壹怒之下成了鬼。壹個名廚,在不幸的邊緣,把對始皇帝的怨恨發泄在魚身上,用刀把案板上的魚塊剁碎,才發現魚刺從剁碎的魚裏露出來。他急中生智,把食物攤開,把魚糜擠到沸騰的豹胚湯裏。白嫩嫩的魚丸漂浮在面湯裏,食物很美味。廚師也得到了每壹朵烏雲都有壹線希望的獎勵。從此,這種方法流傳到民間,民間稱之為“魚圈”和“魚丸”。據說杭州的剁魚丸也是因為這個,因為制作精美,魚丸大,入口綿軟,比較有特色。

砂鍋豆腐燉魚頭

據說有壹年初春,甘龍穿著便裝來到杭州,在吳山進行了壹次私人遊覽。為防暴雨,他逃到半山腰壹戶人家的屋檐下避雨。下了很久的雨,乾隆又冷又餓,就推門討飯。好心的店主王小二是壹家餐館的服務員。看到這裏,他非常同情。但是,他家裏很窮,只好東拼西湊。唯壹的壹塊豆腐壹半用來燒菠菜,剩下的放在砂鍋裏燉給他吃。又餓又困的甘龍已經餓得咕咕叫了。看到這頓熱飯,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他覺得特別好吃,回到北京後還是忘不了這壹頓好吃的。他第二次來杭州時,去了王小二家。那是春節,但王小二失業在家。為了報答壹頓飯的饋贈,乾隆給王小二錢,在後街吳山腳下開了壹家叫“王潤興”的飯館,並親筆題寫了“黃粉兒”四個字。王小二管理良好,專門供應魚頭豆腐和其他菜肴。顧客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紅火,杭州的店鋪也爭相效仿。魚頭豆腐已經成為杭州歷史悠久的傳統菜肴。

桂花鮮栗子湯

唐朝明成祖年間,有壹個中秋之夜,皎潔的月光皎潔地照在大地上。孤獨的嫦娥在廣寒宮凝視著這個世界。看到杭州西湖勝似天堂的景色,遊客們玩得不亦樂乎,忍不住擼起袖子手舞足蹈。吳剛敲桂花樹陪她,驚現“桂花紛紛落”。此時,杭州靈隱寺的德明法師正在廚房煮栗子粥,無數香噴噴的小五谷落入粥中。所有的和尚都嘗了這粥,都說特別好吃。德明大師非常高興,於是他撿起散落在地上的肉桂種子,種在山上。很快,這些桂花樹在第二年的中秋節開花了,從此西湖周圍就有了各種芬芳的桂花。“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已成為古都杭州的美稱。桂花栗子粥經過不斷的改良,成為桂花鮮栗子湯並流傳下來。

糟醬燜鞭筍

傳說杭州鼓山廣元寺附近有壹片竹林。寺裏的和尚愛吃竹筍,但不擅長烹飪。他們只會做飯做飯。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與寺內僧人有交往,並傳授給他們自己的《射竹經》。這道菜由嫩鞭筍和香米制成,經過炒、炸、燉,味道濃郁,非常可口,別具特色。紅燒鞭筍代代相傳,成為杭州著名的傳統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