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冬棗個頭小,它的優點有很多,吃冬棗也有些講究,接下來小二就跟大家仔細說說。
壹、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冬棗維生素C含量這麽高!
說到冬棗的營養價值,有壹個稱呼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維生素 C 大補丸”。
雖然身材矮、小、圓,但就在冬棗圓滾滾的小身子裏,維生素 C 含量高達 243 毫克 / 100 克,差不多是蘋果的 60 倍,檸檬的 10 倍,獼猴桃的 4 倍,稱得上是“水果中的維生素 C 之王”。
上面的還只是平均數據,某些品種的冬棗的維生素 C 含量最高甚至能達到 500~600 毫克 / 100 克。
碰上這樣的好棗,只需吃壹兩顆,人體壹天所需的維生素 C 就不用愁了(維生素 C 推薦攝入量為 100 毫克 / 天)。
除了維生素 C 外,冬棗的膳食纖維、葉酸、煙酸含量,也都是水果中的佼佼者。
不過,這些說的都是新鮮冬棗,不新鮮的冬棗營養(特別是維生素 C)會大打折扣。
每100g食物中VC含量排名(mg)
(數據引自《中國食物成分表2018標準版》)
強大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對於強大的免疫系統,骨骼和膠原蛋白的形成、制造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壹種強效的抗氧化劑。
大到對抗各種癌癥、心血管疾病,小到普通的感冒、口腔潰瘍,維生素C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像預防牙齦萎縮、出血,預防動脈硬化,抑制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等都能看到維生素C的身影。
二、 冬棗很甜,是用糖精泡出來的?
每年冬棗上市的時候,朋友圈裏都會泛起壹撥陳年老謠:
很多人都會擔心:冬棗這麽甜,不會是用糖精或甜蜜素泡的吧?
其實,由於品種的天生優勢,冬棗成熟後的含糖量能達到 25%~38%,根本不需要額外用甜味劑來「增甜」。所以,絕大部分很甜的冬棗都沒問題,大家可以放心買。
不過市場上確實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提前上市賺黑心錢,會手工制作壹些紅皮冬棗,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給生棗泡個加糖精鈉或甜蜜素的熱水澡。
在用甜味劑增甜,熱水浴催熟上色後,原本青綠的棗皮會變為紅色,並且吸附壹定量的糖精或甜蜜素,乍壹看,確實與熟透的冬棗有幾分相似。
但是假的真不了,天然成熟和熱水泡熟的棗有明顯區別,辨別方法就兩招:
1. 看顏色
自然成熟的冬棗:紅色深淺不均,並且會呈斑點狀散開,不紅的部分略微發黃則表示甜度較高;
用水燙熟的冬棗:紅色分布的異常均勻整齊,而且通常是全紅或者青紅分界明顯。
2. 嘗 味道
熟透的冬棗:果肉酥脆,甜味均壹自然;
泡熟的冬棗:通常只是表皮甜,甚至可能甜得發苦,而棗肉還是幹、柴、酸澀的。
糖精鈉或甜蜜素都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適量添加沒問題,只是不能用於新鮮水果。
三、 冬棗和紅棗,什麽關系?
相信很多人看到熟到全身通紅的冬棗,都會想問:
曬幹了能當紅棗不?
其實,簡單來說,棗是壹大類“鼠李科棗屬”植物的統稱,品種很多,但最常見的吃法有三種:做蜜棗、鮮食、幹制。
紅棗就屬於幹制的棗,並沒有什麽嚴格的品種限制,各種熟透了的鮮棗經過幹制去除水分後制成的「棗幹」,都屬於紅棗的範圍。而市場上最常見的紅棗,主要是灰棗、駿棗、金絲小棗等個別品種。
像冬棗這種皮薄肉脆口感佳,也很能賣上好價錢的品種,當然是新鮮吃最能發揮它的優勢啦,很少有人舍得把它拿來做紅棗。
如果妳非要把水靈靈的冬棗曬幹制成「紅棗」,也不是不行,只要保證過程中沒有腐爛發黴就好,不過就別指望這樣的「幹冬棗」能補 VC 了。
四、 冬棗雖好,壹次也不能多吃哦!
作為壹種味道清甜的水果,不少人在冬棗面前壹定是管不住嘴的,壹次吃壹盆絕對不是個例。
但冬棗的含糖量為 25%~38%,這不壹般的含糖量不僅表明它很好吃,也意味著熱量絕對不容忽視。
壹般來說,冬棗的熱量能達到 105 千卡 / 100 g,和米飯差不多(116 千卡 / 100 g)。
100 g 的冬棗是什麽概念?
中等個頭的大約也就 6、7 顆
不算棗核,108 g 冬棗的棗肉差不多 100 g
如果妳正癱在沙發裏,準備邊刷手機邊消滅壹盆冬棗的話……
可以捏壹捏這幾天肚子上剛貼好的秋膘,三思而後吃。
轉載請註明央視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