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的藥用功效
1,祛風解表:用於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
2.祛濕止痛:用於風濕痹痛,防風祛風除濕止痛。常與羌活、季芳同用,治風濕關節痛。
3.祛風解痙:用於破傷風,咬緊牙關,角弓內翻,但常與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配伍。
4、止血止瀉:用於腹痛泄瀉,常與白芍、白術、陳皮配伍,如便血、崩漏,壹般炒炭敷用。
防風的藥理作用
1,解熱作用:防風水煎劑灌胃有中度解熱作用,腹腔註射有明顯解熱作用。
2.鎮痛作用:防風水煎劑對小鼠腹腔註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抗菌作用:抗風水湯對誌賀氏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抗風水湯腹腔註射小鼠可明顯抑制炎癥性耳廓腫脹,與荊芥合用作用更強。
5.增強免疫力:防風水煎劑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
6.鎮靜作用:防風和從防風中分離的防風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小鼠睡眠時間。
7、解痙作用:抗風水湯能明顯抑制兔小腸的收縮,具有解痙作用。
防風的藥用禁忌
1,血虛、痙攣或頭痛者因風邪不宜服用。
2、邪幹姜、藜蘆、蛇葡萄、芫花。
3、恐懼。
4、袁琪不足,此病不可因風濕而禁治。
防風藥方
1,治頭風,疼痛難忍:防風,白芷各四兩。上面是細粉,用蜂蜜和藥丸精制而成,大如彈珠。如果牙風有毒,只以茶為丸,每次壹丸,茶湯服用。如果頭風偏,鏤空衣服。如麻風病,吃後服用。三次都沒恢復。
2、治白虎風,走痛,兩膝熱脹:防風壹兩(去蘆頭,略炒),地龍二兩(略炒),漏蘆二兩,服下藥,將細羅搗成粉末,每次不分時間,用溫酒調二錢。
3、最難治的癰:防風、白芷、甘草、赤芍、川芎、歸尾、壹段公豬蹄。加入五根蔥,放入三碗水中炒熟,將絲片浸在水中,晾幹,然後上藥。用羊毛筆清洗深彎。
4、治壹切風瘡疥瘡,皮膚瘙癢,成癖疹:防風、蟬蛻、皂莢各壹粒半,天麻二兩。四種食材搗碎成細粉,用精羊肉煮熟搗碎,用酒熬成糊狀,藥丸大如綠豆。每次服30粒,用荊芥酒或茶湯沖服。
治自汗:防風、黃芪各壹兩,白術二兩。每次服用三錢,水煎壹分半鐘,三片生姜水煎。
6、治盜汗:防風五錢,川芎二錢半,人參壹錢半。對於細粉,每次服兩元,在被窩裏喝米飯。
7、順風,治老人大腸秘方:防風壹兩,枳殼壹個,甘草半個。最後,吃之前喝兩元的白湯。
8、在治虛脫:風去葦頭,煨之亦終,每服二錢,以面糊加酒,亦以面糊加酒。
9、治療黴菌性陰道炎:防風、大戟、艾葉各五元。水煎,熏洗,每日壹次。
防風林種植技術
1.整地:沙質壤土和輕質粘壤土,抗風性好,排水性好。防風有壹定的抗鹽堿能力,在輕鹽堿地也可以種植。不要選擇太澇或太濕的土壤,以避免腐爛的根和基葉。重粘性土壤容易造成防風分歧過多,降低質量。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深耕,結合整地,每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平整,耙平,等待播種。
2.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春播時間,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中旬,華北地區4月中旬,秋播時間,長江流域9?5438年6月+10月,華北冰凍前播種,次年春季出苗。春播時,種子要用溫水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利於發芽。然後全床按30?以40厘米行距,2厘米溝深播種,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入溝中,覆土壓平,稍壓,蓋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畝用種量2?三公斤。
3.套種:當苗高5-6厘米,出現第壹片真葉時,按6-7厘米的株距套種;當苗木高度為10-12cm時,按照13-16cm的株距進行定苗。間苗時,如發現缺苗,應及時補苗。
4、中耕:6月份會進行多次除草。間苗時除草1次。定苗時進行1中耕,次年進行2-3次中耕。當植株高約30厘米時,先去掉老葉,再培養根部,防止倒伏。冬天要把地裏的雜草、老葉清理幹凈,重新培土。
5.追肥:壹般追肥3次。第壹次間苗時,每畝施稀釋的人糞尿1000公斤,輕澆行間。第二次播種後,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第三次在8月下旬,每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
6.抽薹:對於兩年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開花時,除留種外,發現抽薹應及時拔除。
7.排水和灌溉:播種或種植後保持土壤濕潤,直到出苗。抗風抗旱能力強,無需澆水。雨季要及時排水,防止水爛根。
8.采收:冬季6月下旬65438+10月至6月中旬165438+10月采收或春季發芽前采收。種子繁殖的防風第二年即可收獲。春季用根繁殖的防風,在水肥充足,生長茂盛的條件下,根長30厘米,粗65438±0.5厘米,當年即可采收。秋播第二年10至11收獲。收割時,應從畦邊的壹端挖深溝,挖去根部,以便除去殘留的莖和土壤。每畝可收幹貨150-300斤。
9.留種:選擇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二年生植物。增加磷肥的施用,促進其開花結果。種子成熟時,剪去莖枝,搓掉種子,晾幹後存放於陰涼處,或采收時選擇0.7厘米以上粗的根作為種子根,邊采收邊種植,或留在原處,待第二年春天移栽種植。
猜妳喜歡:
1.蛤蜊的功效與作用
2.防風的功效、藥用價值及副作用
3.防風有什麽作用和禁忌?
4.中藥防風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5.附子的功效及註意事項
6.中藥的功效、作用和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