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帶繁殖法:在挖根、分蘗苗的同時,於秋季挖出水平側根或挖出距母株約0.6厘米的粗根段,覆土澆水,當年即可生根發芽,長成幼苗。
3.壓條繁殖法:在8月份將枝條剪去,埋入或直接埋入土中,然後從當年葉片的葉腋處可發出新芽和不定根,並切斷與母株的聯系,即形成獨立苗。
4.扡插繁殖法:秋季扡插樹莓枝條,用沙堿越冬後於次年春季剪成20 ~ 30 cm長的莖段,進行扡插。插條也可以根據需要插入,插入時最好用激素(如NAA)處理。苗床應該用薄膜覆蓋,並保持壹定的濕度。樹莓只要稍加管理就能獲得高產。在樹莓的人工栽培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壹、豎立捆綁:樹莓枝條較軟,由於果實較重,經常下垂到地上,汙染果實,影響品質和產量。下垂的枝條相互遮擋,也會造成通風透光不良,不便於管理。所以要設置支架將樹枝綁在柱子上或架面上,綁的時候閥門要在4月中下旬。這些方法如下:
(1)柱子捆綁法:在植物叢附近設置壹根柱子,直接將樹枝綁在柱子上。
(2)扇形捆綁法:在植物叢間豎起兩根柱子,將相鄰兩個植物叢的半枝以扇形綁在兩根柱子上。這種I-binding法受光好,管理方便,成品率高。
(3)綠籬-框架捆綁法:適用於帶狀配置的園林,費用較高。在腰帶裏每隔5米埋壹根柱子,在柱子上畫三根電線,將樹枝均勻地綁在電線上。為了節省材料,還可以拉壹根鐵絲,鐵絲1米高,樹枝綁在鐵絲上不下垂。
2.整形修剪:留剪,紮L枝,剪去頂部幹瘦部分,促進下部結實分枝。與此同時,王毅將基部的斷枝、過密枝和病蟲枝進行疏除,保留7 ~ 9條壯枝。夏季修剪,發芽的基本技術長3 cm時,每株保留12~15條均勻分布的健壯生長枝,其余從基部開始疏幹,保留的基本枝要去芯。秋季修剪和果實采收後,結果植株開始逐漸枯萎死亡,叢內基枝密集,通風透光差。因此,果枝和過於密集的基枝必須及時疏除,同時也要疏除病蟲害損傷的枝條,使剩余的枝條得到良好的光照,充分成熟。
3.施肥和灌溉:施肥的頻率和數量取決於土壤性質和植物生長。主要有基肥和追肥兩種。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方法是秋季行間開溝,深度20~30 cm,施肥後用土蓋溝。最好用硫酸銨等可溶性化肥作追肥,幼果期施入。幹旱早季灌溉最好,溝灌是最好的方式。
4.中耕除草:種植後1 ~ 2年內,每年中耕除草3 ~ 5次,深度6 ~ 10 cm,使土壤疏松,無雜草,有利於植株生長,結果後期閉枝時,應疏花,及時拔除雜草。每當灌溉下雨時,要送土,夏末秋初要停止耕作,促進枝條衰老,增加冬季抗寒能力。果實采摘:經過漫長的夏季,覆盆子果實在飽滿且仍呈綠色時采摘,除幹凈的粳葉外,用沸水浸泡1 ~ 2分鐘,然後在烈日下曬幹,篩去灰屑,挑出雜質,去梗。生根:秋季挖根,洗凈晾幹。采摘葉子:樹莓的葉子在夏天被收獲並曬幹。覆盆子的根和葉也可以使用,搗碎或煎煮。覆盆子在7月和8月收獲,此時果實飽滿、呈綠色且未成熟。將采摘的果實清洗去莖葉,用沸水燙1-2分鐘,取出後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