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麽樣提高白細胞,有什麽危害,平時註意些

怎麽樣提高白細胞,有什麽危害,平時註意些

疾病概述

白細胞減少癥(leukopenia)為常見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持續低於4×109/L時,統稱白細胞減少癥,若白細胞總數明顯減少,低於2×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0.5×109/L,甚至消失者,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前者臨床主要表現以乏力、頭暈為主,常伴有食欲減退、四肢酸軟、失眠多夢、低熱心悸,畏寒腰酸等癥狀;後者多以突然發病,畏寒高熱,咽痛為主。本病於任何年齡之兩性均可罹患。粒細胞缺乏癥為白細胞減少癥發展至嚴重階段的表現,兩者病因和發病機理基本相同,故壹並論述。

白細胞減少臨床縮減分為原因不明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多見。後者多為化學因素、物理因素、藥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見於各種實體腫瘤化療後、多種血液病、嚴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我國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的預後良好,粒細胞缺乏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年齡較大或有其他臟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較高。

白細胞減少癥在中醫學無此病名,據其主癥主要有乏力、頭暈、心悸、易外感發熱等,歸屬於中醫學“氣血虛”、“虛勞”、“溫病”、“諸虛不足”等範疇。

癥狀體征

尋找慢性感染竈,註意肝、脾、淋巴結有無腫大。

疾病病因

註意患者年齡及體質,有無急慢性感染史和物理化學物質接觸史。詳細詢問曾服何種藥物,有無多次發作及發作的規律性,有無遺傳因素及原發疾病。

診斷檢查

1.檢驗

除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外,應註意有無白細胞質的改變(白細胞計數持續<4.0×109/L者稱白細胞減少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於2.0×109/L者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2.腎上腺素試驗

用0.1%腎上腺素0.2ml皮下註射後,於15min及30min分別計數粒細胞絕對值,如達正常或增至原來的壹倍,提示周圍血白細胞減少是由於循環池及邊緣池的粒細胞分布異常所致。腎上腺素試驗應盡量選擇白細胞計數最低時進行。伴有高血壓及心臟疾患者慎用。

3.氫化可的松試驗

琥珀酰氫化可的松100mg靜註,註射前即刻及註射後3h各查白細胞總數及分類計數1次,正常者用藥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應較用藥前增加>2.0×109/L。若低於此值表示骨髓釋放功能不佳。

4.其他檢查

必要時作血清及尿溶菌酶測定、骨髓穿刺檢查、骨髓造血細胞培養及粒細胞壽命測定。

治療方案

1.按血液系統疾病護理常規護理。

2.停止使用或接觸對造血系統有害的藥物、氣體及射線等。

3.有感染者應及時控制感染。

4.藥物治療

(1)刺激白細胞生長藥物:可選用2~3種,治療觀察3~4周,如無效改換另外2~3種。維生素B410~20mg,3/d,口服;維生素B610~20mg,3/d,口服;碳酸鋰20~30mg,3/d,口服;氨肽素0.1,3/d,口服;利血生10mg,3/d,口服;鯊肝醇50~100mg,3/d,口服;脫氧核苷酸鈉10~20mg,3/d,口服;輔酶A100U,1/d,肌註;ATP20mg,1/d,肌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