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治療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首先應當針對耳痛癥狀進行對癥治療,通過局部使用滴耳劑緩解疼痛,或者口服解熱鎮痛藥,減輕耳痛。如果考慮細菌感染,則酌情應用抗生素。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務必徹底。
鼓膜穿孔前:應用局部藥物滴耳,比如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後則禁用。如果癥狀較重,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鼓膜穿孔引流不暢等,則行鼓膜切開術,引流中耳膿液。
鼓膜穿孔後:用過氧化氫溶液洗耳,再用氧氟沙星耳浴,待流膿停止後,鼓膜穿孔不愈合者,行鼓室成形術。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對於單純慢性中耳炎,應當及時去除中耳炎反復發作的誘因,避免感冒或耳道進水等。當急性發作時,可全身應用抗生素,並輔以局部滴藥,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待幹耳壹段時間,再行鼓膜修補術。
對於中耳膽脂瘤,應盡早實施乳突根治術,根治術目的首先是清除病竈,獲得“幹耳”,其次是改善聽力,酌情采用鼓室成形術重建傳音結構。
分泌性中耳炎
首先應盡早清除中耳積液。早期可以通過恢復咽鼓管功能加強中耳引流,從而利於積液排除或局部吸收。如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通過鼓膜穿刺、鼓膜切開置管等方式清除中耳積液。
其次加強對咽鼓管抗感染治療。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口服促排劑稀釋咽鼓管分泌物。
同時積極實施全身性的治療,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等抗生素口服或靜滴。
藥物治療
全身用藥
可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頭孢唑肟等口服或者靜脈滴註。分泌性中耳炎時,成人用藥3~5天,兒童用藥1周。
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質激素,選用地塞米松或潑尼松,壹般用3天短期治療。
局部用藥
潑尼松龍
在分泌性中耳炎時,通過經導管吹入咽鼓管或鼓膜穿刺註藥的方式局部給藥。
苯酚甘油滴耳
在急性中耳炎時,可消炎止痛,在鼓膜穿孔前應用,穿孔後禁用。
3%過氧化氫溶液
在化膿性中耳炎時,用於清洗外耳道膿液。
氧氟沙星滴耳劑
無耳毒性抗生素溶液,用於急性中耳炎的局部抗感染治療,或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分泌物較多時。
針對部分癥狀
黏液促排劑
具有稀釋中耳分泌物的作用,可增加咽鼓管清除能力,減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引流的負擔。
鼻腔減充血噴鼻劑
緩解鼻塞,減少咽鼓管咽口的堵塞。
手術治療
適用於分泌性中耳炎的手術
鼓膜穿刺術
在鼓膜緊張部的前下或後下象限穿刺,抽出積液。
鼓膜切開術
當鼓室積液黏稠不易通過鼓膜穿刺清理時,可選用鼓膜切開術;或者穿刺抽吸後,短期內又有積液復發時,也可換用鼓膜切開術。
鼓膜切開加置管
對於反復發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鼓膜切開清理積液後,可於切口處放置鼓膜通氣引流管,利於長期引流,置管時間半年至3年不等。咽鼓管功能恢復後,置管則自行脫出或病情痊愈後手術取出。
適用於化膿性中耳炎的手術
***有兩大類,以清除中耳病竈為目的和以重建傳音結構為目的,前者主要是乳突手術,後者主要是鼓室成形術。
乳突根治術
通過清除鼓竇、乳突氣腔的病變組織,充分引流中耳膿液,同時不觸動鼓室和外耳道的正常結構,保存和提高聽力的同時,有效控制並發癥。
鼓室成形術:用於修復和改善鼓室傳聲系統。該術式又根據清理和重建的病變部位不同,分為多種具體亞型。
乳突根治術聯合鼓室成形術:該手術方式既清除了中耳病變組織,又有效重建了傳聲結構,多適用於較嚴重的化膿性中耳炎或者中耳膽脂瘤患者。
鼓膜成形術
又名鼓膜修補術,亦稱I型鼓室成形術,可通過單純修補鼓膜穿孔提高聽力,多適用於單純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