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梅是雪利酒嗎?
幹梅子壹般用芥菜腌制曬幹,但有的地方用雪裏蕻。
紹興話梅油黑,味醇,耐貯藏。蔬菜原料主要有三個品種:芥菜、花葉芥菜、雪裏蕻。
梅幹菜和黴幹菜的區別。
從閱讀中,人們很容易將梅幹菜和香菇誤認為是同壹種食物,甚至因為當地人的口音錯誤而出現梅幹菜和香菇。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
香菇幹(即黑菜幹)是紹興壹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副食,也是紹興的名優特產,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嶽重邊蘭》中,對發黴的幹菜是這樣描述的:“有幹芥菜、幹油菜、幹白菜。芥菜好吃,油菜平平,白菜嫩。是用來煮鴨子和烤肉的,紹興居民自己做的。”可見紹興黴幹萊的制作在當時是極為普遍的。清代,幹黴曾被視為紹興“八大貢品”之壹。以前外出打工的農民或手藝人,大多喜歡在米筐裏放壹點蒸熟的黑幹蒜,方便攜帶,適合食用。據說在大熱天,如果把幹菜放在飯盒裏,壹會兒也不會變酸。至今,城鄉家庭腌制晾曬蔬菜的習慣仍很普遍,甚至很多移居海外的華僑家庭主婦也願意自己動手制作。
紹興話梅油黑,味醇,耐貯藏。可以分為三種:幹白菜、幹油菜、幹芥菜,幹芥菜最好吃。幹芥菜是“百腦芥菜”中最好的品種。“百腦芥菜”核多,莖葉細長,及時采收鮮嫩。這種蔬菜在太陽下做的幹菜,越蒸越黑,越軟越香。清明節前,將大白菜曬幹,用小捆金銀絲紮好,放入有鹽漬的小壇子裏,待鹵汁滴熟後取出,曬幹蒸熟,再在太陽下多次曬幹,直至色澤鮮亮芳香,最後密封在外面裝飾有山水的菜壇子裏。據清代制作貢菜的老人回憶,這樣精制的貢菜,由紹興知府和山陰縣監管,每年僅千斤重。祭壇用黃色封好,由專人運到北京。據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到紹興都要品嘗貢品做成的菜肴和菜場。現在紹興農民幾乎都是白手起家,家家戶戶常備,壹年四季不斷。
梅幹菜紅燒肉怎麽做?
材料:五花肉500克,梅幹菜適量,生姜1片,香蔥1把,香葉3片,八角2顆。
調料:生抽、白糖(1茶匙就好)、老抽、料酒、冰糖(三小塊就好)、醋少許。
生產方法:
1,連皮豬肉去毛,洗凈備用。
2.把梅幹上的鹽洗幹凈,切碎,然後泡到鹹。
3.鍋中放清水,放入豬肉,加入醬油、冰糖、姜、香蔥、八角,將豬肉燉20分鐘,撇去煮開的泡沫。
4、熟透的豬肉,用牙簽插入孔中,然後四周均勻塗上黑醬油或老抽,瀝幹水分(不然炒的時候會爆出來)。
5.鍋裏的油加熱到160度。
6.將豬肉的皮放入鍋中,向下煎。剛下去的時候用鍋蓋蓋兩分鐘(以防油爆)。
7.切成5-8毫米的肉塊。
8.鍋裏燒熱油,放入幹梅子,翻炒,加入少量糖和醬油調味。試試吧,不要太鹹。
9.將肉片皮朝下放入壹個圓碗裏。均勻撒少許糖和鹽調味。腌起來就有味道。
10,然後把炒好的幹梅子鋪在面上。用勺子壓實。
11.蒸鍋放冷水,放上碗,蓋上鍋蓋,中火蒸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