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眾多特產中,接觸最早的應該是紅棗、核桃、葡萄幹。現在我們習慣稱他們為“老三”。而這個老樣本也是外地朋友對新疆特產的最初認知。
說起紅棗,新疆有三種著名的紅棗:哈密大棗、和田大棗、若羌大棗。
哈密大棗圓形,壹般入藥,因產於新疆哈密地區五寶鄉而得名。哈密大棗前幾年很受歡迎,後來逐漸被和田大棗和若羌大棗搶了風頭。從那以後,風景每況愈下。
和田大棗的形狀有點像雞蛋,頭大頭小。主要產於新疆和田,以224球質量最好。因為屬於駿棗,為了與哈密大棗等駿棗相區別,習慣上取名為和田大棗,特別適合當零食。
若羌棗是壹種灰棗,因產於若羌縣,品質最佳,故稱若羌棗。
若羌縣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積20.23萬平方公裏。因其地理位置遼闊,有“中華第壹縣”的美譽。這裏平均海拔763m ~ 1000m,年平均無霜期214天,夏季35度以上高溫天氣58天,年平均日照2985小時。
由於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晝夜溫差高達28度,天山雪水的灌溉造就了若羌大棗皮薄肉厚核小回味甜的獨特氣質。
在新疆,我們叫若羌棗灰棗,因為它生長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若羌大棗每次成熟時,棗皮都會蒙上壹層薄薄的灰塵,遠遠看去,顯得灰蒙蒙的,所以叫灰棗。
別小看這層灰,它對若羌大棗有神奇的保護作用,能防止營養流失。因為若羌棗是唯壹壹種自然掛在棗樹上的棗,曬幹後,人們會用長棍把灰棗從樹上敲下來,然後用專用吹風機把葉子吹走,這樣若羌棗就可以裝箱了,這樣專用的壹層灰對若羌棗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若羌大棗個頭小,橢圓形。在新疆,果肉很有磁性,石頭很細長。自然風幹的若羌大棗呈紅褐色。
若羌大棗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用來煮粥、煲湯、做蛋糕。因其回味甘甜,深受人們喜愛,很好的詮釋了濃縮才是精華這句話。
若羌大棗含有維生素A、B1、B2、B6、B12、C、P等。被稱為“天然維生素丸”,富含18氨基酸和鈣、鋅、鐵、鉀、磷等多種礦物質元素。
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將人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有壹定的預防膽結石的作用。
市場上有兩種若羌大棗。壹種是洗好的,優點是好看,幹凈,即食。缺點是清洗後如果沒有徹底晾幹,可能會長黴。
我個人通常比較喜歡沒洗過的原棗,也就是真樹上晾過的原棗。我壹看,又羞又醜。如果我用清水洗,或者用紙巾或毛巾輕輕擦拭,它會立刻變得容光煥發。這種不洗的棗,吃多少洗多少,保質期更長。
如果羌棗可以隨時放進包裏當零食,特別推薦低血糖的朋友。平時工作或出差餓了,飯前吃幾顆若羌棗,小棗卻能讓妳立馬精神飽滿。
我喜歡把若羌大棗放在粥裏,不管是大米粥還是小米粥。若羌大棗提前洗凈,用刀切開,去掉棗核。這樣煮出來的粥,有壹種來自若羌大棗的特有甜味,相當好吃。
去年有顧客買了若羌大棗然後蒸三次,幹三次。據說更容易被脾胃吸收,既營養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