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古稱涼州,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要沖,河西四郡之壹。武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市級文物保護點540多處。截至2010年,館藏文物4.7萬多件,突出的代表有“壹馬”(馬踏飛燕)、“壹碑”(西夏碑)、“壹寺”(白塔寺)、“壹窟”(天梯山石窟)、“壹塔”(羅什寺塔)、“壹廟”(文廟)、“壹堡”(瑞安堡)。
武威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4A級景區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1處。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對外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中國葡萄酒的故鄉”、“世界白牦牛唯壹產地”和“中國人參果之鄉”等美譽。
名俗:涼州舞獅
涼州麻獅舞在唐代最為盛行。無論是宮廷宴會還是慶功祝捷都以舞獅助興。
涼州舞獅從裝扮看,二人合扮為“太獅”,壹人獨扮屬“少獅”。舞動時毛隨風動,表演時由多個出身於武術世家的青年男子,先演練壹番流傳在涼州的八步轉、琵琶條子、定宋大刀等獨具特色的武術套路後,隨著助威的鞭炮聲,和著輕重不壹,急緩有別的獅舞鼓點,披紅掛彩的引獅人手拿繡球,翻騰跌撲,引得獅子昂首出場。
四壩攻鼓子
“攻鼓子”與壹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風格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靈秀和太平鼓的渾厚。從化妝到表演,都給人以威武雄壯、粗獷豪放的美感,具有西部特色。“攻鼓子”表演者裝束壹般為黑衣白扣傳統的攻鼓舞壹般由20人組成。
石碑滾燈
永昌鎮石碑村鬧滾燈,民間藝術的壹種形式,石碑村的滾燈具有地方特色。
美食
涼州“三套車”
涼州“三套車”,是指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為大眾化的美食,被稱為涼州快餐。
涼面
涼面的制作用精粉兌蓬灰(壹種綠色食用堿),摻入少量的清油,反復揉揣,揉好後要“餳”三四個小時,然後根據需要拉成各種形狀,或細、或粗、或寬等。煮好,放進涼水激兩遍,然後用清油“拌”兩遍。
中秋大月餅
涼州大月餅,除了千層餅變形的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
漿水面
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漿水面,面條的種類不拘,搟壓拉均可,關鍵在於漿水漚制的好壞。
米湯油饊子
米湯油饊子是涼州特色小吃之壹。米湯用涼州特產黃米和少許扁豆調入砂鍋用旺火熬成,再將少許面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這是壹種經濟實惠的風味食品。
面皮子
釀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狀食品,再加上醬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特產
人參果
武威張義鎮、黃羊川鎮、十八裏堡鄉均產人生果,因其生長在海拔2200米、氣候寒涼,土壤、空氣無汙染的特殊地理環境中,澆灌祁連山純凈冰川雪水,采用無公害食品標準生產成熟的人參果果肉厚實多汁,無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澀,風味獨特,是壹種回歸自然的保健水果。
涼州熏醋
涼州熏醋是西北人壹日三餐離不開的桌上調味品。涼州熏醋采用多種上乘原料、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精釀而成。
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長在中國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內,因天祝獨有,故命名為“天祝白牦牛”。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的嚴寒地區,是中國稀貴地方類群。
中國葡萄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