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石斑魚種類

石斑魚種類

石斑魚可分為很多種:海紅斑、東方星斑、西方星斑、泰國星斑、豹星斑、鼠斑、虎斑、藍斑、麻斑、錢斑、杉斑、蘇鼠斑、紅瓜子斑。

(1)斑點石斑魚吻部短而鈍,背鰭上有8 ~ 11刺,基部無黑斑,側部有5條不明顯的橫帶,斑點散在側部和鰭上。它是壹種熱帶遠洋魚類,喜歡棲息在巖石暗礁的底部,是南海的稀有魚類。性兇猛,肉食為主,喜歡吃魚、蝦、蟹,餓了就自相殘殺。

可生活在鹽度為11 ~ 41 ‰的水域,最適水溫為22 ~ 28℃,18℃以下食欲下降,15℃以下魚類失衡。可以進行網箱養殖。分布於中國東海和南海。

(2)赤點石斑魚背鰭有16條,背鰭基部有壹暗斑,體褐色,頭、體、奇數鰭上有許多桔黃色斑點(浸泡後的樣品變成白色)。溫帶遠洋魚類。成魚吃魚、蝦、蟹。雌雄同體,雌性先成熟,大部分在第三個年齡性成熟。當體長為231 ~ 295 mm時,它們由雌性變為雄性。

大多數6歲魚(少數5歲魚)體長340 ~ 400 mm,絕對繁殖力為654.38+萬~ 25萬卵。產卵期為5-9月,高峰期為5-6月。肉很好吃,可以出口。它是壹種珍貴的魚類,已被人工繁殖,是網箱和淺海養殖的對象。分布於臺灣省、中國東海、南海、印度和日本。

(3)石斑魚下部有數條橙紅色斑點,側邊有6條深褐色豎紋,第3、4條之間間隔最寬;只有尾鰭有斑點。溫水中上層魚類。幼魚以浮遊生物為食,成魚以魚、蝦、蟹為食。雌雄同體,雌魚先成熟,體長250 ~ 400 mm時性別反轉,雄魚6齡(個別5齡)完全成熟。

絕對懷卵量為8 ~ 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卵在20℃時開始產卵,在22 ~ 24℃高峰時產生浮卵。水溫22 ~ 25℃,幼蟲孵化需要23 ~ 30小時。

肉質鮮美,是壹種名貴的魚。大量活魚銷往港澳。對於中國和東南亞,可以網箱養殖。分布於臺灣省、中國東海、南海和日本。

(4)斜帶石斑魚的身體呈細長形,頭部和背部呈褐色,腹部呈白色;在頭、體和鰭的中間分布著無數橙褐色或紅褐色的小點;身體上有五個不規則的,斷斷續續的黑點,分叉到腹部。

第壹個黑點在前背鰭的棘下,最後壹個黑點在尾柄上;兩個黑點在中鰓蓋,另外1 ~ 2在二級鰓蓋和中鰓蓋的交界處。當暴露在空氣中時,橙色斑點會變成棕色,但在防腐劑中,它們會變得模糊不清。

斜帶石斑魚經常棲息在大陸海岸和大島,但也可以在100米深度的河口和近海水域發現。主要繁殖期為3-6月。雌魚在全長25 ~ 30厘米時成熟(2、3歲魚),體長55 ~ 75厘米時常發生性轉化。尾長35cm的1魚的繁殖力估計為85萬,而62cm魚的繁殖力約為2萬。

石斑魚的生活習性:

石斑魚是壹種底棲魚類,其成魚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和近海巖石上,也有壹部分棲息在沙質、泥質或淤泥質沈積物的海域,如青銅石斑魚(E.aeneus)、褐石斑魚(E.bruneus)和寶石石斑魚(E.areolatus),其幼魚則更喜歡選擇海草床、紅樹林等生境。

石斑魚壹般棲息在100米的淺水區,如白線平顎鱸和長鰭石斑魚,部分種類棲息在100 ~ 200米的水層,如橙帶石斑魚

石斑魚多為獨居魚,除繁殖季節外壹般不成群;然而,有壹些物種的生活方式是由壹條雄魚和幾條雌魚組成的小群體,如C.miniata。

壹些研究表明,石斑魚通常可以在壹個特定的珊瑚礁定居很長壹段時間。這種定居習慣和漫長的生活史使石斑魚容易受到過度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