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族想健身前有什麽需要註意的嗎?運動前,首先要確認自己是否有胸悶、胸痛、心慌、頭暈、步態不穩、平衡能力差等不適,或者是否有心臟、肺或腎臟的問題。如果是這樣,妳應該先和妳的醫生討論是否可以運動,是否需要安排進壹步的檢查和處置。如果沒有,可以開始運動了。
要掌握銀發族運動中的“循序漸進原則”,運動內容應包括有氧運動、肌肉力量訓練、拉伸運動和平衡訓練。運動過程應包括熱身運動5 ~ 10分鐘,主運動20 ~ 30分鐘,放松運動5 ~ 10分鐘。如果主要的運動能綜合多部分的練習是最好的。最好掌握運動的“循序漸進原則”,從“中等強度運動”開始,逐漸加大。中等強度運動是指妳有點氣短,但還能說話的情況。
“有氧運動”是指散步、慢跑、遊泳、騎自行車等活動。,能有效增加心肺能力,增加活動能力。“肌肉力量訓練”就像下蹲,可以增強肌肉力量,避免肌肉減少,防止跌倒。肌肉力量訓練時應避免憋氣,以免運動時血壓發生較大變化。拉伸可以避免運動損傷,放松緊繃的肌肉。“平衡感訓練”可以使用太極拳或單腿站立來改善平衡,避免摔倒。
註意身體的小細節。慢性病患者也可以好好鍛煉。運動糖尿病患者需要小心“運動後低血糖”的問題。平時三餐要定時定量,藥物要定時服用。如果運動前血糖已經達到350mg/dL,或者尿液中糖和丙酮呈陽性,就不應該運動。在開始鍛煉之前,妳應該去看醫生調整妳的血糖。
運動時間可以是65438+飯後0 ~ 2小時。註射胰島素的患者不要選擇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也不要在黃昏後劇烈運動,以免半夜低血糖。如果有糖尿病神經病變或眼疾,註意不要摔倒。每次運動前後檢查足部皮膚,註意是否有傷口,小心護理傷口,避免糖尿病足疾病。(推薦閱讀:糖友適合高強度間歇運動?)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在運動前,高血壓患者要註意是否有潛在的心臟疾病,如冠狀動脈,並定期使用藥物。註意運動時有無頭暈、頭痛、胸悶、胸痛、視物模糊等癥狀。如果有任何癥狀,需要停止運動,到門診評估檢查。
運動中避免憋氣(瓦爾薩瓦手法)或等長運動,以免運動中血壓上升過多。建議在運動前後測量血壓。如果運動前收縮壓大於180mmHg,應避免運動。如果運動時收縮壓超過250mmHg,就應該停止運動。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運動骨質疏松癥患者最怕因骨質流失而容易骨折。重點應放在“抗阻訓練”或“負重運動”上,如爬樓梯、爬山、下蹲等,可有效減緩骨質流失。另外,加強平衡訓練,避免摔倒,比如太極拳或者跳舞。運動中應避免碰撞和摔倒,以及軀幹扭轉量較大的動作,如仰臥起坐、高爾夫揮桿、彎腰撿東西等。,以免骨折。(推薦閱讀:預防骨質疏松)妳做過“正確的”運動嗎?)
較弱族群的虛弱或衰弱,是指由於整體機能和多個器官的衰退而出現的體重減輕、意識衰弱、疲勞、行走速度變慢、體力活動減少的情況。銀發族往往無法壹次性完成長時間或高強度的運動,應遵循“少量多次”和“漸進強度”的原則。
每周至少運動三次,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漸增加強度和運動時間,使每周運動總時數達到150分鐘以上。從壹個簡單的動作開始,當這個動作可以做20次以上的時候,進步到下壹個難度更大的動作。如果患者提到運動後的疼痛,可能是運動過度了,所以強度要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運動由於肺功能下降,患者在運動時經常會發出喘息聲。北歐式行走可以使上下肢肌肉同時運動,是值得推薦的運動方式。這類患者從中等強度運動開始,逐漸加大強度。運動內容應包括上下肢、有氧和抗阻訓練,拉伸運動可重點鍛煉上肢和呼吸肌。如果在運動期間血氧減少(spo 2
(慢阻肺患者建議北歐式行走。由陳冠成博士提供)
退行性關節炎患有運動性退行性關節炎的患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疼痛,走路時疼痛,急性炎癥時連走路都不痛。運動應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且以關節應力較低的中度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騎自行車、遊泳等。,而且最推薦的運動是遊泳或者溫水遊泳。這類患者應進行足夠的熱身和放松運動,以避免疼痛。
(退行性關節炎患者建議可以做水中運動。由陳冠成博士提供)
關節急性炎癥期應避免高強度運動,出現劇烈疼痛時應進行少量多次運動。如果運動2小時後疼痛仍不能緩解,應降低運動強度。
提醒妳,銀發族的運動對身體很有幫助,可以延緩殘疾。根據不同的疾病群體有不同的運動建議,掌握不同群體的運動原則,整合多組分運動元素,不合適就停止運動隨訪,就能快樂運動,健康衰老。
(作者是臺大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陳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