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粗糧就是粗糧和雜糧的總稱。雜糧是指除主食以外的所有其他谷物。主食包括大米、玉米、小麥、大豆等。雜糧有很多種。我們經常吃紅薯、土豆、高粱、蕎麥、燕麥、薏米、綠豆、紅豆、蠶豆。豌豆、扁豆等。其實粗糧主要是加工或者不加工,比如玉米,綠豆。而面粉和大米則有相對精細的加工精度,比如我們每天吃的大米和面粉。
另外還有五谷雜糧,很多人不知道它和雜糧、粗糧有什麽區別。其實谷物的劃分也是以加工程度為標準,只是更細致,需要保留完整的谷殼、糊粉層、胚乳、胚芽等谷物結構。註意,如果從超市買的大米表面有壹層白色粉末,那就是糊粉層。精制谷物只保留胚乳部分。
大部分粗糧和五谷雜糧差不多,都保留了完整的結構。這些結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果在加工過程中去除,營養會大大降低。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大家都在提倡吃粗糧,全谷物。
既然粗糧和五谷雜糧這麽有營養,是不是應該把家裏的白米面全部換成粗糧?其實不然。粗糧的正確做法要註意合理搭配,註意每天的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粗糧占每天所有主食的1|3~1|2。每天攝入五谷雜糧雜豆50 ~ 150g,土豆50 ~ 100g,其中50g約為2個半。因為粗糧是沒有經過我們提煉的糧食,吃多了還是對身體有害的,所以我們不能每天都把粗糧當主食吃,要註意量的問題:
超市裏的雜糧種類繁多。在選擇搭配時,要註意以下原則:
第壹,註意谷類和豆類的搭配,因為雜糧中的谷類和豆類都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這些蛋白質的成分略有不同。谷類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低。所以,如果只吃谷類或豆類,蛋白質的利用率會降低,因為只有同時有更多的賴氨酸和蛋氨酸,蛋白質才能互補,利用率才能提高,也就是白質的生物學價值才能提高。
第二:厚度最合理。剛剛提到,最好不要把家裏的白米線全部換成粗糧。因為粗糧太粗糙,容易造成胃壁損傷,增加胃癌風險。所以建議煮粥的時候,米飯和粗糧分開算,有利於消化。
第三:配色更出彩。建議每次搭配不同顏色的粗糧。多彩代表食物不同的植物化學營養特性,同時符合食物種類多樣化的原則。此外,豐富多彩的顏色能給人視覺美的享受,刺激食欲。
壹般來說,只要在平時煮的白米飯或白米粥中加入粗豆,就可以煮成雜糧粥或雜糧飯。壹般建議粗糧的攝入,同時避免過於僵硬的口感和消化問題。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又營養的主食。
另外,很多人選擇粗雜粥,主要是想減肥,但是喝粥的時候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這樣才能保證食物類別的平衡,既不會能量過剩,也不會營養不均衡。但是還是會有人吃粗雜的食物來減肥,但是越吃越胖。可能是搭配和吃法有問題。比如很多人覺得吃粥能量低,就敞開肚皮吃,導致吃多了。其實不是,因為即使是粥也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想減肥的人也不要多吃。建議壹人用50克粗糧拌米飯,水的比例約為3至4倍,粥的能量約為180大卡。
另外,很多人喜歡吃地瓜或者紫薯的粥,卻不知道粥和土豆壹起響。相當於同時吃兩種主食,不利於減肥。而且不建議長期吃單壹品種的粗糧。最好是盡量烹飪多種食材。平均每天吃粗糧3次以上,每周至少5種。如果太麻煩,可以壹次性買幾種粗糧,每餐混合食用。
很多人平時工作忙,沒時間自己做雜糧粥,就會去超市買各種品牌的八寶粥,黑米粥,小米粥等等。其實這些食物中很少有純粗糧。經過深加工後,其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會大大降低,添加高油高糖來增加口感,不僅不能減肥,反而會增加體重。所以,妳在購買的時候,最好看壹下包裝上的成分表。只有粗糧雜豆沒有其他添加劑最好。比如燕麥片,選擇純燕麥片,也就是配料表裏只有燕麥片。市面上有很多即食燕麥經常添加糖、奶精、植脂末等。,都不是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