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腦是富人的象征。普通收入的人很難買得起電腦。(其實這都是因為蘋果奸商的陰謀,暫時與話題無關。)那時候電腦都是在高檔商場賣的。價格驚人。那時候擁有壹臺電腦就像擁有壹輛法拉利壹樣。當時計算機以IBM和惠普為代表。
但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了壹批電腦被造出來,有些很快就被有錢人買走了,有些還沒賣出去,硬件配置也過時了。IBM和惠普要把這些已經變成垃圾的電腦在拆封前回收銷毀,而銷毀電腦也是要花錢的,所以IBM和惠普壹直覺得很糾結。
壹個叫戴爾的人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戴爾找到IBM和惠普,以垃圾的價格和每噸多少錢的價格,購買這些硬件配置已經過時的“新電腦”。IBM和惠普自然很高興,哪怕是免費贈送。除此之外,妳還可以通過賣廢品賺點錢。
於是戴爾拿到了垃圾,撕掉了上面所有IBM和惠普的LOGO。把妳的名字做成LOGO,放上去。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了那些當時買不起電腦的普通收入人群。
對於當時的普通人來說,花很少的錢擁有壹臺性能略落後的電腦是很有誘惑力的。並且戴爾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更改計算機配置。也就是現在的“拯救電腦”。
雖然售價不高,但進價就是垃圾的價格。所以利潤挺大的。幾乎890%的利潤。
那時候大部分人買不起高端電腦,但是特別想擁有壹臺電腦。於是戴爾壹夜暴富。
所以戴爾的電腦其實就是惠普和IBM的積壓。當然,到目前為止,戴爾收購的積壓庫存並不僅限於惠普和IBM。例如,聯想與戴爾就有類似的關系。
但是戴爾永遠只是壹個二手經銷商,所以戴爾的配置永遠低於其他品牌。只是它在美國賣的便宜,在中國卻比惠普和聯想還貴。
這源於利用了壹些年輕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總有人認為,既然戴爾這麽有名,它的電腦壹定好。有人願意花同樣的錢買壹個配置低壹點的戴爾,配置高壹點的聯想他們不買。但我不知道,其實他高價買的戴爾電腦,其實是聯想的過時型號,換了壹個戴爾機箱。.............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傑克瓊斯,馬克華飛的衣服,蘋果的電腦。這些東西在任何國家都超級便宜,但在中國卻成了高端品牌。
蘋果G5電腦在美國售價65438元+0.5萬,國內3萬多。
壹輛奔馳E320在美國賣29萬,在中國賣98萬。
壹件男式傑克·瓊斯禮服在日本降價到30+人民幣都賣不出去,在我家標價1480人民幣,然後打五折740元被搶購壹空。我的約會對象排隊等了很久才給我買了壹個。我讓她拿回去退掉,她很不高興。
這些都是利用了外國和尚在中國會念經的普遍消費心理。
哈根達斯,星巴克,芝華士,必勝客,在國外都是路邊攤,在國內都是專賣店。
麥當勞巨無霸人民幣4元,美國20元,中國。
壹盒哈根達斯,在美國多壹個店賣2元人民幣,在中國60元。
所以,如果有壹天妳早餐吃披薩,看到我端著火燒驢肉從妳面前走過,當妳覺得自己高人壹等的時候,那只是我覺得自己高人壹等。